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語法結構淺析
名字用漢語語法來規範,大概有以下結構。
1~並列結構:並列結構在雙名中是最常見最簡單的形式,但這種名字因兩個字一般表達的意思屬於相同型別,所以有其侷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重名。
這種名字最普遍,相對來說不具備藝術性。
比如~單名的
李軍,李強,李勇,王紅,張龍,趙宇這種名字到處都是。。。。
雙名
李大雙
李小雙
李銀河
趙忠祥
張孝祥
李嘉誠
王美麗
李素美(素也可以做副詞~本來,向來,一貫如此,形容詞,本質)
馬忠勇
王富貴
賈平安
2~主謂結構:主謂結構的名字有以姓氏或名字中其它字為主語,再以其餘字為謂語作為對姓(主語)的說明、補充。
比如~馬超
張飛
林沖
楊過(改之)
胡適
雙名的有~
楊不悔
祖沖之
陳慶之
宋祖英
趙文卓
張國榮
李祖興
3~動賓結構:即是姓名的中間字和尾字,與姓氏連成一個短語,動賓結構的名字富有韻律,能很好的表達取名者志向、抱負,因此多為人們取名所用。
這種結構的姓名如果再用典,或者化用詩文典故,以及做一些藝術性的構造,一般可以達到姓名渾然一體,具有個性,詩詞韻味的獨特效果
當然,要達到這種效果,對姓氏要求也比較高。
比如~於(魚)成龍
嶽(月)滿樓
馬行空
江別鶴
餘(魚)化龍
辛棄疾
李慕白
葉知秋
田歸農
還有一種,姓氏本身就具有動詞特性,所取姓名一般很有個性。
比如~衛邊疆~賀勝利
當然,如果姓氏沒有特殊性,其藝術性就稍遜色。比如
~劉宗周
劉宗敏
張愛玲
陳戍國
馮敬堯
趙登禹
4~偏正結構:因為有個詞來修飾中心詞,所以能表達更多的意思,而且使結構顯得更生動,不僅如此,偏正結構的名字也特色鮮明。不過,如果要名字具有藝術效果,
對姓氏有一定要求,最好是副詞,形容詞。
比如~關山月
黃梅
黃梅雨
黃香
秋海棠
藍萍
雲龍
雲中鶴
江上青
江疏影
如果姓氏沒有特殊性,與名沒有特殊聯絡。這種情況下的偏正結構姓名,相對來說藝術性會差一點。
比如~
馮雲山
趙本山
張三丰
張紅梅
劉善人
這種名字比比皆是
5~助動詞結構:含有助動詞比如可、如、是、若、此類名字比如史可法,柳如是,馬如雲,秦可卿,李若彤
還有一種以,爾、汝、乃等人稱代詞+中心詞結構的名字。
比如趙爾巽,陳爾敏,陳乃昌,周汝昌,丁汝昌,陳乃釗。
6~中心字+襯字(虛字)
當然這種結構跟以上某些結構有重合,比如趙子龍,也是以人稱代詞子+中心詞結構的名字。
趙之京,之也可以是動詞,因此也是動賓結構短語的名字
之所以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這種用法習慣上被認為是某種特別用法。
比如趙雅芝(之)
薛之謙
王羲之
關漢卿
董卿
王實甫
張靈甫
備註一下,地名+生 也屬於這種結構
比如
王滬生
陳港生
李京生
以上六種結構涵蓋了大部分姓名,具有藝術性~姓名渾然一體的,也有介紹。
正文 乙 古今取名法概述
筆者對古今取名法,做了一個概述
一 一 簡單摹狀法
最早的記名法之一,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屬於這種。其特點是,名字沒有特殊的意象,也沒有託物言志之意。
一般名字為名詞,比如,李鐵,李鋼,李巖,王石之類。
還有一種名字並非是名詞,而是動詞,形容詞等等,比如祖詠,李詠等等。
簡單摹狀法還可以是兩個字,比如耶律大石 李詠歌 雖然多了一個字,但是其本質仍然是簡單的摹擬事物,形態等等,沒有形成特別的意象。
詳細劃分一下包括~
1、 樹木類:
楊 柳 楠 棟 桂 橘 梧桐 梅 ……等等
比如~孫楊 孫楠 林梧桐 吳梅
雙名的~孫小梅 王佳楠 夏金桂 ……
2、 花草類:
萍 花 芸 菊 蘭 蕙 ……
鞠萍 藍萍 張蘭 黃菊 李芸
雙名 :
3、動物類:(包括瑞獸)
燕 雁 馬 牛 麒麟 驥 驊 騮 鳳凰 駒 彪 布 ……
比如~呂布 林梧桐 馬驥 王鳳 林彪
~
雙名的:何家駒 郭麒麟 孫家驊 袁家騮 王燕燕
4、山川、天體、氣象、時空方位、地名,建築
比如,天 地 乾 坤 日 月 星 辰
北斗 長庚 南鬥 紫微 北宸 文曲
東西南北中
比如劉天 程乾 胡月 李星 王南 馬東
雙名的:程長庚 趙南星 陸西星 萬北宸
趙日天 孫大地
中國地各地名古今名稱~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晴、風、霜、雨、雪、霧、靄、虹、霓、霖……
比如:何晴 夏雨 韓雪 潘虹
雙名的:李霜霜 李若虹 王如雪……
五嶽 五鎮 四瀆 江河湖海
比如:嚴嵩 孫泰 劉恆 張華
雙名的:潘長江 範長江 嚴北溟
樓 亭 臺 榭 庵 閣 橋 廊 舫 館 軒 轅齋 欄 檻 廬 室 房……
以此命名的比如~~楊小樓 李亞樓 宋遠橋 殷梨亭 施耐庵 王度廬 特別是唐宋之後文人的字號,很多都用書齋名命之,比如~楊萬里號誠齋 梁啟超號飲冰室主人
5、器物類(包括五行類)
文化藝術體育類~書,筆,硯,墨,琴,瑟,笛,笙,簫,劍,弓,弢……
比如~~曾子墨,蔡琴,姚笛,陳劍,唐弢
玉,瑾,琳,瑝,衡,金,銀,鋼,鐵,銅
比如秋瑾 張衡 李鐵 郭金 陳琳
6、眼耳鼻舌身類
眼(眉)有關的,以及其所感受的
眉 紅黃藍綠等顏色
耳 聰 聞 聽
鼻 香 馥
舌 甜 苦 甘 旨
身 冷 暖 寒 炎 涼
7 情感類
好 美 佳 奇 爽 歡 樂 興 欣 愉 曼
這種名字十分常見,特別是80後。
比如劉歡 鄭爽 耿樂 陳好 郭美美 樊勝美 蔣欣
8 狀態程度類
高 大 全 豐 滿 多 少 有 無 缺 方 圓 壯 長 八斤 十斤 百萬
比如,趙高 武大 陳圓圓 萬方 王八斤 李百萬之類
沒有特別的內涵,只是一種代號而已。
二 化用法
化用,包括用典,意象借用,以及對古代詩文典故名句的熔裁。這種取名法可以說是一種文學創作。當然這種取名法對姓氏有比較高的要求。
意象法
意象取名,比如佩蘭,倚竹這種,不是簡單的摹物,而是具有一定意象的搭配。
特別是經過取名者的精心構造之後,能凸現意象的特質。
比如餘佩蘭~和王蘭,如果用單獨的蘭字~王蘭,凸現不出蘭的特殊意向。而佩蘭很容易聯想到楚辭離騷的蘭花香草的意象。~紉秋蘭以為佩。
所以這種意象法是再次創造。而不是簡單的拿來。
化用法,比如關山月
由於姓氏的特殊性,關可以聯想成邊塞關隘,比如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散關等等與古代邊塞詩意象重合的藝術形象。這樣為姓名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先決條件。
而關山月這句李白詩作題目,命名者只需信手拈來便可。化用取名與意象取名的不同之處在於,意象取名可以沒有嚴格限制相關詩句而化用取名必須從相關詩句中擇取。
此外齊邦媛 (臺灣女作家) 出自國風·鄘風·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雲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髮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揚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雖然毛詩説此詩乃是諷刺宣姜之美,不副其實。但是詩經文字之美,卻可以做另一番解讀~~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也就是說誠然!這個人兒,是美麗的好姑娘啊!
齊邦媛~雖然這首詩是說衛國宣姜,但是其本家是齊國。齊僖公之女,衛宣公夫人,因此齊姓配宣姜正好化用詩文典故,十分妥帖。
再看看 侯朝宗(明清之際文學家)
侯方域的名字~侯方域字朝宗。
何謂方域何謂朝宗?樓主也是費盡腦筋,查遍資料方才有解。
且看詩經~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
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
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
受命不殆 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 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 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
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 百祿是何
這首頌,是殷商後代宋國祭祀其祖先武丁~殷高宗的樂歌。
其中~~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
這兩句是說,天帝命令湯,征伐天下安定四方。
疆域達到四海,四邊小國來朝。
書.禹貢: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孔傳:甸服外之五百里。侯,候也,斥候而服事。
又,尚書.禹貢:江海朝於宗。
綜合來看,侯方域字朝宗,化用幾種文獻,表達的意思是,遠在侯服之外的四夷都來朝會於宗主國。
姓名結構是~主謂賓結構,表達意思十分完整自然!
江疏影 這個名字相對來說要遜色一些,問題就是江字的意象不夠清晰。因為疏影橫斜水清淺,指的是梅花的倒影在月光下的儀態。並非是倒影於水上。
其次江有波瀾壯闊之象,與疏影有點違和。如果設想名主姓梅~取名梅疏影。那就是化用取名的上品了
三 寄思言志
這是古今常用的一種取名法。
詳細劃分有~
1、崇慕古聖先賢(世界名人)取名法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而輝煌,歷代聖賢輩出,為後人所追慕,因此,受到敬仰、崇慕。古今以來,人們在取名時,也以聖賢的名字作為取名選字的一種依據,表達出對聖賢的崇慕與效法。
如選用華夏始祖,堯、唐、舜、虞、禹、湯、文、武等等。
以形成-----希文、、希孟、敬堯、紹唐、紹舜、紹虞、希孔、希孟、希聖、希賢
比如,陶希聖,馮敬堯,馮紹唐,這些民國名人
還有的因崇拜關羽的忠義,取名慕羽。
崇拜歷代文人墨客的 如李慕白。。。等等舉不勝舉。。。
2、五等爵位取名法
古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封建王朝所封貴族的等級,象徵尊貴的地位。古代人取名選用、公、侯、伯、子、男這種取名法,在另一種意義上表明瞭崇慕祖先之義。
比如馬相伯,鄧錫侯,周培公,周勳男。
這種取名法,在民國時期也常用。
3、崇尚倫理道德取名法
儒家文化對中國影響至深,一千多年來。姓名文化也深受其濡染,古人直至民國,取名時常選用德、德、敬、仁、義、禮、智、忠、孝、節、恕、、誠、實、誠實、行、恆。
這些字作為名字比比皆是,直到儒家文化已衰竭的今天,也能見到類似名字。
4、崇尚吉祥,如意取名法
取吉祥的字眼,化入名字,也是對後代美好的祝福,比如,吉,利,祥、瑞、嘉、興、壽、鶴、偉、安、平,和,昌,一抓一大把。今天看來這種取名法流於媚俗了。不太合乎當代人姓名文化的審美標準了。
比如陳獨秀的幾個兒子~~長子陳延年、次子陳喬年、三子陳松年、四子陳鶴年
即是用這種傳統吉祥字命名的
著名版本目錄,歷史學家~~黃永年
5、襯字(飾字)+雅字取名法
這種方法,之前在我拋開玄學談取名一文介紹過。雅字可以說是寄託美好寓意的字。
胡適之,雅字---適,襯字---之
祖沖之,雅字---衝,襯字---之
關漢卿,雅字----漢,襯字----卿
王實甫,雅字----實,襯字----甫
容祖兒,雅字-----祖,襯字----兒
也有變格---襯字在中間,雅字佔尾字
李之儀,襯字----之,雅字-----儀
趙子龍,襯字----子,雅字-----龍
四 音譯(簡單摹狀法的特例)
具有時代性,比如丁當,李喵,張咪。
音譯外國名的,如李約翰,王彼得,李湯姆,趙威廉之類。
此種命名法曾經風靡一時,但不久即被棄之不用。
姓名語法結構淺析
名字用漢語語法來規範,大概有以下結構。
1~並列結構:並列結構在雙名中是最常見最簡單的形式,但這種名字因兩個字一般表達的意思屬於相同型別,所以有其侷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重名。
這種名字最普遍,相對來說不具備藝術性。
比如~單名的
李軍,李強,李勇,王紅,張龍,趙宇這種名字到處都是。。。。
雙名
李大雙
李小雙
李銀河
趙忠祥
張孝祥
李嘉誠
王美麗
李素美(素也可以做副詞~本來,向來,一貫如此,形容詞,本質)
馬忠勇
王富貴
賈平安
2~主謂結構:主謂結構的名字有以姓氏或名字中其它字為主語,再以其餘字為謂語作為對姓(主語)的說明、補充。
比如~馬超
張飛
林沖
楊過(改之)
胡適
雙名的有~
楊不悔
祖沖之
陳慶之
宋祖英
趙文卓
張國榮
李祖興
3~動賓結構:即是姓名的中間字和尾字,與姓氏連成一個短語,動賓結構的名字富有韻律,能很好的表達取名者志向、抱負,因此多為人們取名所用。
這種結構的姓名如果再用典,或者化用詩文典故,以及做一些藝術性的構造,一般可以達到姓名渾然一體,具有個性,詩詞韻味的獨特效果
當然,要達到這種效果,對姓氏要求也比較高。
比如~於(魚)成龍
嶽(月)滿樓
馬行空
江別鶴
餘(魚)化龍
辛棄疾
李慕白
葉知秋
田歸農
還有一種,姓氏本身就具有動詞特性,所取姓名一般很有個性。
比如~衛邊疆~賀勝利
當然,如果姓氏沒有特殊性,其藝術性就稍遜色。比如
~劉宗周
劉宗敏
張愛玲
陳戍國
馮敬堯
趙登禹
4~偏正結構:因為有個詞來修飾中心詞,所以能表達更多的意思,而且使結構顯得更生動,不僅如此,偏正結構的名字也特色鮮明。不過,如果要名字具有藝術效果,
對姓氏有一定要求,最好是副詞,形容詞。
比如~關山月
黃梅
黃梅雨
黃香
秋海棠
藍萍
雲龍
雲中鶴
江上青
江疏影
如果姓氏沒有特殊性,與名沒有特殊聯絡。這種情況下的偏正結構姓名,相對來說藝術性會差一點。
比如~
馮雲山
趙本山
張三丰
張紅梅
劉善人
這種名字比比皆是
5~助動詞結構:含有助動詞比如可、如、是、若、此類名字比如史可法,柳如是,馬如雲,秦可卿,李若彤
還有一種以,爾、汝、乃等人稱代詞+中心詞結構的名字。
比如趙爾巽,陳爾敏,陳乃昌,周汝昌,丁汝昌,陳乃釗。
6~中心字+襯字(虛字)
當然這種結構跟以上某些結構有重合,比如趙子龍,也是以人稱代詞子+中心詞結構的名字。
趙之京,之也可以是動詞,因此也是動賓結構短語的名字
之所以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這種用法習慣上被認為是某種特別用法。
比如趙雅芝(之)
薛之謙
王羲之
關漢卿
董卿
王實甫
張靈甫
備註一下,地名+生 也屬於這種結構
比如
王滬生
陳港生
李京生
以上六種結構涵蓋了大部分姓名,具有藝術性~姓名渾然一體的,也有介紹。
正文 乙 古今取名法概述
筆者對古今取名法,做了一個概述
一 一 簡單摹狀法
最早的記名法之一,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屬於這種。其特點是,名字沒有特殊的意象,也沒有託物言志之意。
一般名字為名詞,比如,李鐵,李鋼,李巖,王石之類。
還有一種名字並非是名詞,而是動詞,形容詞等等,比如祖詠,李詠等等。
簡單摹狀法還可以是兩個字,比如耶律大石 李詠歌 雖然多了一個字,但是其本質仍然是簡單的摹擬事物,形態等等,沒有形成特別的意象。
詳細劃分一下包括~
1、 樹木類:
楊 柳 楠 棟 桂 橘 梧桐 梅 ……等等
比如~孫楊 孫楠 林梧桐 吳梅
雙名的~孫小梅 王佳楠 夏金桂 ……
2、 花草類:
萍 花 芸 菊 蘭 蕙 ……
鞠萍 藍萍 張蘭 黃菊 李芸
雙名 :
3、動物類:(包括瑞獸)
燕 雁 馬 牛 麒麟 驥 驊 騮 鳳凰 駒 彪 布 ……
比如~呂布 林梧桐 馬驥 王鳳 林彪
~
雙名的:何家駒 郭麒麟 孫家驊 袁家騮 王燕燕
4、山川、天體、氣象、時空方位、地名,建築
比如,天 地 乾 坤 日 月 星 辰
北斗 長庚 南鬥 紫微 北宸 文曲
東西南北中
比如劉天 程乾 胡月 李星 王南 馬東
雙名的:程長庚 趙南星 陸西星 萬北宸
趙日天 孫大地
中國地各地名古今名稱~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晴、風、霜、雨、雪、霧、靄、虹、霓、霖……
比如:何晴 夏雨 韓雪 潘虹
雙名的:李霜霜 李若虹 王如雪……
五嶽 五鎮 四瀆 江河湖海
比如:嚴嵩 孫泰 劉恆 張華
雙名的:潘長江 範長江 嚴北溟
樓 亭 臺 榭 庵 閣 橋 廊 舫 館 軒 轅齋 欄 檻 廬 室 房……
以此命名的比如~~楊小樓 李亞樓 宋遠橋 殷梨亭 施耐庵 王度廬 特別是唐宋之後文人的字號,很多都用書齋名命之,比如~楊萬里號誠齋 梁啟超號飲冰室主人
5、器物類(包括五行類)
文化藝術體育類~書,筆,硯,墨,琴,瑟,笛,笙,簫,劍,弓,弢……
比如~~曾子墨,蔡琴,姚笛,陳劍,唐弢
玉,瑾,琳,瑝,衡,金,銀,鋼,鐵,銅
比如秋瑾 張衡 李鐵 郭金 陳琳
6、眼耳鼻舌身類
眼(眉)有關的,以及其所感受的
眉 紅黃藍綠等顏色
耳 聰 聞 聽
鼻 香 馥
舌 甜 苦 甘 旨
身 冷 暖 寒 炎 涼
7 情感類
好 美 佳 奇 爽 歡 樂 興 欣 愉 曼
這種名字十分常見,特別是80後。
比如劉歡 鄭爽 耿樂 陳好 郭美美 樊勝美 蔣欣
8 狀態程度類
比如
高 大 全 豐 滿 多 少 有 無 缺 方 圓 壯 長 八斤 十斤 百萬
比如,趙高 武大 陳圓圓 萬方 王八斤 李百萬之類
沒有特別的內涵,只是一種代號而已。
二 化用法
化用,包括用典,意象借用,以及對古代詩文典故名句的熔裁。這種取名法可以說是一種文學創作。當然這種取名法對姓氏有比較高的要求。
意象法
意象取名,比如佩蘭,倚竹這種,不是簡單的摹物,而是具有一定意象的搭配。
特別是經過取名者的精心構造之後,能凸現意象的特質。
比如餘佩蘭~和王蘭,如果用單獨的蘭字~王蘭,凸現不出蘭的特殊意向。而佩蘭很容易聯想到楚辭離騷的蘭花香草的意象。~紉秋蘭以為佩。
所以這種意象法是再次創造。而不是簡單的拿來。
化用法,比如關山月
由於姓氏的特殊性,關可以聯想成邊塞關隘,比如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散關等等與古代邊塞詩意象重合的藝術形象。這樣為姓名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先決條件。
而關山月這句李白詩作題目,命名者只需信手拈來便可。化用取名與意象取名的不同之處在於,意象取名可以沒有嚴格限制相關詩句而化用取名必須從相關詩句中擇取。
此外齊邦媛 (臺灣女作家) 出自國風·鄘風·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雲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髮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揚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雖然毛詩説此詩乃是諷刺宣姜之美,不副其實。但是詩經文字之美,卻可以做另一番解讀~~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也就是說誠然!這個人兒,是美麗的好姑娘啊!
齊邦媛~雖然這首詩是說衛國宣姜,但是其本家是齊國。齊僖公之女,衛宣公夫人,因此齊姓配宣姜正好化用詩文典故,十分妥帖。
再看看 侯朝宗(明清之際文學家)
侯方域的名字~侯方域字朝宗。
何謂方域何謂朝宗?樓主也是費盡腦筋,查遍資料方才有解。
且看詩經~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
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
奄有九有 商之先後
受命不殆 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 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 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
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 百祿是何
這首頌,是殷商後代宋國祭祀其祖先武丁~殷高宗的樂歌。
其中~~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
這兩句是說,天帝命令湯,征伐天下安定四方。
疆域達到四海,四邊小國來朝。
書.禹貢: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孔傳:甸服外之五百里。侯,候也,斥候而服事。
又,尚書.禹貢:江海朝於宗。
綜合來看,侯方域字朝宗,化用幾種文獻,表達的意思是,遠在侯服之外的四夷都來朝會於宗主國。
姓名結構是~主謂賓結構,表達意思十分完整自然!
江疏影 這個名字相對來說要遜色一些,問題就是江字的意象不夠清晰。因為疏影橫斜水清淺,指的是梅花的倒影在月光下的儀態。並非是倒影於水上。
其次江有波瀾壯闊之象,與疏影有點違和。如果設想名主姓梅~取名梅疏影。那就是化用取名的上品了
三 寄思言志
這是古今常用的一種取名法。
詳細劃分有~
1、崇慕古聖先賢(世界名人)取名法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而輝煌,歷代聖賢輩出,為後人所追慕,因此,受到敬仰、崇慕。古今以來,人們在取名時,也以聖賢的名字作為取名選字的一種依據,表達出對聖賢的崇慕與效法。
如選用華夏始祖,堯、唐、舜、虞、禹、湯、文、武等等。
以形成-----希文、、希孟、敬堯、紹唐、紹舜、紹虞、希孔、希孟、希聖、希賢
比如,陶希聖,馮敬堯,馮紹唐,這些民國名人
還有的因崇拜關羽的忠義,取名慕羽。
崇拜歷代文人墨客的 如李慕白。。。等等舉不勝舉。。。
2、五等爵位取名法
古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封建王朝所封貴族的等級,象徵尊貴的地位。古代人取名選用、公、侯、伯、子、男這種取名法,在另一種意義上表明瞭崇慕祖先之義。
比如馬相伯,鄧錫侯,周培公,周勳男。
這種取名法,在民國時期也常用。
3、崇尚倫理道德取名法
儒家文化對中國影響至深,一千多年來。姓名文化也深受其濡染,古人直至民國,取名時常選用德、德、敬、仁、義、禮、智、忠、孝、節、恕、、誠、實、誠實、行、恆。
這些字作為名字比比皆是,直到儒家文化已衰竭的今天,也能見到類似名字。
4、崇尚吉祥,如意取名法
取吉祥的字眼,化入名字,也是對後代美好的祝福,比如,吉,利,祥、瑞、嘉、興、壽、鶴、偉、安、平,和,昌,一抓一大把。今天看來這種取名法流於媚俗了。不太合乎當代人姓名文化的審美標準了。
比如陳獨秀的幾個兒子~~長子陳延年、次子陳喬年、三子陳松年、四子陳鶴年
即是用這種傳統吉祥字命名的
著名版本目錄,歷史學家~~黃永年
5、襯字(飾字)+雅字取名法
這種方法,之前在我拋開玄學談取名一文介紹過。雅字可以說是寄託美好寓意的字。
胡適之,雅字---適,襯字---之
祖沖之,雅字---衝,襯字---之
關漢卿,雅字----漢,襯字----卿
王實甫,雅字----實,襯字----甫
容祖兒,雅字-----祖,襯字----兒
也有變格---襯字在中間,雅字佔尾字
比如
李之儀,襯字----之,雅字-----儀
趙子龍,襯字----子,雅字-----龍
四 音譯(簡單摹狀法的特例)
具有時代性,比如丁當,李喵,張咪。
音譯外國名的,如李約翰,王彼得,李湯姆,趙威廉之類。
此種命名法曾經風靡一時,但不久即被棄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