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藥師梅貳康
-
2 # 藥事健康
在各家醫院兒科常用的藥物劑型有很多種,我們常見的有顆粒劑、糖漿劑、滴劑、片劑等。不同的劑型特點各異,不同年齡的兒童選用合適的劑型可以提高依從性,從而有利於藥物吸收,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
這其中的泡騰片是藥物劑型之一,是含有碳酸鹽和有機酸,遇水可產生氣體而成泡騰狀的片劑,因為給藥途徑的不同,可以分為外用泡騰片和內服泡騰片。這類藥物有一定的優勢,目前的布洛芬泡騰片可以掩蓋藥物本身的異味,還提高了其溶解度;氯化鉀片口服有刺激感,泡騰片刺激感相對減少;口服泡騰片通常具備適宜的口感,美麗的外觀,這類藥物放入水中後會產生大量好玩的泡泡,兒童易於接受。
但是在兒童服用泡騰片時要非常注意!
兒童在服用泡騰片時,家長應量取100-150ml溫開水,將一次服用的藥量投入杯中,待氣泡完全消失後,搖勻後服用。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一定要在水中完全溶解後方可服用,切忌不可直接吞服或含服,否則因其所含輔料等容易損傷食道及胃粘膜,嚴重的可因藥片產生大量氣泡堵塞呼吸道導致窒息。很不幸,這樣的案例是發生過的,可詳見我們的文章《一枚直徑6毫米的泡騰片,為何使18個月的幼兒命懸一線?》
另外,泡騰片中含有碳酸鹽及有機酸,遇水容易產生二氧化碳而失效,需遮光密封存放於陰涼乾燥處。
泡騰片是屬於新劑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對進一步安全、有效、合理用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劑型上也需要服用方便、療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劑量準確、質量穩定且便於攜帶、運輸、貯存的藥品。為了滿足此需求,乾的液體制劑,也就是泡騰片劑應運而生,它匯聚了普通口服片劑和液體制劑的精華且彌補了兩者不足,成為兒童特別喜愛的一種新劑型。
泡騰片的物理原理口服泡騰片是一種特殊的口服片劑,利用有機酸和碳酸(氫)鹽反應做泡騰崩解劑,置入水中,即刻發生泡騰反應,生成並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狀如沸騰,故名泡騰劑。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體外崩解、溶解迅速,很快的就變成了一杯果汁,因此,口感好,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療效顯著、便於貯存、運輸等,可謂“乾的液體制劑”。
泡騰片的優勢由於這樣的劑型在服用的時候,是不需要把藥品捻碎,藥片自己可以成分的崩解分散在水中,加上這類的製劑通常都選用了比較好的矯味劑,絕大多數的泡騰片分散成液體以後,口感都是非常好的,很多都是水果味道的,再加上這個藥品的分散過程類似於一個趣味的物理小實驗一樣,孩子觀察到了整個泡騰冒氣到過程,會非常的好奇和興奮,這個過程可以讓孩子自己親自動手去丟在水杯中,提高了孩子喂藥的依從性。
泡騰片的注意事項泡騰片使用的最重要的細節就是,務必把藥片先丟在水中分散開以後,這樣才可以服用。千萬不能把藥片直接放在嘴巴里面用水帶服,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不能直接吞服泡騰片,因為這樣極易導致嗆咳或卡住氣管,重者會導致窒息悲劇發生。當然,平時我們服用泡騰片的時候,還要注意下面的細節,比如:
不宜開水沖泡泡騰片。很多人絕對溫度越高,沖泡的越快,於是就使用剛從飲水機接出很燙的水,放入藥物的泡騰片,雖然泡騰片製劑穩定性很好,可使殊不知,有些藥物的成分對高溫是不穩定的,比如維生素C在8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裡,還是會有一定損耗的,容易被氧化分解。因此,最佳溫度應是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沖泡。
泡騰水儘快喝完。如果你的杯子比較大,衝一杯泡騰片可能喝一上午,但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也會損耗藥物成分。沖泡騰片時的水量對藥物的吸收效果影響並不大,因此,每次適量體積的白開水即可,以便儘快喝完,而且要現泡現喝,如果是多次服用間隔時間過長,可能使藥效無法正常發揮。當然,也有要求具體體積的泡騰片,比如葡萄糖電解質泡騰片就要求需要100毫升的水量,可以少量多次的喝。
泡騰片不可與其它飲晶混著喝。有些人還會用茶水或飲料沖泡騰片,也可能埋下安全隱患。茶水中含有的茶鹼等成分,會與藥物成分或崩解劑起化學反應。飲料中則一般含有苯甲酸鈉,也會與某些藥物起反應而產生有害物質。
喝完及時刷牙漱口。很多藥物的泡騰片味甜的口感,是因為其中添加了甜味劑和蔗糖,吃多了可使牙釉質脫鈣而令牙齒更加疏鬆、 脆弱,或者是容易導致蛀牙。建議服後漱口,並多喝水。應儘量避免睡前服藥物泡騰片,牙齒敏感者更應注意。
參考文獻:1、吳紅豔,泡騰片劑的特點及發展,中國處方藥雜誌,2014年第2期。2、陸基宗,泡騰片,開卷有益(求醫問藥)雜誌,2014年第2期。3、李逸,維生素C泡騰片這樣喝,人人健康雜誌,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