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31804048218

    為什麼兒童用藥量不是成人同比例減量的用藥量?今天,我們想告訴大家,小孩的代謝是獨一無二的,不是一個縮小版的成人。

      作為兒科大夫,繁重的任務自然不用一一列舉。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其中一項最為繁雜的工作就是用藥要反覆查詢說明書,兒童藥物用藥和年齡密切相關,不同年齡下,即使是同體重的患兒用藥量也是不同的,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兒童用藥量不是成人同比例減量的用藥量!今天,我們想告訴大家,小孩的代謝是獨一無二的,不是一個縮小版的成人。

      

      早在一個世紀之前,美國學者就認識到,兒童用藥與成人大相徑庭,不是簡單的成人用藥量的減量,而是有其獨特的用藥範圍及水平。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兒童用藥劑量根據年齡做了相應的調整。兒童的生長髮育是一個非線性的動態不斷變化的過程,簡單的公式模型難以精確評估兒童的用藥量。臨床用藥常常需要考慮到兒童生長髮育到藥物代謝影響,從而能夠合理估計用藥量。

      吸收能力隨著年齡變化而變化

      兒科大多數藥物會口服給藥,藥物的穩定性及離子化程度會因為胃腸道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酸鹼度而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藥物的吸收。新生兒期,胃內的pH為成人的4倍,因此耐酸不耐酸的藥物,達到相同的有效血漿濃度,往往劑量差異巨大。胃排空及腸蠕動是影響藥物吸收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透過不斷的深入研究,發現新生兒胃排空快而腸蠕動弱,因此新生兒吸收能力弱於年長兒!

      不斷成熟腎臟對於藥物代謝的影響

      腎功能的發育成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腎小球率過濾在剛出生時GFR大約只有2—4 ml?min/1.73 m2體表面積,在兩週後迅速增加,隨後以恆定增加8—12月左右達到成人水平。整個過程並非線性變化。

      由於這種非線性的腎功能變化能夠顯著影響經腎排洩藥物的血漿清除率,這也是我們依據年齡個體化給藥的。由於對腎功能隨生長髮育的變化缺乏更詳細的瞭解,而不能合理調整抗生素藥物的劑量,從而容易使嬰幼兒氨基苷類藥物用量過大,因此對於主要透過腎臟排洩的藥物,臨床醫師在用藥時必須根據年齡制定與年齡相適應的個體化方案,防止某些藥物對腎臟發育及功能造成危害。

      年齡對於藥物代謝以及分佈的影響

      嬰幼兒,一旦藥物代謝酶活性延遲成熟,則會導致明顯的藥物毒性,例如新生兒應用氯黴素可導致心血管萎陷伴灰色綜合徵。因此在新生兒及嬰幼兒藥物代謝的重要變化往往要求對某些藥物作與年齡相適應的劑量調整。新生兒及嬰幼兒其細胞外水分及體內水分含量高於成年人,水脂比率高於成年人,如果簡單按體重給藥,則會導致藥物在血漿中的濃度相對較低。同時血漿中蛋白成分及含量的變化,也會明顯影響與類蛋白高親和力藥物的代謝。新生兒遊離脂肪酸和膽紅素的濃度較高,這些物質能夠與藥物競爭性結合白蛋白,從而導致與蛋白高親和力藥物在血漿中的遊離濃度增加。其他影響因素例如區域性組織血流變化,器官的血流量變化,細胞膜通透性變化,血漿酸鹼度及心輸出量的變化,均能影響藥物的結合及在體內的分佈。

      

      兒科臨床工作瑣碎但要求細緻

      最後講了這麼多,就是提醒兒科同事,兒童用藥要特別注意,遇到不熟悉的藥物更是要查詢說明書,不同年齡,用藥量千差萬別,切勿僅僅按體重成比例減量使用!兒科工作瑣碎,但是必須要細緻,最後致敬每個兒童同事,平凡而偉大的工作,且行且小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很多史書都有《列女傳》和《后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