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關注我文章的朋友們應該都還記得,前幾天的推送裡我分別講了夏言(一年從六品做到正部,創造明史多個第一,為何死於親手提拔之手?)和嚴嵩(君子怎麼才能變成小人?他只因直言敢諫,被皇帝逼成最著名奸臣!),但是有關夏言之死,我沒有講得太詳細。夏言的死還搭上了時任三邊總督的曾銑,這是更讓人驚異的:一個是堂堂帝國宰輔,一個是年輕有為的邊關大帥,兩人名聲還都非常好,為什麼就這麼被殺了呢?

    夏言

    這一事件的起因是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水草豐美,環境優越,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稱。再加上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使得從漢朝到宋朝的歷代漢家王朝,均視河套為必爭之地,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北宋王朝的覆滅與其對河套的態度有著直接關係。

    河套平原

    嘉靖年間,蒙古人已經盤踞在河套地帶很久,對陝西乃至整個北方的防禦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出河套向東可以直接進攻宣府大同,給京師造成巨大壓力;向西則可侵擾延安、寧夏、甘肅等地,西北邊陲遂不得安生。敵人還可以憑藉黃河之險、群山之利,有效的抵擋明軍的進攻。明孝宗、明武宗兩代皇帝均想收復河套,最後卻都無疾而終。

    明武宗朱厚照

    三邊總督曾銑看到了這一點,他深知河套地帶的重要性,也看透了歷任輔臣不提收復河套只不過是只求無過不求有功的心態。他毅然決然地上書,請求皇帝支援他征伐河套,並且保證三年內一定可以克服河套。

    曾銑

    奏摺呈到御前,皇帝沒有什麼表示,將這封奏摺交付內閣會同兵部討論決定。內閣諸臣也犯了難,將這個問題下給了所有邊將討論。還沒討論個結果,聖旨就下來了,激賞了曾銑,並且拿出二十萬兩私房錢(內帑)表示支援。曾銑更加感到天恩浩蕩,加緊準備作戰計劃,擼起袖子打算大幹一場。

    越南內帑銀

    曾銑的建議在內閣中也獲得了時任內閣首輔夏言的全力支援。夏言的能力無需多言,而其野心也是極大的,他也深知河套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想借機建下不世之功勳。而且他和曾銑之間還有點裙帶關係:夏言的繼妻的父親蘇綱和曾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再加上曾銑本就是極其能幹之人,夏言便密奏皇帝,表示諸將之中沒有比曾銑更忠誠更能幹的了。也正是因為夏言的全力推薦,嘉靖皇帝才會在交付群臣討論還沒討論個結果出來時就主動表示支援曾銑。可夏言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樣子給了成天想著弄死他的嚴嵩一個絕好的機會。

    嚴嵩

    嚴嵩和錦衣衛都督陸炳勾結在一起,成天謀劃著怎麼要夏言好看。而正在此時,皇帝突然向內閣傳旨:“如今征伐河套,師出有名嗎?軍餉夠嗎?一定成功嗎?如果偷雞不成蝕把米,曾銑不足惜,可黎民百姓遭到荼毒怎麼辦?”這本可以視作是軍事行動前對己方的最後一次審查,卻讓嚴嵩抓住機會,夏言和曾銑的冤獄也就敲定了。

    嘉靖帝朱厚熜

    嚴嵩立刻上書河套絕不可收復,還暗中彈劾了夏言,並且故作姿態請求辭職以激怒皇帝。皇帝自然不讓他走,於是嚴嵩直接明著開始攻擊夏言,表示“內閣有關褒獎曾銑的諭旨均是夏言一人草擬,我並不知情”。這一下夏言就頂上了擅政的罪名。而兵部尚書也落井下石,也表示河套不可收復,一時間整個時局出現了大反轉。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最恨閣臣專權和將相勾結。嘉靖更是其中的典型。他立刻派人去把曾銑押往京城,聽候處理。此時的嘉靖到底還有些理智,知道曾銑是個能臣,沒有打算殺他。可嚴嵩並沒打算放過他,在曾銑還沒到北京前,就把自己那個廢物乾兒子、因為犯法被曾銑彈劾的仇鸞犯的罪名全部扣在曾銑頭上,還栽贓蘇綱受曾銑之子委託賄賂內閣。

    這份證詞沒有任何證據,而嘉靖已經掉進坑裡了。曾銑剛到北京,就和兒子、蘇綱一起下了大獄。刑部等單位想要搭救曾銑,但皇帝必須要他死,遂給他定了“結交內閣”的罪名,斬首示眾,立即執行,家人流放二千里。

    曾銑蒙冤

    曾銑被處死的時候,夏言已經因為被強迫退休而走在回鄉的路上。剛到通州,前來抓他的錦衣衛就已經在那裡等著他了。當他聽到他的罪名是與邊帥勾結的時候,老人直接從車上摔了下來:“天啊!我這回必死無疑!”

    不甘心束手就擒的夏言上了最後一道鳴冤折:“仇鸞被關在牢房裡面,陛下剛下詔他就知道,而且還知道嚴嵩的奏摺內容,這不蹊蹺嗎?嚴嵩和陸炳等人想要謀害我,這是他們的計謀啊!我的命快要被嚴嵩奪走了,只有您才能救我啊!”在氣頭上的嘉靖根本聽不進去,也不管群臣對夏言的營救,當年十月,將夏言斬首示眾。夏言死時,前來送行的民眾至少上萬。

    夏言、曾銑之死,毫無疑問是徹頭徹尾的冤獄。而嚴嵩之所以能借機害死他們,則純粹是抓住了嘉靖作為帝王,提防臣子們互相勾結的過敏得有些變態的心理。而出於報復別人的快感,造成名臣名將含冤離世,無數生靈慘遭塗炭,這樣的嚴嵩,又怎能不禍及天下?

  • 2 # 葆光室主人1

    夏言耿直。嚴嵩不肯居下,對夏面和心不善。皇帝熱衷於修道,發近臣冠服,夏不肯著衣戴冠,嚴即讒言於帝,帝心厭之。對西北少數民族戰爭,夏陳書可擊,曾銑也同意,雖然二人是親戚,但卻觸碰帝之禁臠,閣臣結交邊帥乃:是大忌,雖然二人為:國家邊疆安全著想,又有刑部等宰臣諫言,但有嚴嵩在側進言,帝則下令斬殺。

  • 3 # 金山萬丈
    夏言,江西貴溪

    漢族

    人,字公謹,生於公元1482年,卒於公元1548年。夏言官至任

    明朝

    內閣首輔,是

    明代

    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正德二十年,夏言考中進士位,最開始被任命為行人,後遷任兵科給事中。夏言機警靈敏,專擅文章,世宗繼位後,夏言上奏陳訴武宗時期的各項弊政,因此受到世宗賞識,從此以正直敢言自負。

    他機警靈敏,嘉靖七年時世宗想要修飾禮文的工作,後因為占卜說此舉對太祖不吉利,因此本想放棄。這個時候,夏言卻上奏疏贊同此事,還請世宗親耕於京城南郊,皇后親蠶於京城北郊,為天下人示範。世宗因為這南北郊的說法與分別建立兩個郊祀臺的說法一致,合乎自己修飾禮文的想法,再加上有人贊同自己的說法,因此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此事,世宗對夏言大加讚賞,賜他四品官的官服和俸祿,夏言再此事開始受到世宗重用。

      及至後來,世宗的許多想法,夏言都大加贊同,更是奠定了自己在世宗心中的地位,從此受盡皇帝恩寵,一路高升。由兵科給事中升任侍讀學士,嘉靖十年,夏言升任少詹事,兼翰林學士,掌管院事,並與以前一樣任直講。同年八月,升任禮部左侍郎,掌管翰林院事務。九月,接替李時任禮部尚書。由一個小小給事中,不滿一年便做到六卿之一的尚書,為官之道實在讓人驚歎。但這並不是夏言仕途的盡頭,他憑藉世宗的喜愛,一路做到了文官坐高位才罷休。嘉靖十五年,皇太子出生,夏言被晉升為太子太保,又提升為少傅兼太子太傅,後兼任武英殿大學士,入內閣參與機務。同年冬內閣首輔李時去世,夏言便接替了 李時成為新一任的內閣首輔。

      夏言為官一路順風順水,節節高升,這樣一個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他是怎麼死的?他的結局怎樣呢?

      夏言為官清正,不與朝廷官員結黨營私,因此更受世宗的重用,但也正因此,以致最後孤立無援,在議收河套一事,被嚴嵩構陷冤死。

      世宗祭祀祖宗的廟宇發生火災,夏言當時因病在假,不但不幫世宗解決紛擾,還想請求罷官歸家,世宗這個時候就有一些不舒服了。後來,夏言辦事上又有點小問題,還幾次請求罷官,才恩寵不再,罷官還家。等到他病好,世宗憐憫讓他再次為官時,在世宗的心裡已經不如以前那麼值得信任了。而且那時,夏言的許多政敵,經常在世宗面前構陷夏言,以至於世宗對夏言越發不滿。

      嘉靖二十七年,朝廷議論收復河套,夏言自負自己有經世濟用的才能,因此大加贊同陝西總督曾銑請收復河套一事。嚴嵩揣測到世宗的真心,就盡力說河套不可能收復,言詞中間連及夏言。世宗批評他為難君上,威逼眾人。嚴嵩又上書誣陷他,在世宗面前上眼藥水。無論夏言如何申辯,世宗都認定其有罪,後來剝奪了夏言的全部職位,讓他致仕歸家。夏言收了曾銑的賄賂,插手關市,謀取暴利。如此,經過嚴嵩一黨的運作,夏言斬首街頭,時年六十七歲。他的妻子蘇氏流放廣西,侄兒、時任主事的夏克承,侄孫、時任的尚寶丞夏朝慶,都被削職為民。一代宰相就這樣死於他人誣陷之中,可悲可嘆。

      史書記載,夏言是無後的。《明史 夏言傳》“帝以為不黨,遇益厚,然卒為嚴嵩所擠。言死,嵩禍及天下,久乃多惜言者。而言所推轂徐階,後卒能去嵩為名相。隆慶初,其家上書白冤狀,詔復其官,賜祭葬,諡文愍。言始無子。妾有身,妻忌而嫁之,生一子。言死,妻逆之歸,貌甚類言。且得官矣,忽病死。言竟無後。”有清清楚楚的記載。

      夏言和嚴嵩實際上很有一番恩怨情仇,只不過後來因為嚴嵩的不顧情誼,最後被嚴嵩害死。夏言嚴格來說,可以稱之為嚴嵩的恩師,嚴嵩正是因為抱住了夏言這條大腿,從此以後才步步高昇,夏言入閣時還推薦了夏言擔任自己原來的職位。夏言對嚴嵩不可謂不賞識,可惜嚴嵩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後來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步一步構陷夏言,最後將夏言陷害致死,自己接替了夏言的首輔之位。

      夏言為人豪邁,才能過人,可惜最後死於小人之手,可惜可嘆。

    夏言的死與嘉靖有關,從史料來看,嘉靖是一個極其聰明的皇帝,他以外藩的身份繼承皇位,孤身一人在北京硬生生闖出了一條天下至尊之路。正德十六年三月,瀟灑一生的明武宗猝死於豹房,且沒有留下子嗣。按照禮法,皇位這個大餡餅就落到了朱厚熜的頭上。當時北京城中,真正掌握實權的是武宗生母張太后和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但是十四歲的朱厚熜孤身一人來到北京,年年輕輕就表現出了極強的政治敏感性,先是拒絕以皇太子的身份過繼孝宗(《明史·世宗本紀》:癸卯,至京師,止於郊外。禮官具儀,請如皇太子即位禮。王顧長史袁宗皋曰:“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學士楊廷和等請如禮臣所具儀,由東安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極。不允。),後來又拒絕帶有承嗣意味的年號“紹治”。這就徹底打破了張太后的正統禮法地位。因為嘉靖不承嗣孝宗,那張太后就只是嘉靖的伯母,在禮法上張太后是沒有權力干預朝政的。

    張太后只是深宮中的一個女人,她所能依仗的也只不過是儒家的禮法,所以解決張太后的問題,並不能顯現嘉靖的聰慧。解決楊廷和才真的顯現出嘉靖不同尋常的權謀之術,武宗駕崩之後,就是張太后與楊廷和商議迎立嘉靖的,而且武宗的遺詔也是楊廷和草擬的,楊廷和當時的權勢可以說是一時無兩。但嘉靖並沒有直接面對楊廷和,先是革除武宗後期的弊政,取得了民心;而後有提拔自己的王長史袁宗皋入閣參與機務;(《明史·世宗本紀》:以明年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恤錄正德中言事罪廢諸臣,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自正德十五年以前逋賦盡免之。······五月乙卯,罷大理銀礦。丙辰,梁儲致仕。壬戌,吏部侍郎袁宗皋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做好了一系列的準備之後,他丟擲了給自己的生父興獻王朱佑杬上封號的問題(史稱“大禮議”),這就引發了官僚集團的分裂。以楊廷和為首的武宗朝舊臣,拒絕嘉靖給生父上帝號、廟號的要求,而一些不甘庸碌的底層官員,比如張璁、桂萼等為了獲得聖寵權勢,便支援給嘉靖的生父上封號。所以嘉靖就順勢利用這些投機分子,打擊楊廷和的勢力,最終楊廷和被迫致仕。其後在“左順門事件”中,嘉靖又表現出其強勢的一面,頂住壓力一次性廷杖了一百多位官員。至此嘉靖徹底在北京城站穩了腳跟。

    此後嘉靖提拔張璁為首輔,但是經歷了楊廷和之事後,嘉靖不放心把權力交給任何人。所以他開始採用制衡手段,在張璁做內閣首輔之時,嘉靖就不斷唆使當時還只是詹事府少詹事的夏言彈劾張璁,但面對張璁的報復夏言每次都能平安無事。最終張璁致仕,夏言接替內閣首輔。夏言剛剛成為首輔,嘉靖又開始給夏言尋找對手,於是他找到了嚴嵩。但是嚴嵩性格過於陰柔圓滑,不想跟夏言撕破臉。嘉靖見此,就逼迫嚴嵩站在夏言的對立面上。先是找了個原因將夏言貶官,以嚴嵩為內閣首輔,時間不長就又召回夏言,重新任命夏言作為內閣首輔。這一來一回的任命,成功挑起了夏言跟嚴嵩的矛盾。此後因"昭聖太后崩,詔問太子服制言報疏有偽字",夏言被迫去官。等到嚴嵩接替首輔,正好嘉靖要避居修玄。所以嘉靖就不斷寵信嚴嵩,縱容嚴嵩迫害政敵,殘害大臣,這樣就將嚴嵩置於整個士大夫官僚集團的對立面。一個道德破產且站在官僚集團對立面的首輔只能依靠皇帝,才能活下去。所以嘉靖才能安心修道,因為嚴嵩就是他的提線木偶。等到嘉靖後期不需要嚴嵩的時候,嘉靖就又尋找了徐階來頂替嚴嵩。最終嚴嵩被無情拋棄,罷官回鄉靠撿食墳地裡的祭祀品過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聲波武器是什麼?真的可以至人“腦損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