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蠔尾

    “垂簾聽政”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國君去世後,如果繼位國君年紀幼小,可以由國君的母親輔政。但是根據宮廷的規定,官員不得直接觀看和接觸太后,所以輔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國君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簾子,聽官員們與國君談論政務。於是,這種由母親幫助國君輔政的制度,就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垂簾聽政”。太后臨朝的制度,始於漢朝,漢惠帝不理政事,呂后臨朝。漢殤帝出生不過百日就繼漢和帝為帝,皇后鄧氏以皇太后臨朝。南北朝時期北魏馮太后也曾經臨朝稱制。唐朝武則天以太后臨朝甚至廢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宋代有多位皇太后曾臨朝稱制。但垂簾聽政的制度卻要到唐朝武則天時期才開始。此前的太后臨朝不需垂簾。影響較大的太后臨朝有漢代呂太后,鄧太后,唐代武則天等。近代還有清慈禧太后臨朝。

    封建社會時期,皇帝要親臨金鑾殿處理政務大事。但也會由於特殊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時,就由皇后或太后臨朝聽政。那麼,太后聽政時為何要“垂簾”呢?

      稍知歷史的人,對“垂簾聽政”四字,恐怕都帶有深惡痛絕的情緒。因這四個字,連著一部喪權辱國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濫攬坤綱,中華民族也許不會經過長達一個世紀的血與火的蹂躪。是誰在男權社會極嚴厲的封建社會里發明創造了這麼一種專權方式?是慈禧麼?並非。

      其實,垂簾聽政不是慈禧太后的創造,歷史上最早使用它的人,比慈禧尚早800多年,第一個垂簾聽政的是宋真宗皇帝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的娘。史料載:宋仁宗繼位時,年齡幼小,政事不懂,而太后精於朝政,頗有才華,就代替兒子聽大臣奏事,聽政於朝。史雲:“太后聽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簾聽之。”

      這位“殊”,乃是做過亳州知州的晏殊,才名滿天,詩文行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自小被譽為神童,七歲時,被撫州太守張知白以“神童”之名推薦,擢升為秘書省正字。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得到了宋真宗皇帝的賞識,先後出任應天府太守、亳州太守、禮部尚書等官職,最後,終於入閣拜相。晏殊勤奮好學,手不釋卷,也非常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

      他做應天府太守時,就把當時尚不知名的范仲淹聘請出來教授生徒,終於使范仲淹步入政界。史書上稱:“五代以來,興學自殊始。”當時文壇上一些叱吒風雲的文人如富弼、楊察、范仲淹、孔道輔、楊琦等,大都出自晏殊的門下。對文壇、文人、文風的影響,很是不小。

      可見,垂簾聽政始自宋仁宗的太后娘,發明者是晏殊。以理揣測,晏殊當時的心境,大約認為太后雖處理朝政很嫻熟,但禮教盛行,男女畢竟有別,臣子與太后面對面奏答,不太方便,有失禮儀,遮以垂簾,外不見內。

      至於太后在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太后(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至於為什麼要“垂簾”,是因為臨朝聽政當然要和群臣相見,可是從前生活習慣是男女有別,內外有別。皇后居中宮,主內治。在臨朝聽政時,須遵守內外有別的原則,所以就只好“垂簾”和群臣相見,宣諭、奏事都在隔簾情況下進行。

  • 2 # 迦葉1

    尼瑪,能不能先把語文學好了,別打錯字。華人的性情問題,縱觀歷史明目篡位的都還要搞個禪位儀式,還要假意推辭幾遍才接受登基。垂簾聽政,簾前是有人的,這個簾就是個道具一個形容表示不是取代只是暫攝。難道垂下的呂后,慈禧就不與大臣面談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花10元錢給弟弟買零食,被父親猛摔,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