回覆列表
  • 1 # 薄小酒

    兩榜進士即進士也。科舉考試中,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凡是透過鄉試中得乙榜(舉人),再透過殿試中得甲榜(進士)的人,稱為“兩榜進士”。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公元605年(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到1905年(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金代以縣試為鄉試,由縣令為試官,取中者方能應府試。元代在行省舉行,但腹裡則分別在河東、山東二宣慰司和真定、東平、大都、上都四路舉行,共17處。考試分兩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試兩場,漢人、南人榜試三場。

    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試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殿試,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

    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從唐朝武則天時期起創。

  • 2 # 小業看世界

    開始讀書並沒有取得功名的叫童生,童生們參加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合格者稱為秀才,又叫生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鄉試、會試和殿試的三級考試。每個省的生員、監生、貢生等參加在各省城舉行的三年一次的鄉試,合格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考試舉人的榜稱為乙榜,又叫乙科、一榜。

    舉人在鄉試後的第二年在京城參加由禮部主辦的會試,考中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再舉行殿試,這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中了稱為進士。殿試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錄取。第一甲錄取前三名,即狀元、榜眼和探花。進士榜稱為甲榜,或稱為甲科、金榜。所以“兩榜進士”就是針對甲榜和乙榜所說的,即考中舉人,中間中了貢士,再接著考中進士,就是“兩榜進士”了。

  • 3 # 芭菲狄

    兩榜不同的時期代表不同的意思,明朝指的是南北兩榜,清初順治年間指的滿漢兩榜,之後指的是考取舉人的乙榜和考取進士的甲榜。甲乙兩榜都是標誌你具備做官資格了,只是做官的起點不同。

  • 4 # 雲在青天麻子說茶

    清朝凡欲參加科考的先為童生。

    先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童生試,合格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這算有了功名。

    秀才想做官可參加鄉試,每三年在省城開一次,本省內競爭,第一名為解元,考中都稱為舉人(此即乙榜,民間也叫一榜)。如舉人為政府做事則算出仕了。

    會試在北京貢院開考,舉人無論是否出仕都可來競爭。第一名稱為會元,考中皆稱貢士,但牛逼在最後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中了的稱天子門生,就賜出身了,這就是進士。

    進士中第一名稱為狀元。進士榜就是甲榜或甲科。

    “兩榜”是指甲榜和乙榜而言,先鄉試中舉然後殿試上榜。但並非所有進士都能叫“兩榜進士”。

    這講究一氣呵成,鄉試後應屆恩科就參加殿試得過,而不是來來回回復考,這就有點牛了,說明這八股文寫的好,合適作皇帝的好奴才。

  • 5 # 雲臺山閒人

    鄉試即舉人考試,考取者為舉人稱為乙榜,會試即進士考試,透過者為進士稱甲榜。透過乙,甲榜者才能稱為進士,這就是兩榜進土的由來。

    還有就是參加會試者不一定都是舉人,高階官員可以推薦自己的門生或子弟參加考試。透過強調兩榜進士來說明是透過正常途徑(沒有透過推薦)考取的功名,一般這種官員最受尊重。

  • 6 # 楚邾

    何謂“兩榜進士”?看了諸多答主的答案,多是以鄉試榜為乙榜(也即一榜),殿試榜為甲榜,稱“兩榜進士”。考《中國曆代職官別名大辭典》(龔延明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7,第350頁),其稱“兩榜進士”為清代殿試及第賜進士出身,並引用民國時期齊如山《中國的科名》為證,其對“兩榜進士”的解釋是:“進士會試之後,還得殿試,會試發一榜,殿試發一榜,故曰兩榜。”(齊如山《中國的科名》14《進士》)也即“兩榜進士”是指會試榜和殿試榜。

    那麼到底“兩榜進士”是怎麼來的?有什麼道理嗎?筆者追蹤史源,有幸查閱到了齊如山對“兩榜進士”的進一步解釋,在《人間壯遊》(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編,聯合報社1981年出版)中,收錄了齊如山的《什麼是兩榜進士》一文,依據齊如山的考證,“兩榜進士”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是舉人為一榜,進士為兩榜。齊認為此種說法不正確,因為按照這樣順序來推,則秀才(即生員)當為一榜,舉人當為兩榜,而進士當為三榜。

    二是會試之榜為一榜,保和殿複試為兩榜,故稱兩榜。明清時期,參加會試中取者稱“貢士”,隨後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不淘汰,只是對會試名次重新排列,稱“進士”,取一、二、三甲。但齊考證說,這樣的說法也有問題,因為舉人也會在保和殿進行復試,那麼依次舉人也可稱為“兩榜”。

    三是每逢公佈進士榜單,必然會有兩個榜單,一個是實際的官府的榜單,另一個是天上出的榜單,二個榜單的姓名、名次完全一樣,故曰“兩榜”。這種說法當然是一種傳說,多出現在小說之中。

    所以上述三種說法都是錯誤的,那麼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依據齊如山的考證,實際上是訛傳來的。因為進士分一、二、三甲,所以就稱為“甲榜”,進士稱“甲榜”,所以舉人就稱“乙榜”,“乙榜”的稱呼是沒有道理可循的。又因“乙榜”訛為“一榜”,所以甲榜就叫“兩榜”。這就是“兩榜進士”的由來。正因為“兩榜進士”其實是訛傳過來的,所以在正式的公文中是不用的,只有小說或者戲曲中才會用。

    不僅如此,齊如山還就此詢問了翁同龢、潘祖蔭兩人,得到了兩人的肯定,翁、潘二人均為晚清名臣,且都為進士,二人的說法當為可信的,由此,齊如山的考證也應是可信的。

  • 7 # 看遍山川

    科舉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人才擔任官吏的制度,起於隋唐,到了明清已成鼎盛。考試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生經過縣試,府試兩個“開胃小菜”後再經院試合格才算考上“秀才”,考不上除非你不想走科舉的路,否則考到耄耋,走路跌跌沖沖你還得過這一關。

    以“秀才”的功名身份參加鄉試,鄉試在各個省城和北京,南京舉行,每三年一次,又安排在秋天,所以叫“秋闈”,考中了成為“舉人”,中舉官府發的榜稱作“乙榜”,然後才有資格參加明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

    會試由禮部主持,安排在鄉試來年的春天,所以又稱“春闈”,被錄取的叫“貢生”。最後一步,凡是會試考中的全部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由皇帝出題目,一般是治國策論方面的問題。

    這次殿試沒有落榜的說法,只有分高低名次,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剩下的二甲“賜進士出身”,最後一些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雖然都是進士一樣能被受官或侯缺,可這三甲進士多了個“同”字有點彆扭,想當年曾國藩就是三甲出身,為了“同”字抑鬱過N次。

    進士榜發榜時用黃紙,所以稱“金榜提名”,因為這些人都在“乙榜”中過舉,故進士常常自詡“兩榜出身”,但也有另外說法,會試得中發一榜,到殿試再分伯仲發一榜,也稱“兩榜”。

    這些人絕大多數也是懸樑刺股,相當部分人十幾年寒窗都不止,其難度可比如今國考難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後悔了:當總統不美麗!與常人比,總統失去哪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