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雪無邊雨

    演員入戲太深是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的,當然這種煩惱是真正的演員才有的,同時軋幾部劇的偶像們絕對不會有這種煩惱,畢竟一個表情演完所有戲的偶像們都不知道什麼叫入戲。

    廢話說完來說正題。陷入劇情的話,如果劇本身是Sunny溫曖的情況下,其實出不來對演員的影響也不大,就算有影響也是積極的影響。很多銀幕情侶現實生活中走到一起的,其實也算是入戲太深出不來的情況之一,誰又能說這種出不來不是好事呢?

    但是如果劇情屬於比較壓抑負面,特別是一些與心理疾病有關的,那問題就會比較嚴重。2002年哥哥張國榮出演了他人生最後一部電影《異度空間》,角色是一個有童年陰影的心理學家,卻醫者不能自醫。拍完電影之後張國榮一度抑鬱最終在2003年的愚人節離開了人世。

    2002年劉若英在電視劇《張愛玲傳奇》中出演張愛玲,5個月的時間裡一直沉迷在張愛玲的情緒中。由於入戲太深,劉若英晚上做夢會看到張愛玲,有時候甚至分不清自己是劉若英還是張愛玲,一度還產生過幻覺。拍完戲劉若英用了很長時間才從角色中出來。

    好的演員喜歡研究角色,很多時候都把自己代入角色去行動、思考,把自己當成演繹的人物。所以他們演出來的角色並不是劇本上的文字,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人物,鮮活得如同這個角色活過來一般,他們與角色相互成全,帶領著觀眾經歷角色的悲喜起落。

  • 2 # 明太娛

    在明星身上真的很容易發生入戲太深、深受角色影響的情況,因為想演好一部戲勢必要將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和角色融為一體,尤其是那些本身就細膩敏銳、感知力較強的演員,他們更容易陷在戲裡走不出來,張國榮和陳曉旭都屬於這樣的人,因此他們既令人敬佩,同時也讓人深感唏噓。

    除了因為太入戲而陷入痛苦、甚至因此抑鬱,更常見的是難以和角色抽離所以愛上了演對手戲的演員,劉詩詩和吳奇隆就是典型的例子,當時他倆拍完《步步驚心》後彼此生出情愫,但吳奇隆卻擔心兩人只是一時陷在戲裡走不出來,所以就跟刻意跟劉詩詩保持了距離,希望透過時間的沉澱來理清這份感情究竟是不是真的,直到兩年後他們再次合作時發現兩人之間依舊有感覺,所以才真正走到一起。

    有因戲生情的,當然也有因戲生“恨”的,比如在《人民的名義》裡,張凱麗和胡靜算是一對情敵了,在劇中育良書記因為愛上“小高”所以跟張凱麗離婚,還要在人前演戲做對假夫妻。

    張凱麗說自己拍這部戲時非常投入,每天都在琢磨角色的心理,讓自己完全融入進去,為了不讓自己出戲,哪怕劇組放假時她也不敢跟朋友一起出去聚會,生怕現實裡的生活會破壞自己的心境,她說“感覺跑了就很難再找回來”。

    這麼入戲的結果就是殺青之後很長時間,她看到胡靜之後心裡還是不舒服,老把她當成搶走自己丈夫的小妖精,甚至在採訪時提到“小高”這個角色,張凱麗眼睛裡還會含著淚。

    這就是優秀演員的可敬可愛之處了,至於有些只為了賺片酬、拍戲完全不走心的流量明星,他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什麼叫入戲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斯巴達三百勇士在溫泉關的戰役是如何影響世界格局的?他們為何戰鬥力如此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