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駿澤

    我認為是本性難移。不是不移。一個人自律性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改變自己的本性。比如,

    三國時期,“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故事,呂蒙從性格粗俗,脾氣暴躁到性格沉穩,辦事穩重的改變,就是因為自律性改變了自己,讓魯肅高看自己一眼。只要一個人下定決心改變自己,處處提醒自己,就會改變自己的性格和本性。

    所以說,人之本性是難移,不是不能移。古人尚且可以,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做不到“三省吾身”嗎?

  • 2 # A籮漫遊

    常言道:‘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由得可以看出是難移,而不是不移。

    我們先看看這句話的意思:‘江山易改’,是風起雲湧的軍事鬥爭的結果,弱肉強食,換個皇帝只在朝夕,快就改變了人們日常所處的政局環境;而‘秉性難移’,是指個人的性格與習性不容易改變。也有寫成“稟性難移”,反來慢慢的被寫成“本性難移”。這句話主要想要突然的意思是:要改變一個人的稟性比江山易主還難!

    那為什麼一個人的性情這麼難改變呢?因為個性的形成是與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政治局勢、家庭教養、學識修養、人際關係、社會地位與社會影響等等有關,它是透過日積月累浸透進你的骨子裡而非一日之寒,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那麼本性是不是就永遠改變不了的呢?當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終身難改,在一定的環境制約與利益悠關時,透過本身的自律性或外界的強制性,經過一定的時間薰染,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是可以轉換觀念和思維從而改變性格與習性的。所以也就是說,秉性雖難移,但能移!

    “本性難移”是貶義詞。指一個人的某些劣質的品性經過多次指正和調教都沒有改善,依然我行我素。古人讀書多,罵起人來也很有深度有教養,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害群之馬也只是搖搖頭:“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孺子不可教也!”我們現在可就直接了:狗改不了吃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織穿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