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問題是悟空問答知識分享節的紅包問題,答題有機會得現金紅包。截止 2017 年 11 月 09 日,根據回答的質量評定,海研會 的回答一共分享了 10.0 元紅包。
14
回覆列表
  • 1 # 浮生若夢140112638

    慈禧的求和心態,光緒對慈禧的顧忌,翁同和的戶部對李鴻章拒發軍餉,山東巡撫多方不配合:要人沒人要力沒力。以及清廷電報被日軍破譯,李鴻章不做好戰爭準備,突然受襲。

    這一糸列問題,導致甲午海戰慘敗,北洋全軍覆滅。

  • 2 # 靜守一世塵緣

    主要原因,一是統治者的無知加腐朽,導致組織指揮、後勤供給等諸多方面的錯誤與不暢。二是一線指揮官的戰鬥意志不強,軍心動搖。三是士兵皆出自農民,長期的愚民教化,使民眾既無現代文化修養,又無現代專業知識,一旦戰事開啟,焉能不敗。

  • 3 # 石羔何孝文

    北洋陸軍的後勤需北洋水師從海上保障,東北那塊就近不能供應?威海丟了也不見大清派人收復,讓北洋水師自生自滅?

  • 4 # 海研會

    如問題中所述,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裡,除了軍事上存在的痼疾外,還與清政府內部,尤其是清王朝高層的政治亂象有關。不過甲午戰爭時清政府內部最突出的政治矛盾不是“左李之爭”,因為左宗棠早在1885年中法戰爭末期就已經去世,甲午戰爭時期清政府內部最突出的矛盾,實際上就是著名的“帝、後黨爭”。

    (帝后黨爭的核心人物,光緒帝載湉)

    (帝后黨爭的核心人物,慈禧太后)

    顧名思義,帝黨就是以光緒皇帝載湉為中心的一派政治力量,後黨則是以皇太后慈禧為核心的另一派政治力量。

    帝后黨爭的淵源

    清王朝的帝、後黨爭並不是在甲午年才出現和形成的,這一高層政治亂象的根源,要上溯到咸豐皇帝去世時。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咸豐皇帝奕詝逃亡熱河,陷入重病,1861年8月21日在病中下旨,以6歲的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鑑於載淳年幼,又命令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位股肱重臣輔佐,即歷史上所稱的顧命八大臣。8月22日咸豐帝駕崩後,因不滿於八大臣操控朝政,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醇郡王奕譞等聯手發動中央政變,捕殺顧命八大臣,顛覆了咸豐帝遺留的八大臣襄贊政務的政治格局。由於當時清政府年號為祺祥,史稱祺祥政變。

    此後,清王朝中央進入了史稱垂簾聽政的新時期。慈禧、慈安太后在內輔佐尚未成年的載淳,恭親王奕訢作為議政王,兼領班軍機、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在外操控實權,清政府的年號也從祺祥改為充滿政治意味的同治,繼承咸豐帝的載淳由此稱為同治皇帝。

    (懷有政治野心,與慈禧太后長期權斗的恭親王奕訢)

    據野史記載,恭親王奕訢早有政治野心,早在道光帝立儲時,就有成為儲君的渴望,但最終被哥哥奕詝(咸豐帝)取代。當1861年祺祥政變後,恭親王終於權傾朝野,顯露出跋扈作風,此舉立刻引起了同治帝生母慈禧的警惕,在慈禧的影響下,同治帝對恭親王也並無好感,甚至充滿惡感。隨後,清政府高層陷入了慈禧+同治帝PK恭親王的權鬥。

    在同治帝時期,帝后與恭王之間較為著名的爭端有:1865年,恭親王因被人彈劾攬權納賄,徇私驕盈”,被免去議政王職務;1869年,恭親王暗中支援製造了誅殺太監安德海一案,劍指慈禧太后;1872年,同治帝親政,當年同治帝下旨將恭親王降為郡王,後經慈禧、慈安太后挽回,但對恭親王造成了嚴重的政治羞辱;1875年,同治帝暴斃,野史稱是邪遊染疾所致,而當時勾引同治帝出宮邪遊的正是恭親王之子載澂。

    1875年1月12日,慈禧鍾愛的親生子同治帝載淳在養心殿暴斃,慈禧失去了手中重要的政治砝碼,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在關於立儲君的問題上,慈禧首先反對採取將宗室的溥字輩過繼作為同治之子而繼位的做法(如果宗室溥字輩以同治之子的身份繼承,則慈禧將失去太后地位),堅持仍以載字輩入繼,恭親王奕訢主推以自己的兒子載澂繼位,慈禧竭力反駁,最終選定以慈禧的妹夫、恭親王的弟弟醇親王奕譞(祺祥政變後由郡王晉升為親王)的兒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光緒帝載湉繼位時年僅4歲,理論上是以同治帝載淳的弟弟身份繼承皇位,清王朝中央再開垂簾聽政局面。而慈禧選擇醇親王之子入繼也有很深的政治考量,首先醇親王是慈禧的妹夫,本有親緣,而且醇親王在當年祺祥政變時曾經效力,更重要的是,醇親王當時手握著駐防京師的八旗精銳部隊神機營,持有重兵,剛好足以和恭親王抗衡。

    (與慈禧結盟的光緒皇帝生父醇親王奕譞,成為慈禧打壓恭親王的一張王牌)

    自光緒繼位、慈禧與醇王聯盟形成後,慈禧對恭親王的政治打壓態勢日益加劇,1880年發生了著名的午門護軍案,恭王的權威受到嚴重侵犯;1881年慈安太后突然去世,使得恭親王失去了重要的高層政治援手;等到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終於以恭親王辦事不力為由,革去其領班軍機、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等職,徹底逐出了政治中心,改以醇親王奕譞取而代之。此後,以北洋大臣李鴻章為重要代表的地方疆臣相繼向醇親王、慈禧太后效忠,由此19世紀80年代中期成了慈禧、醇親王權力最盛的時代。

    帝后黨爭的形成

    慈禧在1884年利用中法交涉局勢惡化,發動“甲申易樞”打壓恭親王時,連帶將整個軍機處班底全部換人,翁同龢等軍機大臣全部被清除出軍機,事實上是將恭親王一派政治勢力全部打壓,徹底更換了軍機處的構成。由此這些落馬的具有政治能量的大佬,事實上對慈禧一派產生了更深的惡感。不僅如此,慈禧在發動“甲申易樞”時,採取了借刀殺人的做法,當時被慈禧所借的“刀”實際上就是清廷中以參劾為能事的御史、言官,在“甲申易樞”完成後,為防這些以參劾為能事的“刀”觸及自己,大量御史、言官也被放逐和冷處理,由此,一批御史言官對慈禧一派也產生暗中不滿。

    更令慈禧未能料到的是,在翁同龢等帝師教育下成長的光緒皇帝,對自己在感情上和政見上越發疏離,反而日益受到清流、言官們思想的影響,甚至於對失勢的恭親王奕訢竟具有某種好感。1889年光緒帝親政後,這一問題更為明顯。到了1890年,慈禧賴以為臂助的醇親王奕譞突然去世,慈禧藉以鉗制光緒的重要力量消失,此後晚清政局發生鉅變。圍繞著光緒帝,以清流黨、言官所組成的擁戴皇帝的帝黨,與圍繞著慈禧太后,以北洋大臣李鴻章等為主要力量的後黨間形成了爭鬥之的態勢。帝黨以尊皇為核心,如日中天,後黨則在醇親王去世後形成了十分明顯的勢弱跡象。

    兩派的鬥爭,除了政治上的歷史積怨外,因世界觀、歷史觀等差異,帝黨認為後黨人物腐敗、貪婪,後黨則認為帝黨昧於世界大勢,保守、排外。1890年醇親王去世後,後黨力量虛弱,帝黨漸漸抬頭,受慈禧太后、醇親王支援而一度如日中天的北洋海軍突然被停止發展,就是帝后黨爭此消彼長的明顯表徵。

    帝后黨爭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

    1894年春北韓爆發農民起義,日本藉機干涉北韓主權,清王朝面臨著如何選擇對日戰略的問題。

    這一將影響國家命運的決策,事實上被帝黨人物視作了藉以擊敗、清剿後黨的機會,一如當年慈禧太后利用中法戰爭而清算恭親王的往事。

    (帝黨重要人物,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帝師翁同龢)

    (後黨重要人物,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

    北韓事端,以及涉及日本的爭端,從清王朝當時外交以及軍事的管轄區域看,都直接和北洋大臣相干,而北洋大臣李鴻章正是後黨的重要人物,歷來就受到帝黨的聚焦關注,無論是李鴻章主持的北洋海防建設耗費大量資金,還是李鴻章的北洋地區屯紮數萬軍隊,都使帝黨不滿。因而可能會發生的中日爭端,事實上被一些帝黨人物看做了清算李鴻章的重要機會。在明知道戰爭並無勝算的情況下,帝黨人物排除其他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諸如將清軍徹底退出北韓半島,消除日本干涉北韓事務的口實,置日本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一味積極言戰,以將北洋地區拖入戰爭,形成了帝黨“主戰”的姿態。在私下裡,帝黨的重要人物翁同龢曾經流露過心跡,即他之所以言戰,並不是不知道中國的軍力不足以和日本相抗,而正是要借這個機會讓李鴻章的海陸軍出醜,從而可以利用戰爭的失敗來來削弱和清除李鴻章的勢力。

    而後黨方面,慈禧太后從中日北韓交涉一開始,就選擇了置身事外的態度,對中日交涉的策略不予以表態,將權力責任推卸給光緒帝。實際辦理北洋海防和外交的李鴻章根據中日實力對比,主張透過外交辦法來解決爭端,形成了後黨“主和”的姿態。

    最終在帝黨的堅持下,清政府一步步落入日本佈設的圈套,捲入了日本政府所渴望的戰爭中。

    戰爭初期,清政府責成北洋大臣李鴻章為督辦北洋軍務,以北洋沿線的海陸軍對日本作戰。事實上,自醇親王去世後,北洋沿線的數萬海陸軍是後黨最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此後的戰爭中,北洋陸軍的主力(直隸綠營練軍、淮系盛軍)在北韓戰敗崩潰,北洋海軍在鴨綠江之戰大敗,後黨的軍事力量被清算,全社會出現了對李鴻章乃至淮軍的負面情緒,期間,在帝黨的竭力鼓動下,還製造了以莫須有罪名誅殺淮系盛軍大將衛汝貴的冤案。

    當戰爭發展到1894年11月旅順口失守時,李鴻章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全部的陸軍力量,海軍也以遭受重創。在此形勢下,帝黨提出了以湘軍取代淮軍的主張,同時指責李鴻章督辦北洋軍務不得力,予以革職留任、摘取頂戴的處罰,做出了預備以山東巡撫李秉衡取代李鴻章,以道員徐建寅取代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一系列政治謀劃。最終,帝黨則提出了恭親王重新出山的提議,雖然慈禧太后幾次明確否決,但帝黨藉著甲午戰場上戰事節節失利的局面,步步緊逼,最終1884年被慈禧太后逐出中央的恭親王在1894年復出,於11月2日出任督辦軍務處大臣,總攬對日戰爭的指揮排程大權,翁同龢等任會辦,同時恭親王還出任總理衙門大臣、軍機處大臣等職,重新回到了權力中心。

    綜上可知。晚清歷史上出現的帝、後黨爭,事實上將一場日本策劃的入侵中國的戰爭,當成了可以利用來進行內部政治鬥爭的機會,將國家的生死存亡置於等而下之的地位,一味注重清王朝中央高層的權力鬥爭。以至於在甲午年中日交涉乃至甲午戰爭爆發後,當權的帝黨所作的決策,大量並不是處於對國際局勢和戰場局勢的理性分析,而是一位處於政治鬥爭的考量。

    (後黨的反擊在甲午戰爭中已經暗自醞釀,後黨甲午戰後反擊帝黨的王牌榮祿)

    最終,在政治鬥爭的層面而言,甲午戰爭事實上以帝黨的勝利而告終。後黨的重要力量李鴻章身敗名裂,北洋地區的海陸軍操縱權轉被帝黨掌握。而後黨事實上並沒有就此甘願服輸,在戰爭中就出現了慈禧太后藉著處罰珍妃干政等事,向光緒帝示威的事件,而雖然李鴻章過氣,但是戰爭中,後黨又有一位新科權勢人物榮祿悄悄崛起,為之後後黨向帝黨反撲留下了伏筆。

    總之,在皇權時代,權大於國,權力的捍衛爭逐高於一切。從這一意義上,挑起甲午戰爭的日本,竟然荒唐地被清政府中央權鬥所利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麼多借錢廣告,而且利息那麼低,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