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司徒煜文
-
2 # 歷史春秋網
《三國演義》這樣介紹:“於是隨請孔明,同議起兵西行。孔明曰:‘荊州重地,必須分兵守之。’玄德曰:“吾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荊州。’孔明應允。”也就是說,劉備入川,是跟諸葛亮商量來的,有守荊州的,有入川作戰的。兵分兩路。至於為什麼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這就考驗劉備的用人之道了。總之兩人只能帶一個。劉備是以識人用人著稱的,這從他看馬謖、用魏延已經證明。從劉備帶龐統入川看來,劉備是比較看重龐統的軍事才能的。這與陳壽評價諸葛亮不謀而合。陳壽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 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劉備其實看重的是諸葛亮的治理才能,而領兵打仗,還是龐統強一點。至少在劉備心裡,是這樣認為的。龐統擅奇謀,諸葛依穩重。龐統是周瑜型別的前線指揮官,諸葛是荀彧型別的王佐型人才,而且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吳國,他跟魯肅關係較為融洽,綜合考慮,留諸葛亮守荊州,帶龐統入川。
反過來說,對於防守荊州來說孔明強於龐統,有三點,其一:曹操赤壁大敗,孔明名聲在外,留在荊州對曹孫兩方都有震懾作用,有利於荊州防守;其二:在龐士元輔佐劉備之前,孔明已經在軍中建立威信,將士們也相對會更聽命於孔明,有利於荊州將帥一心,全力防守;其三:龐統剛剛加入,劉備也打算重用他,正好藉此平定西川之事讓龐統建立威信,也好日後制衡孔明,以成帝王的平衡之術。所以劉備帶龐統入川真是老謀深算,不愧為一代帝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