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不是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孫權權術高明?
19
回覆列表
  • 1 # 大飛熊騎士

    東吳是出現過權臣的,比如把東吳搞得徹底衰弱的“二孫亂政”時期,也就是孫峻和孫綝主政時期。但是,這是孫權去世之後的事了,終孫權一代,是沒有出現諸葛亮,司馬懿這樣大權獨攬,甚至威脅君位的權臣的。當然,這裡有孫權用人高明的手段,也有東吳戰略環境客觀形成的。比如說,東吳赫赫有名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個人正好代表東吳四個時代的重要時期,他們又在這四個時期發揮出了不同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東吳為何沒有出現權臣,看看他們就知道了。

    首先是周瑜,他是東吳“創一代”孫策最親密和最重要的戰友,為草創的東吳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而且,周瑜不但軍事韜晦不俗,作戰一樣勇猛,參考周瑜和孫策的江夏之戰;所以,孫策臨終前叮囑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的遺言,後來的赤壁之戰,江陵之戰,都是在周瑜主導下取得的勝利。可以說,要不是周瑜,剛上位不久的孫權,就得在曹操大軍的威脅下消亡。所以,最有資格成為“權臣”的,就是周瑜了。而且,要不是周瑜早故,“二分天下”的策略又成功的話,蜀地,江陵又都在上游,周瑜的權力將蓋過孫權。屆時,除非周瑜自動削權,否則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權臣”。當然,孫權也不是沒有防範,一手提拔了魯肅以及派程普為右都督,相當於給周瑜分權。

    周瑜去世後,魯肅的地位和權力就大了許多了,此時赤壁之戰已經打完,東吳一邊和蜀漢維持戰略聯盟關係抵抗強大的曹操,一邊和蜀漢在荊州的領土分配上博弈。只是,魯肅是溫和派,東吳的上游又被劉備陣營所制約,這不可能出現“權臣”的情況。魯肅不久去世,呂蒙接任,為孫權北伐南討,立下不少功勞,最後又一手策劃了偷襲荊州,為東吳爭回了長江上游,除去了心頭大患關羽,照道理不早死也有機會成為權臣。但是,赤壁之戰後,東吳已經不像早期那樣擁有不斷有“北土南遷”計程車人,所以本土集團勢力越來越大,甚至呂蒙制定發展戰略都要顧及本土勢力,於是有了偷襲荊州的謀劃。

    呂蒙去世後,陸遜上位,此時東吳的人才結構基本被本土集團壟斷,形成了“顧陸朱張”四大家族。再加上陸遜偷襲荊州負責清除外圍,夷陵之戰打敗劉備的功勞,陸遜自然成為四大都督中最有可能是“權臣”的一個。特別是孫權和陸遜蜜月期,孫權不僅讓陸遜駐守另外一個政治軍事中心武昌,並刻了自己的大印讓陸遜方便行事,甚至孫權的兒子包括太子也交給陸遜輔佐管教等等。不過,等孫權反應過來,就開始打擊本土集團了,先是進行“選官改革”,後設置“檢校中書”監察百官,但是後來失敗告終。所以,在這種高壓下,即便陸遜權力再大,也要戰戰兢兢。

    孫權晚年昏聵後,這種打壓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演越烈,四大家族幾乎都被孫權收拾了,就連陸遜也不能倖免,最後活活氣死,讓人唏噓不已。所以,終孫權一代,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出現權臣,反倒因為孫權的打壓,去世後連續出現諸葛恪,孫峻,孫綝的專政,東吳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毀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有沒有不錯的遮陽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