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曦夜語

    何為“武戲文唱”?

    張伯駒答:“文,就是書文戲文,也就是一齣戲的戲理。唱戲唱的是文和理,武戲也一樣,光賣武功不行。看練武上天橋,上戲園子為的是聽戲。”

    “武戲文唱”有兩種理解:

    第一種:“武戲文唱”,應該是楊(小樓)派武生的特點,也是所有當今武生演員都在追求的最高表演境界。京劇“武戲文唱”,就是指武戲演出,要有故事性,有唱唸臺詞和氣氛烘托。

    “武戲文唱”是說,演武戲的時候不能一直打到底,要有唱詞,表情,武戲必須有故事性,講究人物的刻畫,在唱、念、做、打各方面都注意,而不僅僅是在武打技巧上下功夫。

    所以說雖然行當是武生,演的是武戲,但是同樣是刻畫人物,因此同樣需要借鑑文戲中人物刻畫的表演手法。這是京劇和雜技區分的原因。

    京劇《三英戰呂布》,先是劉關張跟呂布對話(文戲),再是武打。

    2.也有把“武戲文唱”理解為透過暗示或念唱代替武打。

    “武戲文唱”被報紙引申為透過談判結束武力衝突。

  • 2 # 姚宇時代頻道

    武戲還是那個“武”,戲才是膽。無論文武沒了戲還怎麼演?大鬧天竺只剩下鬧還能看嗎?西遊降魔只有降魔,把西遊給丟了!因此所謂“文”並非文戲之意,以“戲”為核無論文武,皆成好戲!

    觀點來自太極道!

  • 3 # 塞上沽人

    武戲文唱是起源於楊小樓的。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楊的歲數已經很大了,武生又是極耗體力的表演藝術。為了生活,楊必須還得登臺,於是就將繁重的武戲,精簡一下,利用唱腔程式來簡化。武戲文唱也算是對京劇的改革一大貢獻。使楊派藝術更有欣賞性。

  • 4 # 夕顏哆啦A

     京劇研究者馬明捷向張伯駒請教,所謂"武戲文唱"當如何理解。 張伯駒答:"文,就是書文戲文,也就是一齣戲的戲理。唱戲唱的是文和理,武戲也一樣,光賣武功不行。看練武上天橋,上戲園子為的是聽戲。" 我如今就怕看武戲,太鬧騰,太顯擺。比如演員翻起跟頭來,就是為了讓你看他翻得多高、翻得多快、翻得多多,並不問個戲理,真如同天橋的武把式,實在沒意思。

    京劇中有“武戲文唱”和“文戲武唱”兩說。“武戲文唱”是說,演武戲的時候不能一直打到底,要有唱詞,表情,武戲必須有故事性,這是京劇和雜技區分的原因。京劇《三英戰呂布》,先是劉關張跟呂布對話(文戲),再是武打。

    亦有把“武戲文唱”理解為透過暗示或念唱代替武打。“文戲武唱”說唱文戲一樣要有肢體動作和動感演出。很多文戲都有翻跟斗點綴,這就是“文戲武唱”。“武戲文唱”被報紙引申為透過談判結束武力衝突。

    京劇“武戲文唱”,就是指武戲演出,要有故事性,有唱唸臺詞和氣氛烘托。

  • 5 # 王暉wedding

    這個問題專業性極強,前面幾位朋友回答得很專業。本人,以自己幼時聽戲、短期學戲,以及家庭薰陶,談個人對兩位京劇文武老生藝術的淺顯理解。

    李萬春、李少春二位老先生都是藝術造詣極高的武生,以猴戲稱絕。李少春先生在武戲基礎上也注重老生唱腔的發展和研究、嘗試。除猴戲外,他的文武老生更精彩,如,《野豬林》林沖,除塑造人物的必要武戲,又在抒發人物內心的大段唱腔中,把林沖塑造得內心外在豐致飽滿,內柔外剛。押解途中“高撥子”,透過唱做,把身懷絕藝但含冤忍辱的抑鬱、隱忍表現得淋漓盡致;荒村沽酒時的英雄壯志難酬,壓抑悲愴卻又對未來施展拳腳報一線希望。是武戲文唱的典型表現。《漢宮驚魂》(打金磚)中劉秀,在前一折“二十八星宿歸天”後,李少春先生與姚期的大段唱腔。表現得英雄末路,剛柔相濟!所以,李少春先生是工於武生自成一家的文武全才。

    個人認為,武戲文唱也不必矯情,隨人物個性和情節確定,透過這種手法刻畫得人物立體豐滿,才是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肖戰、李沁主演的《狼殿下》突然開播,肖戰真的要復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