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言午許
-
2 # 老驥伏櫪107015627
一千個人讀紅樓夢就有一千個紅樓夢,作者怎麼寫是作者的事情,讀者怎麼感受,怎麼理解這是讀者的事,兩下不是一回事。韓寒和魯迅不是一個時代,倆人的思想也不同,我們沒有必要把他們合起來比較,大家估計也不願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很沒意思。
-
3 # 性格實驗室
如果硬說有共鳴,那就是都站在少數派利益上說話,是少數派的利益代表人物。
至於他們各自鳴的內容上,幾乎沒什麼相通點,差的太遠了,不是一個級別的。
韓寒文筆不差,但內容沒什麼深度。這個不能怪他,年齡在那裡放著呢,沒有什麼特殊的深厚經歷,你能指望他寫出什麼來。
魯迅就不一樣了。民國那個年代本身就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幾乎是個傳奇,都很有故事。魯迅本身從清末到民初,從家鄉到日本,從日本到北京,從北京到上海,又到廣州等等,他交往的又都是民國大家,各黨各派都有,魚龍混雜。所以,他有這些積累,再加上他不屈的性格,辛辣的文筆,雜文就非常厲害了!寫出來的東西也很有深度,能一針見血。
把他兩個放一塊比較,怎麼說呢,有點像問,我們村的首富和馬雲有什麼共同點?不要誤會,我不是噁心韓寒,是為了能更直截了當的說明問題。兩個人沒有可比性。馬雲是很牛,可是離我們很遙遠,我心裡可能更喜歡村裡的首富,因為是我的身邊人,更親切,更接地氣。
最近有個事挺火的,浙江高考卷現代文閱讀《一種美味》中一條草魚眼裡有一絲詭異的光,出卷老師說,來你們展開講一下這道光是啥意思?
29萬考生犯了難,我又不是草魚,我怎麼知道草魚發的光是啥意思。
接著他們去問了作者,作者叫鞏高峰,鞏高峰說,難道我就是草魚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篇文章裡面帶著的思想,是作者的思想,或者是你想這麼去想的,你到底分明白了沒?
那麼韓寒的雜文裡面的思想有些啥呢,除了我們能看到的嬉笑怒罵和荒誕,隱藏在文字下面的那些讀者所謂的“波濤洶湧”,是真的有風浪呢,還是韓寒只是開了個玩笑,抖了個機靈。那些所謂的讀後感其實大多都是讀者的一廂情願,倘若真的有人能和作者感同身受了,那還做什麼讀者,筆給你,你去寫。
魯迅和韓寒不同的是,魯迅的文章會被選進教科書,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和考試題目以及魯迅已經死了。所以魯迅也是位被十分非常強烈過分解讀的作者(由於他死了所以並沒有可能跟你說“不,我不是這樣子想的”)。最被人傳頌奉為經典的名句就是“我家門前有兩顆樹,一顆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老師說,來解答一下,魯迅為什麼要這麼寫?我說魯迅是為了充字數騙稿費你信不信。你不信,那你憑什麼讓我信你的什麼“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性的扭曲”巴拉巴拉,就因為他的雜文有思想,他的棗樹就也得有思想?仔細琢磨琢磨,到底是誰的思想。
所以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上來,在思想上有什麼共鳴。死了的人是不會說話的,那個活著的作者也不太願意搭理人。我也不知道韓寒寫雜文的時候和魯迅產生了共鳴沒,但我知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個道理,課本上很早就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