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濤談收藏與投資

    十七世紀末年,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為技術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築如宮殿、皇陵、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雷氏負責的。這個世襲的建築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

    “樣式雷”家祖籍江西永修,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於康熙年間由江寧(現江蘇南京)來到北京,到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在光緒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為皇家進行宮殿、園囿、陵寢以及衙署、廟宇等設計和修建工程。因為雷家幾代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用今天話說就是首席建築設計師),即被世人尊稱為“樣式雷”。

    在“樣式雷”家族中,聲譽最好,名氣最大,最受朝廷賞識的應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圓明園而開始執掌樣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職務的人。據史料記載,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在上樑的時候,康熙發現雷金玉很年輕,技藝也非凡,召見他談話,談話當中發現他才思敏捷,正好兩個人年齡也相當,康熙非常欣賞他,馬上封他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讓他掌管皇家的建築設計。嚴格地說,雷家的聲譽被人廣為知曉是從雷金玉開始的。雷金玉70歲時,蒙太子(弘曆)賜書“古稀”匾額,此匾運回故鄉,供奉原籍祖居大堂。雷金玉71歲去世,又得到皇帝恩“賞盤費一百餘金,奉旨馳驛”。從時間上看,雍正帝從雍正三年(1725)大規模擴建圓明園,雷金玉作為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圓明園工程從設計圖紙、燙樣到營造,是功不可沒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執掌這一職位的人。“樣式雷”到了第八代傳人雷獻彩之後就沒能傳承下去。因為辛亥革命後,作為皇家建築設計的樣式房差務也就隨之消失,雷獻彩也沒能留下子嗣。雷氏家族進行建築設計方案 ,都按1/100或1/200 比例先製作模型小樣進呈內廷 ,以供審定。模型用草紙板熱壓制成,故名燙樣。其臺基、瓦頂、柱枋、門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風紗櫥等均按比例製成 。

    據悉,現存“樣式雷”圖檔包括樣圖,現今可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見到的“樣式雷”建築樣圖,涵蓋了眾多型別,比如投影圖、正立面、側立面、旋轉圖、等高線圖等,工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結構的尺寸,全部有所記載。“樣式雷”建築世家經過八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留下了眾多偉大的古建作品,也為中國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其作品包括故宮、北海、中海、南海、圓明園、萬春園、暢春園、頤和園、景山、天壇、清東陵、清西陵等。這其中有宮殿、園林、壇廟、陵寢,也有京城大量的衙署、王府、私宅以及御道、河堤,還有彩畫、瓷磚、琺琅、景泰藍等。此外,還有承德避暑山莊、杭州的行宮等著名皇家建築。總之,佔據了中國1/5世界遺產的建築設計,都出自雷家人之手。“樣式雷”家族數代人積累留存下來的建築圖紙檔案,包括平樣、燙樣等,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進入《世界記憶名錄》。

  • 2 # 七追風

    “樣式雷”,中國建築史上最神秘的家族。北京故宮、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等工程設計,都是出自他們手中。

    清朝200多年的歷史,皇家建築的總設計師,就是“樣式雷”家族。

    “樣式雷”家族來自江西,清朝初年他們來到北京居住。到了康熙二十二年,“樣式雷”鼻祖雷發達參與了清廷的宮殿營造。因為技藝高超,很受賞識。

    後來,雷氏家族幾代人,都掌管著清廷的樣式房工作,成為了皇家御用設計師。

    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

    雷發達生於明朝萬曆年間,祖籍是江西永修。明末戰亂,雷發達跟著家人遷居南京。到了康熙年間,雷發達和堂弟一起來到北京,參加了皇宮的修建工作。因為技藝超群,康熙帝很喜歡,還封了官。康熙三十二年,雷發達去世。

    關於雷發達還有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說是康熙年間,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竣工的時候,有一個上樑儀式。儀式當天,康熙皇帝親自來到了太和殿。可就在關鍵時刻,負責上樑的官員水平不行,安裝榫卯的時候總是對不上。這事兒就大了,而且康熙帝還在旁邊看著呢!正在官員們著急的一籌莫展之時,雷發達自告奮勇,要上去裝梁。

    這之後,雷家後代就開始為皇家服務了。

    樣式雷第五代傳人雷景修,生活在道光和咸豐年間。這一時期清廷就開始沒落,大的皇家建築已經沒有能力擴張了,主要是一些小的修繕工作。到了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之後,樣式房的工作暫時停止,雷景修也暫時沒有事情做了。

    這期間,雷景修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情,整理儲存樣式雷的圖檔。

    雷景修把祖上傳下來的,和自己工作中留下來的設計圖樣,以及燙樣模型全部收集起來,用整整三間房子整理好,並且一直保留至今。

    為皇家當設計師,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其中也有危險。比如,慈禧、慈安的陵寢設計。

    據傳言,當年給兩位太后修陵寢的時候,雷家第六代傳人雷思起最開始是按照規矩,設計了兩位太后各自有自己的地宮,但是共用一套祭殿。沒想到,慈禧、慈安都不接受這個方案。

    雷思起沒辦法,又重新設計了兩個完全一樣的,獨立起來的陵寢。這下,兩位太后才表示滿意。當時,醇親王和恭親王都來叮囑,必須要把兩個陵墓的細節修建的一模一樣才行。兩位太后,絕對不能得罪任何一位。

    但是,當工程完工之後,慈安太后去世,慈禧掌權了。理所當然,為了體現自己的地位更高,慈禧就要求把修建好的陵墓重新設計改造,實際上就是讓雷思起再設計一個更高檔的陵墓。

    雖然陵墓已經好,大的設計無法變動,雷思起還是絞盡心血,讓慈禧陵墓的內部完全不一樣。就這樣,幾次更改設計圖,終於讓慈禧太后滿意。而雷思起也因此耗盡心血,勞累而死。

    但是,清廷滅亡之後,樣式雷家族也沒落了,到了第八代傳人雷獻彩這裡,已經沒有什麼發揮才能的舞臺了。再加上雷獻彩沒有留下子嗣,其他雷家後代也基本沒有從事建築行業的人了。

    樣式雷的傳奇,就此終結。

    樣式雷的後人迫於生計,曾經變賣家裡的設計圖檔,幸好大量的有識之士知道重要性,收購了大量的圖樣,才避免流失海外。

    1930年的時候,樣式雷的後人把大部分圖檔賣給了北平圖書館;1964年底,雷家後人又把一三輪車的圖樣交給了北京市文物局。

    就這樣,樣式雷淡出了歷史舞臺。

  • 3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樣式雷”是清朝時期傳奇工匠世家雷氏家族的外號,因為這個家族自康熙年間起世代任職於清廷樣式房,主持皇家建築設計工作,因此被稱為“樣式雷”。“樣式雷”家族的發展貫穿了清朝的興衰史,像故宮、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著名建築群的建設都由“樣式雷”負責,佔據了中國1/5世界遺產的建築設計,都出自雷家人之手。

    “樣式雷”家族能夠受到清朝皇室信任自然有其獨到之處。比如“樣式雷”家族製作的建築燙樣和現代的模型類似,臺基、瓦頂、柱枋、門窗、床榻、桌椅等物都是等比例建造,這樣一來內廷審定的時候直接就能看到實物什麼樣;“樣式雷”家族設計建築的程式類似於現代的建築師,會繪製出投影圖、正立面、側立面、旋轉圖、等高線圖等大量圖紙,工程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提前設計完成; “樣式雷”的作品非常講究選址,並在建築設計上保證房屋冬暖夏涼,很多建築工藝就算拿到今天都很先進。

    “樣式雷”的家業傳了八代。第一代樣式雷叫雷發達,康熙二十二年被招募到北京參與皇宮的修建工程,因為技術精湛得到康熙皇帝賞賜的官職,“樣式雷”家族自此起家;第二代樣式雷叫雷金玉,主持設計了暢春園、圓明園工程,是“樣式雷”家族名聲最大的人,得到過當時還是太子的弘曆手書的匾額及金銀賞賜;第三代樣式雷叫雷聲徵,生活於乾隆盛世,參與香山、萬壽山、玉泉山、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這“三山五園”皇家工程的建設;第四代樣式雷叫雷家璽,歷經乾隆、嘉慶兩朝,寧壽宮、嘉慶陵寢工程、為乾隆八十大壽建造的亭臺樓閣、綺春園等工程都有他的身影;第五代樣式雷叫雷景修,主要活躍於咸豐時期,這時候大清已經江河日下,再加上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的燒殺搶掠,各種大型工程就少了,雷景修除了參與清西陵、慕東陵工程外,主要是將祖輩積累的各種圖紙歸檔儲存,使這些東西可以流傳後世;第六代樣式雷叫雷思起,設計營造咸豐清東陵定陵、重修圓明園、參與惠陵、盛京永陵、三海工程;第七代樣式雷叫雷廷昌,因為太平天國已經平定、洋務運動的發展,因此這時清朝又有錢了,迎來了又一次皇家工程建設高峰,雷廷昌設計營造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光緒帝的崇陵等項大型陵寢工程以及頤和園、西苑、慈禧太后六旬萬壽盛典工程;第八代樣式雷叫雷獻彩,他沒主持過大型工程的新建,主要就是對於祖輩過去工程的改建和修復工作。

    “樣式雷”的家業傳到雷獻彩之後就徹底沒落了。首先是辛亥革命後清王朝滅亡,雷家作為皇家御用設計師的鐵飯碗就砸了;其次雷家作為有一定地位和財富的家族,家裡人也沾染上了清末士紳的惡習“抽鴉片”,再多的家產也不夠揮霍的。清朝之後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各路軍閥混戰,沒有消停的時候,自然也不會有人興建什麼大工程,因此雷氏家族迅速敗落,為了餬口只能拋棄祖宗的手藝改行做別的工作,“樣式雷”的精湛技藝也就徹底失傳了。

    “樣式雷”的家業失敗了,但是老祖宗給留下了大量的圖紙、文件等收藏,這些東西非常受到追捧,因此家族後人大量變賣這些東西,部分流失到海外去了。後來在一些有識之士的努力下,1930年“樣式雷”後人將10卡車圖檔賣給了當時的北平圖書館,這才使得咱們在今天能夠看到這些珍貴文物。

  • 4 # 一點點歷史

    國內研究“樣式雷”第一任王其亨,天津大學建築系博士生導師,曾在他的著作中對於樣式雷有過詳盡的闡述,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著作,專業問題還是專業人士回答好,在這裡我只說一下“樣式雷”家族興衰以及家族傳人。

    什麼是“樣式雷”

    簡單來說,“樣式雷”是一個為皇家主持建築設計的家族的總稱,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起一直到清朝滅亡,家族成員始終擔任皇家建築的設計工作,因為清代的“皇家設計院”名為樣式房,所以雷氏一族也被稱為“樣式雷”。

    樣式雷的作品

    “樣式雷”家族可以說是侍候滿清一朝,早在清朝初年雷發達兄弟就來到北京從事皇家建築的修築工作,包括清代皇陵,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等都出自雷氏之手。

    據悉雷氏家族在建造設計之前都會按照1:100的比例預先做出模型,先行給宮內稽核,稽核通過後才開始動工建造,至今一些樣式雷製作的模型還儲存在故宮博物院內,由於製作精巧細緻,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建築非常有價值。

    “樣式雷”傳承

    雷發達,雷金玉,雷家璽,雷家瑋,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雷獻彩,分別是八代樣式雷的代表人物,據雷氏族譜記載雷廷昌是清朝樣式房的最後一代傳人。

    雷氏家族不僅是設計者,同時也是監工和材料供應商,因此雷氏一族在清朝可以說是顯赫一時,但是他們的命運也和滿清的興衰僅僅綁在了一起。

    清朝滅亡後雷氏家族也逐漸沒落,再也沒人從事建築工作,為了生活將很多圖檔變賣。

    直到今天雷氏家族的後人還有,但是早已不從事建築工作,他們家中大部分圖檔不是被毀就是上繳國家,只能從口口相傳中瞭解家族曾經的輝煌。

  • 5 # 歷史寶藏

    樣式雷是雷姓的一個以設計皇家建築聞名清代的一個大家族。中國古代的很多手工業技術,都是世代傳承的,這個雷家,就是這樣的一個搞土木建築的世家。

    清代的宮殿寢陵,都是有一些比較宏偉的建築,不像小家小戶的小房子,不需要什麼設計,這些大型的宮殿建築,需要很多工序,第一步就是設計圖紙。

    雷家的人,就是吃這碗飯的。

    首先根據皇家的需要,將建築在腦子裡先建好,然後畫成圖紙,進呈皇上。

    皇上又不是學測繪隊額,不一定能看懂圖紙啊,那怎麼辦?

    有辦法,做一個小模型唄。

    這絕對是高手。

    用秸稈、木頭等原料,將圖紙上的建築,透過一定的比例,縮微成小的模型展現出來,用草紙板熱壓成形,精細無比,巧奪天工,現在的樂高什麼的,在這些高度模擬的“燙樣”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了。工程怎麼開始,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多少數量,最終是個什麼樣的成品樣子,甚至不同工期的樣子,都會展現出來,以供御覽。

    從十七世紀末雷發達在康熙年間進宮,到第二代雷金玉因修建圓明園而執掌樣式房,一直到清末,雷家六代人在清宮樣式房擔任掌案要職,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北京故宮,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西陵等等,都有雷家設計建造的痕跡。

    這個家族,因此也被稱為“樣式雷”。

    “樣式雷”傳到第八代傳人雷獻彩之後,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傳承下去。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傳統帝王走向了歷史終點,大清滅亡後,也就沒有修建這種大型皇家園林的需求了。現在雷家還有後人,但是已經不做建築設計這一行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特曼格鬥進化3怎麼放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