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矽釋出

    Paul Graham 早年的一篇文章,有點到這方面。

    他舉了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的例子,當年沃茲設計出來了第二代蘋果電腦,然後把這個設計給了惠普,然後惠普壓根沒看上沃茲的設計,因為沃茲用了電視代替顯示器,惠普覺得太low了,而當初沃茲用電視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資金不夠,不得不用電視。

    Paul 想表達什麼觀點呢?很多時候,很多偉大的創業者,開創了偉大的事業,他們很多人在偉大之前,就是 outsider,是邊緣人,比如沃茲,也可以叫外部人員,而大公司內的人,或者精英,就是內部人員,外部人員雖然受到了資金的限制,比如沃茲,不得不用便宜的替代品,但是這一點,其實正是進步的希望,便宜的東西才會傳播的快。

    反過來,精英或者人才很多時候受限於身份,不得不去做高大上的東西,就像偉大的建築師想做個小花園,但是沒辦法做,因為人們總是期待他們設計高大上的藝術博物館,或者 CBD 建築群,也許他們想做小的東西都做不了,別人會嘲笑的,就像惠普嘲笑沃茲的設計 low,可是外部人員沒有這些枷鎖,可以就做小東西,小東西雖然不起眼,但是也許會是非常好的東西,非常有個性。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沒有枷鎖的著眼於某個小的細分領域,也許早期會受到資金等限制,但是這種限制的力量往往也會成就一家創業公司。

  • 2 # 聽說你要買房

    這個問題有點像,為什麼這個世界都是“懶人”改變的一樣。因為窮、因為懶、因為沒有資源(被邊緣化),他們願意珍惜手中擁有的,絞盡腦汁實現成效最大化,但能做成的為什麼是少數?

    因為肯努力到拼天賦的是少數,絕大部分人都只是用勤勞的假象,掩蓋自己不動腦的實質。

    所以創業,永遠不是拼勤奮、拼資源、拼人脈,就可以成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日本車原來不使用渦輪增壓,根本原因是做不出來好的渦輪增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