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波不興矣
-
2 # 七零尾巴
無論是“錦衣衛”、“東廠”、”西廠”,或者是其他什麼廠,我們不妨把它視為是皇帝對於權力的平衡及勢力的制衡,但最終的失控也導致王朝的沒落。明代的宦官是人們不斷詬病的物件,宦官及領導的機構給明朝社會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也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們對社會的干擾體現在方方面面。
明朝的文官集團在歷史上非常出名,他們滿口忠孝禮義,擅長用各種先賢名言來約束皇帝的言行,一旦皇帝的意志和他們的意志發生衝突,許多文官往往會以罷工和死諫相要挾。由於文官所提出的建議總可以找到“高大上”的理由,所以皇帝在很多時候都不得不向文官集團妥協。這招對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這樣強勢而又勤政的皇帝沒什麼作用,但如果皇帝本身不具備太祖和成祖這樣的雄才偉略,那就只能憋屈一點向文官們讓步了。
為了對付文官集團,皇帝就開始重用太監,由太監去制約文官。太監因為沒有子嗣,他們唯一的依靠就是皇帝,所以太監的忠誠度比文官要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別看明朝那些太監權傾朝野,一旦他們讓皇帝覺得不自在了,皇帝一紙詔書,這些太監往往就是萬劫不復。這比處理關係盤根錯節的文官要簡單方便很多。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再加上存在時間很短的大內行廠在明朝合稱“廠衛”,他們說白了都是明朝皇帝的私人監察和特務機構,可以繞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個國家法定司法機關直接聽命於皇帝,並擁有全套的“偵察、逮捕、審問”等流程和職權。
錦衣衛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立,其最早的人馬就是朱元璋自己的親衛隊。下至平民、中至百官、上至皇親國戚,開國功臣他們都有權緝捕審問,並且繞過上文提到的司法部門,直接對朱元璋負責。按理說這本不太有必要,畢竟之前那些皇帝都沒人私人特務機構也都過來了,為什麼偏偏朱元璋要設定錦衣衛呢?
從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最喜歡的大兒子朱標坐穩太子之位,朱元璋隨即撤銷錦衣衛就可以一清二楚了,朱元璋設定錦衣衛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給朱家子孫服務。由於自己是農民起義出身,所以朱元璋坐江山是非常不穩的,他沒有士族背景,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背後沒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只有一批出生入死的兄弟。打仗親兄弟坐江山那可是分蛋糕的,怎麼樣才能把分蛋糕的一個個踢出去,那麼設立在屬於自己的特務機關就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錦衣衛由此誕生。
明成祖朱棣透過靖難奪得帝位,恢復錦衣衛來剷除建文朝遺臣也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但是在逐漸的使用中朱棣發現錦衣衛還不是非常好用,恰好自己當初靖難起義的時候許多宦官將領給予了自己非常大的幫助,於是他便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新的特務機關—東緝事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於之前京城出現“妖狐夜出”案,再加上妖道李子龍在京城活動,疑神疑鬼的明憲宗朱見深逐令自己的親信—太監汪直於東廠之外再設西廠,以勘查宮外的民生和百官動向。但是汪直卻藉此抓住機會,本來西廠應該只有勘查之責,他仗著自己能在朱見深前說上幾句話,把西廠變成了比東廠和錦衣衛還恐怖的機構,人人聞之變色。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之一:西廠
至於說為什麼皇帝要派太監去做監軍,讓外行指導內行,那也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比如明朝崇禎皇帝即位之初,曾下令撤去全國各地的監軍太監,讓那些身處戰場的總督、巡撫、總兵們可以自由發揮他們的軍事才能。可結果是什麼呢?各地瞞報、謊報軍情的事情不斷髮生,明明吃了大敗仗,但戰報上卻寫著大捷。崇禎皇帝在京城天天看到明軍大捷的喜訊,但全國各地的戰事卻愈演愈烈。後來崇禎帝發現了這個問題,才不得不再次派出了監軍太監,不過此時離明朝的覆滅已為時不遠了。
-
3 # 火雲雜談
首先明成祖朱棣透過靖難之役登基
其次明成祖朱棣設立了東廠,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立的,西廠是明憲宗朱見深設立的。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設立的原因類似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
回覆列表
首先說明錦衣衛是明太祖洪武年間創立的,而西廠是明憲宗成化年間創立的。朱棣登基後為了穩固皇位,在加強錦衣衛的同時增設東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