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圳衛視軍情直播間

    首先來看反艦導彈是什麼,反艦導彈是指以攻擊水面船隻為主要目的而研發、使用的導彈;其它也能夠對船隻發生破壞的導彈不包含在這個類別當中。

    而現實中導彈的導引是有很多種方式的其中紅外導引的特點是視場小,抗干擾能力一般,有效距離近,但是紅外導引具有精度高,系統簡單的優點。而雷達導引則具有視場大,抗干擾能力強,有效距離很遠,精度相對低,能主動能被動,系統相對複雜。兩種導引方式各有優缺點,不存在誰好誰壞。

    在海面上戰艦的體積巨大,紅外訊號並不像地面武器或空中的戰機一樣龐大。因此反艦導彈大多數都是以雷達導引。比如採用雷達導引頭的“魚叉”反艦導彈,命中率高達90%。

    目前各國反艦導彈的發展方向是末端複合制導,例如中國生產的“鷹擊”62空射反艦導彈就擁有雷達/紅外/電視等多種制導手段。臺灣生產“雄風”2則採用紅外成像尋的+主動雷達雙模導制,你看打個漁船都可以。俄羅斯的反艦導彈制導方式則是主/被動雷達系統;據說DF-21D也採用末端複合制導,採用技術也相應更加多樣、高階。

    現代反艦導彈一般在飛行末端自主制導,在飛行中段則依靠發射平臺或資料鏈中其他偵查平臺的資訊修正路線以及慣性制導,較為先進的甚至可以在中段重新規劃路線,對最終命中目標以及反攔截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 2 # 紫龍防務觀察

    說實話,紅外導彈還真談不上廉價、抗干擾能力強。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導彈這種高科技武器裡面想找物美價廉的可不容易。以現在的行情看,抗干擾能力強並且廉價的只有炮彈了。並且紅外製導的模式還是很容易被幹擾的,基本上自身使用都有條件要求。目前高效能的抗干擾的紅外彈都是採用高效能的成像頭,價格十分昂貴。

    回到反艦導彈為什麼不用紅外模式?很簡單,需求是第一位的。反艦導彈是攻擊軍艦用的,軍艦表面什麼位置有紅外反射呢?難道是煙囪?由於軍艦在水上運動,相對來說自身熱源與周圍環境差別不大。而反艦導彈需要在相對遠的距離,至少是幾公里或者十幾公里的位置,雷達開機尋找目標。相對來說,軍艦體積龐大,方便雷達搜尋;如果使用紅外製導,在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以外發現軍艦的熱源,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是在寒冷的水域作戰,軍艦艦表溫度較低,紅外引導必然大大受限,精度和可靠性不佳。

    比較起來,紅外製導模式針對的物件應該是熱源清晰明顯的,如飛機、導彈尾焰等,具有和外界差異較大的熱源特徵;而雷達制導往往是針對外型區別較大,雷達回波特徵明顯的目標。如此比較起來,反艦導彈使用雷達制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軍艦體型巨大,想要把軍艦隱身起來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 3 # 小可愛老九

    反艦導彈的目標都是大型目標,雷達截面比較大,一般很難用箔條幹擾誘餌干擾雷達制導的導彈,而紅外導彈則很容易被幹擾,因為它看不見目標大小,誘餌很容易引開導彈,在加上軍艦的溫度比飛機發動機低得多還有噴霧降溫措施,所以不用紅外導引。

  • 4 # 江波64466859

    反艦導彈的制導方式很多,但現在的反艦導彈,均不再採用單一的制導方式攻擊目標。進入新世紀後,複合制導成為主流。如雷達制導、紅外製導、鐳射制導和電視成像方式的融合,大大提高了發現和鎖定目標的機率,抗干擾能力更強,攻擊目標精度更高。所以,再來討論不存在的單一制導方式的反艦導彈間優劣問題,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 5 # 薩沙

    其實就是一句話,距離問題。

    紅外引導有萬般好處,但探測和鎖定距離太近,一般只有幾公里。美國最牛逼的超級紅外引導導彈,距離也只有30公里。它只能適合近距離導彈,比如近距離空空導彈、單兵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等等。

    既然是反艦導彈,敵人肯定距離至少幾十海里以外。

    導彈進入末端制導期間,都需要自身的引導頭進行鎖定。

    紅外引導探測距離太近,不能勝任。

    相反雷達引導的距離很遠,足以完成這個任務。

    但其實一些反艦導彈也是具備紅外引導頭的,和雷達引導一同存在。這主要是如果存在雷達干擾情況,就迅速切換為紅外引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的組織適用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