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essica宣

    運動能力的發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運動分為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游泳、跑跳等鍛鍊的是大運動的能力,捏、摳等手部細小動作鍛鍊的是精細運動的能力。

    而且,孩子從趴著抬頭,到翻身,再到坐爬站走跑,他的運動能力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要太急於訓練某一項。

    運動不需要太在意形式,只要孩子感興趣,就是好的運動。家長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孩子也有興趣的專案,和孩子一起參與。

  • 2 # 格姆思Games

    作為一個較真的文字工作者,這裡又要提問了,題主說的寶寶,指的是幾歲呢?既然沒有具體說明,這裡小G老師只能寫一篇長回答了。

    1~3歲

    其實1~3歲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做更細化的分類。在1歲左右,是培養幼兒運動協調能力的黃金時期,所以這時,應該鼓勵孩子的運動是爬行。

    在爬行的過程中,幼兒不但要用小手、小腳支撐身體,使其四肢的小肌肉群得到發展,而且關節的運動有利於其骨骼和屈肌、伸肌的發育。

    同時,爬能增強幼兒頸部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力量,提高了幼兒敏捷性。而且幼兒在爬的過程中必須經常變換姿勢,也促進了其平衡器官的發展,對大腦控制手眼協調、手腳協調的神經發育有極大的益處。

    醫學專家及幼教專家經過認真而細緻的研究,反覆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沒有爬行過程的嬰兒,將來很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並影響大腦中樞發育,導致感覺統合失調。

    而對於2~3歲的孩子,則適合用簡單而有趣的親子游戲,鍛鍊他們的精細運動能力和粗大運動能力。就像格姆思每期親子活動,都是有針對性的進行了設計。

    同時,也要讓幼兒進行簡單的行走、跑步、跳躍、扔、撿等動作的練習,在鍛鍊孩子骨骼、肌肉的基礎上,幫助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同時進一步發展幼兒的運動協調能力,同時也有助於他們運動習慣的養成。

    3~6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的,早期教育科學研究者們發現:4歲時大腦的代謝達到高峰大腦逐漸成熟,對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

    可以說,在3~6歲的年齡區間,不僅僅是孩子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更是他們智力發育、認知發展、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運動要以遊戲為主。學齡前兒童(3~6歲)已經能夠較為獨立的進行基本的運動,如跑、跳、走,思維和語言正在發展,這讓他們對於探索周圍世界有強烈的興趣,渴望參加成人的一些社會活動。

    但是由於年齡小,無論認知能力、運動能力、體力還是自身能力,都讓他們不能真正的同成人一樣參加社會活動。

    這導致了此階段的孩子主管願望和客觀實際之間產生了矛盾。而這種矛盾,只有透過唯一活動形式解決——遊戲。

    在遊戲中,孩子可以虛擬的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燒飯、開車、上班等),透過假想物來替代現實物品,達到參加成人社會活動的心願,而且不受自身條件限制影響。

    這使得其主管願望與實際行動統一,解決了幼兒心理發展的矛盾。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幼兒園一直強調遊戲化課程的原因。

    但需要家長注意的是,遊戲性運動指的不是單純的玩耍!

    單純的玩,由於動作學習缺乏目的性、針對性,條件反射聯絡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與此同時,動作學習連續性的缺少致使其狀態一直處於泛化階段。

    因此,在運動中,因著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遲遲無法完成、錯誤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運動損傷很容易發生,尤其學齡前階段尤為明顯。

    這裡的泛化階段,主要指發生在動作學習初期,透過外界講解和示範以及自己運動實踐,機體能夠獲得感性認識,而對動作技能內在規律並不完全理解。因此,肌肉活動在這一階段往往呈現動作僵硬、不協調的狀態,不該收縮的肌肉收縮、做動作很費力。究其原因,是由於這一階段大腦皮質中興奮與抑制都呈現擴散狀態,條件反射聯絡暫時不穩定的緣故。

    所以,玩和運動存在著很大區別,並不可以一概而論、也不能混淆認知。對於處在發展敏感期的孩子,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能夠滿足兒童娛樂的目的,還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身體素質,同時有效緩解和避免運動損傷。

    小G老師建議,在這個階段,要有針對性從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平衡與協調、靈敏多個維度為孩子設計科學的遊戲性運動。

    從而達到培養身體形態、模仿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靈敏能力、力量與耐力、運動心理等多方面的目的。

    游泳,其實是適宜3~6歲孩子的課外運動專案。

    科學研究表明,游泳有助於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髮育,有助於提高肺活量從而增強兒童的心肺功能,有助於兒童抵抗力增強,有助於幫助兒童智力發育。同時,游泳也是對人體損傷最小的運動。

    >6歲

    6歲後孩子身體將進入一個快速成長髮育時期,這裡,小G老師建議孩子們參加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有著節奏快、消耗大的特點,其運動強度足以滿足孩子們生長髮育的需要。同時,球類運動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反應速度、心肺能力、力量和耐力,對骨骼和肌肉發育起到重要作用。

    最後小G老師再次強調,對於任何年齡段的孩子而言,保持適宜的運動負荷、合理的運動專案以及科學的膳食營養搭配,才是最關鍵的,才能幫助孩子健康的生長髮育,切不可盲目進行。

  • 3 # 久隱517

    好動是嬰幼兒的天性,嬰兒降生的第一次啼哭,就是他來到世間後的第一次運動。嬰兒到了3個月,就已不滿意襁褓環境了,會不停地手舞足蹈,這時父母應給他充分的“自由”。只要不著涼,就讓孩子自己玩,等他玩累了就會自己停止的。

    寶寶剛出生時的動作是無意識、不協調的,隨後大腦和周圍神經以及骨骼、肌肉逐漸的發育,寶寶的動作日臻完善。寶寶動作的發育存在著如下規律:

    1.頭尾規律。動作發育由上而下,如先抬頭後抬胸,先學會用手拿東西,然後才學會坐、站立、行走等。

    2.由近到遠。寶寶一般是先學會抬肩、伸胳膊,之後學會雙手握物,最後才會用手取物。

    3.由不協調到協調,由泛化到集中。3~4個月大的寶寶看到玩具會開心地手舞足蹈,但卻無法一下子拿到玩具,而在半歲以後就能準確地一把抓到。

    4.由粗動作到精細動作。寶寶一般是先發展抬頭、坐、立、走等大動作,隨後才會做手指捻物、腳尖行走等精細動作。

    家長應該鼓勵寶寶多運動,運動有利於鍛鍊肌肉和各器官的協調功能,可讓身體變得棒棒噠,所以需要針對寶寶的不同發育階段,進行適當的鍛鍊。

    1.抬頭

    初生兒的頸部肌肉是完全無力的,在將其從仰臥位扶至坐位時頸肌僅有短暫用力。初期可適當讓寶寶進行抬頭訓練,處在俯臥位的情況下,正常的發育規律為:1個月的寶寶下頜能短暫地離開床面;到4個月時胸部已經可以離開床面、且面部與床面呈垂直狀態。

    2.坐

    寶寶到了6個月時,可以練習拉著他的手能從仰臥位坐起來,寶寶可以自己用手向前撐著坐穩;到了8個月即使不用手支撐也穩穩地坐住了。

    3.爬

    7~9個月時寶寶能爬著用手支撐身體,使身體離開床面;8~9個月時就可以匍匐前進了;到了一歲則可以以手膝並用地快速爬行,少數寶寶這時喜歡坐著滑動臀部向前移動。

    4.站立和行走

    11個月時寶寶可以扶著欄杆站立;13個月時一般就可以獨自走路了,但這時還不熟練,每步的距離、大小、方向也不一致;到了2歲時步態就變得穩定了,但仍需眼的協調,2~3歲時學會跑,但不能迅速起步及停止。

    5.跳

    1歲半左右時寶寶能夠用一隻腳跨過低矮的障礙物,2歲時能並躍下一級臺階,也能併攏雙腳往前跳一步或者原地跳躍,3歲時能用單腳跳過低矮的障礙物。

    生命在於運動,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1.和孩子一起參加運動

    和孩子一起運動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使孩子玩得更加開心,更有益於身心健康。自己本身就不愛運動的父母很難說服孩子去進行鍛鍊,要儘量使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有時間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別怕孩子累,睡一覺就很快又恢復了。

    2.和孩子一起制定運動計劃

    一份合理的運動計劃有助於孩子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特別是當孩子功課忙、作業多時,更要有計劃地運動;這樣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勞,提高學習效率。但要注意這份計劃的制定需要孩子共同參與,這樣孩子才會有積極性。

    3.帶孩子去遊樂場

    公園的遊樂場是孩子運動的理想去處,在上下攀爬的過程中,既鍛鍊了四肢的力量,同時也釋放了精力。此外跳繩、跑步都是好好的體能運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皮球。

    4.適當鼓勵孩子

    孩子手腳還不太靈活、體能也不夠充沛,容易在運動的過程中產生受挫感,所以家長要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及時予以表揚,還要經常變換鍛鍊專案以增強孩子對運動的興趣,不要動輒就批評其“缺乏恆心”,這樣孩子可能真的就變成缺乏恆心的樣子了。

    在培養培養孩子運動興趣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下事項:

    1.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即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發現鍛鍊的樂趣,養成愛運動的習慣,並由此而受惠終生

    2.要正確地對待鍛鍊和體育活動,不要把運動和讀書學習對立起來,認為參加運動會影響讀書,也絕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種懲罰或家務。

    3.如果你的孩子對某項活動似乎毫無理由地抵制,或者突然對先前喜愛的運動失去興趣,家長就需要懷疑孩子是否存在視力、聽力等方面的問題,有必要去醫院進行檢查,看看孩子是否因為健康問題妨礙了他的興趣和表現。

    4.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有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自身的肥胖、手腳笨拙、反應遲鈍、身材矮小等原因而導致強烈的自卑心理,進而排斥和運動。對此,父母要及時開導孩子,努力讓他們明白“重在參與”的道理,不必過分看重運動表現或運動成績,實在不行就需請心理醫生幫忙了。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 4 # 果媽閱讀

    分享8個特別適合寶寶的運動。嬰兒的運動少,會影響其認知發展,運動量不足還會導致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不高。運動能讓人更容易入睡、增加深睡眠比例,嬰兒在運動中得以學習、成長。

    1.趴著

    讓寶寶清醒的時候多趴,既鍛鍊頸部肌肉,也開闊視野,還能夠緩解腹部不適 (0~3個月)。

    2.翻滾

    把寶寶放在床上、地上自在地翻滾,健身架也適合剛學會翻身的寶寶們(3~6個月)

    3.踢

    將氣球、搖鈴等物件輕輕套在寶寶腳踝,視覺和聽覺的刺激會讓寶寶主動踢腿(3~6個月)

    4.爬

    爬是很好的全身運動,能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錯過爬的階段對寶Bora說是個重大損失,別擔心地上髒,讓寶寶做一個自由快樂的爬行動物吧(6個月以後)

    5.逗寶寶笑

    笑也是比較消耗體力的事情,簡單重複的事情比較受寶寶青睞,比如用一根手指慢慢指向寶寶的肩膀,點一下再重複;誇張的動作如點頭、抬頭;給寶寶做鬼臉等。

    6.和家長互動的遊戲

    爸爸寬闊的臂彎抱著寶寶像坐飛機一樣,上升下降。媽媽雙腿蜷起,寶寶的背靠在媽媽腿上,和媽媽面對面。寶寶躺在毯子裡,由家長拉住四角做類似鞦韆的搖晃。

    7.躲貓貓

    如果已經會爬,引導寶寶爬來找媽媽,找到後媽媽再接著換地方躲,出現一下讓他知道媽媽的位置,或藏起後再探頭出來,或發出聲音吸引寶寶尋找。窗簾後、門後、不同房間都可以躲。

    8.帶寶寶游泳、給寶寶洗澡

    洗澡或游泳時寶寶可以和水親密接觸,透過水流的刺激,促進孩子的觸覺和平衡覺的發育,使寶寶的感覺更加靈敏。戲水運動還可以促進迴圈系統的發育,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

    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家人都很疼愛寶寶,尤其老人隔代親,喜歡整天抱著。但一定記住,不要總抱著寶寶,要給寶寶創造運動的機會,多多發展寶寶的運動本能。

  • 5 # 深測淺評

    家長都希望寶寶擁有健康的身體,因此非常注重寶寶的體育鍛煉,試圖以這種科學的方式讓孩子遠離疾病。但是,很多家長在指導鍛鍊時並不夠專業,甚至是讓寶寶做一些與身體狀況和年齡不符的運動,嚴重傷害到寶寶的健康。那麼究竟有哪些常見的運動是不適合寶寶的呢?讓孩子倒立很多大人喜歡讓孩子倒立,認為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臂力,但這對3歲以下的寶Bora說卻是危害巨大,很容易傷到骨骼脊椎,還會 損壞孩子對眼壓的調節,導致寶寶的視力受損。和孩子掰手腕這項運動並不適合小孩子,這是因為幼兒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一般四歲以下的孩子就不要玩了,這樣的危害是會造成孩子的手臂變形的。讓孩子玩滑板車滑板車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平衡力,也是一種比較危險的運動,尤其是6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玩。因為滑板車不比小腳踏車,大人可以在後面穩著不放手。而小孩的的平衡能力一般都比較差,騎滑板車很容易摔倒,腰、膝蓋、手腳踝這些部位也都很容易摔傷。

    *點選關注,邀請我回答您感興趣的母嬰育兒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陽能熱水器側式排氣孔管是和保溫箱直接相通的嗎?怎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