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公元755年,是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冬天,身兼大唐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節度使的安祿山正式舉起了反叛的大旗,三鎮20萬雄師霎時間從衛國戍邊的勇士變身為反叛國家的先鋒,兩個月之內便從長城腳下直抵潼關之外。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將“河朔胡化”作為安史之亂爆發的主要原因,那麼,真正的原因是如此嗎? 安史之亂示意圖

    胡將疑雲

    “河朔胡化”說法的來源是主要是從兩位叛軍將領的族屬說起,史載安祿山是“營州雜胡”,而史思明亦是“寧夷州突厥”。因為特殊的胡人身份,他們兩人在自己的地盤上不斷地與周邊的契丹、突厥等胡人相互勾連,最終形成了自成一體的軍事體系,使他們駐守的燕代之地成為了脫離中央管轄的獨立王國。這種說法看似順理成章,但是綜合大唐將領的民族屬性的整體來看則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當時駐守北方邊地的唐軍大將幾乎全是胡人,鎮守河西隴右的將領為西突厥族的哥舒翰,鎮守朔方一代的為中亞昭武族的安思順,這兩人非但沒有擁兵作亂,而且在安史之亂中率軍積極抵抗叛軍。由此可知,所謂將領的胡人身份並不是造成反叛的必然原因。 影視劇中的安祿山 哥舒翰

    “胡化”與募兵

    “河朔胡化”這一觀點重要是認為當時的燕代地區胡人數量眾多,胡漢雜處導致傳統華夏文化產生了倒推。唐代史料中多次提及這些地區“尚征戰而不崇文教”,“胡漢雜處”,但是這些現象在漢代的邊疆地區也廣泛存在。西漢的六郡“良家子”正是這種現象的典型代表。換個角度看,即使是在同一時代,唐朝的首都長安城也是有大量胡人聚居,甚至大多數漢人崇尚胡服與胡食。所以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安史之亂的爆發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化問題,其唐朝社會內部結構的崩解才是癥結所在。曾經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大唐府兵失去了作為自耕農的經濟基礎,唐代的核心軍事力量被以“長征健兒”為代表的募兵所取代。忠於將領而非國家的軍事力量最終摧毀了帝國的根基。 唐人的胡服 唐代府兵參考文獻:《關於隋唐史研究中的一個理論問題》,《歷史研究》

  • 2 # 威1986235

    但凡造反便是政治失衡,(必須是政權國土內,具有國家政治影響力的地方)安史之亂是有軍事誘因的,安祿山經常洗掠邊彊,是有民族矛盾的原因,而且自五胡亂華以後到明朝建都北京,北方才真正是國土,明以前漢以後,北方漢族是最少的 ,南方才漢族精華所在

  • 3 # 歷史哨聲

    河北的胡化是客觀事實,但不是安市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對突厥投降內附的安置

    高句麗國被滅後高句麗人的內遷

    武則天時和契丹,奚的戰爭

    玄宗時和渤海國的戰爭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唐朝安祿山和楊國忠政治內鬥失敗後為生存不得不起兵。

  • 4 # 劉三解

    安史之亂的爆發有直接的誘因,也有制度化的遠因,這之中,胡化恰恰是結果,而非原因。

    具體來說,河朔地區,其實就是河北地區,在唐朝爭取劃分來說,屬於河北道,而河北道的地理環境,在唐朝時與今天是完全不同的。

    河北道,在唐朝時實際上是兩塊互相懸隔的地理區域,在今天雄安新區這一條線,也就是河北省中部地區,當時從太行山到大海之間,有一大片的湖泊和沼澤,這些水系,一直到北宋初年仍舊存在,成為宋遼的天然邊界線,直到北宋末年,這些水系才逐漸乾涸,成為隨意出入的旱地。

    在唐代,河北道北部以幽州、易州為中心,經濟並不發達,甚至部分地區處於半耕半牧的狀態,唐朝又在幽州北面設定了一系列的羈縻州,安置投附的遊牧部落,所以,這個區域的胡化是比較嚴重的,是從南北朝以來的傳統繼承。

    而河北道南部,魏州、洺州、相州等地,都是發達的農業區域,整個河北道的戶口在天寶極盛時接近全國的1/3,是當時全國最富庶的區域。

    而後來長期割據和有百年不聞聲教的河朔三鎮,只有一鎮在幽州,另外兩鎮在河北道南部,即魏博節度使和成德節度使。

    上面是元和十五年的河北五鎮,其中幽州、魏博、恆冀,是長期割據的三家,滄景、易定、邢洺則是廢置變化,很長時間是被朝廷控制的半獨立勢力。

    這個大區域,才是胡化的指向客體。

    說回安史之亂,直接的誘因是信任安祿山的唐玄宗老邁,楊國忠執政,不斷上告安祿山謀反,安祿山本身的計劃是等唐玄宗死後再反,結果不斷受到楊國忠的逼迫,就迅速舉起了反旗。

    而制度性的遠因,則在於唐代的節度使制度實施後,為了減輕財政的負擔,允許藩鎮兼任轉運使,將各個集中的財富中心或者說後勤總基地的錢帛物資供應給邊軍。

    由於唐朝統治的疆域極大,政治中心在長安、洛陽,對於河北的管轄,其實是鞭長莫及,所以,西部的後勤、財富中心在長安,而東部的中心就在河北道。唐代殷亮《顏魯公形狀》記載:

    國家舊制,江淮郡租布儲於清河,以備北軍費用,為日久矣,相傳為天下北庫。

    清河郡就是貝州,還在冀州的南面,這裡是北軍的後勤總基地。

    換句話說,河北的藩鎮只要佔領河北道,其實就有了天下1/3,進則足以進取,退則足以自保,而安祿山有雄兵20萬,佔天下軍隊總數的1/3(邊鎮49萬+中央軍12萬),沒有野心不是很奇怪的事兒嗎?

    所以,即便不是安祿山這個胡人,誰擁有這麼強的力量,最終也會走上謀反之路。

    而安史之亂後叛將們被安置在河朔地區,才導致了這個區域100多年的胡化程序,而不是反過來,在開元天寶年間,河北道大部分地區可不是胡化的,而是漢人高門大族的樂園。

  • 5 # 桃花石雜談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由於河朔地區的胡化嗎?應該說有一定這方面的因素,但要加上一個定語,就是有著虔誠宗教信仰的胡人,因為除了民族因素,宗教因素也是安史之亂爆發乃至對中國造成如此之大破壞的重要原因。安史兩人是什麼人?

    關於安史兩人的背景,其實古史裡記載並不是特別清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史官,很多對來自中原以外的異族本來就分的不太清楚,所以記錄的時候經常就簡簡單單地說是“胡人”或者“雜胡”。比如安祿山這個人,史書上最詳細的記載是說他曾經對哥舒翰說過:

    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女。爾父是突厥,母是胡,與公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乎?

    就是安祿山和哥舒翰套近乎,說我爸爸是胡人,我媽是突厥人,你爸爸是突厥人,你媽是胡人,咱倆這種族差不多,咋能不近乎呢?所以安祿山被稱為“雜胡”,也就是混血胡人。史思明史書裡也記載他是雜胡,但這個胡人到底是什麼人,古史裡就語焉不詳了。

    現代人描繪的安祿山

    根據近代以來各路歷史學家的考證,安祿山的父親應該是中亞粟特人。得出這個結論有幾個理由,首先是安祿山的名字。安祿山的本名叫軋犖(yà luò)山,安祿山這個名字是後來做官之後,為適應漢人名字的習慣,把名字的第一個字省略掉,加上漢姓形成的。而軋犖山這個名字,就是典型的粟特名字,意為“光明”。

    一款遊戲裡的安祿山形象,跟他實際的形象可能很接近

    而安祿山的出生地柳城則正是唐朝前期,遷居到中原的粟特人的聚居地。安史之亂叛軍中的大量將領,在史書中都被稱為“營州柳城胡”,比如史思明和李懷仙等人,其實也都是粟特人的後代。而史思明這個人本名窣(sū)幹,後來唐玄宗給他改名思明,其實窣幹這個詞,在粟特語裡也是“發光”的意思,所以他是也粟特後裔無疑。

    為什麼粟特人這個身份如此重要?

    粟特人是發源於中亞的一個民族,其實也就是中國古籍裡的昭武九姓。他們是一個世代經商的民族,在歷史上始終是到處遊走行商,因此廣泛分佈於從東亞到西亞的許多國家。

    唐朝滅亡突厥之後,原本聚居在突厥境內的粟特人大量遷入中原,在中原許多地區都形成了他們聚居區,而安史等人出身的營州和柳城等地,也就是今天遼寧省的遼陽和朝陽等地,正是粟特人的聚居區之一。

    但石頭君這裡並不是要重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老調,因為唐朝遷入境內的異族有無數,而粟特人其實並不是人數特別多的。而且安史之亂期間,包括哥舒翰在內大量也是異族的將領也曾為唐朝盡忠殉國,所以其實安史之亂最重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所謂的胡化,而是在民族之外,另有一層隱藏的原因。

    古代壁畫裡描述粟特人向中原人傳播拜火教的情景

    石頭君如此大費筆墨強調安史等人的粟特身份,其實是要說明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源和其破壞力如此之大的原因。因為粟特人和其它唐朝時期的“胡人”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他們信仰一種發源於古波斯的一神宗教,叫祅教或者拜火教。這種宗教崇拜一個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阿胡拉·馬茲達,認為他是光明的象徵。因此崇拜光明是這個教信徒的一個重要特點,而這也正是安祿山和史思明都以“光明”作為自己名字的原因。安祿山的母親就是一個拜火教的神職人員,所以給他取名光明。而且安祿山做官之後,曾經對許多人都說過自己出生時的各種異象,比如自己出生時紅光普照等等,都是拜火教教義裡聖人降世的那一套東西。

    拜火教崇拜的造物主

    而《新唐書·安祿山》傳裡更是說安祿山經常:

    引見諸賈,陳犧牲,女巫鼓舞於前以自神

    也就是說他經常和許多胡商一些準備各種祭品,和女巫一起舉辦一種宗教儀式。而前面已經說到了,粟特人是個世代經商的民族,所以所謂的胡商,其實就是同為拜火教信徒的粟特人,他們舉辦的儀式就是拜火教的宗教儀式,漢人不明究裡,有時就籠統地把他們祭祀的神叫成“胡天”,但其實他們祭祀的就是拜火教的造物主,而安祿山和他母親一樣也是一個拜火教的高階神職人員。

    拜火教的標誌

    正是這種宗教信仰,使安祿山周圍聚焦起了一大批粟特和其它民族的拜火教信徒,而這些人,也成為了安祿山反叛中的核心將領和軍隊成員。也正是因為這種宗教信仰的存在,使粟特人遷居中原之後,長時間都沒能像其它民族那樣漢化,漸漸融入周圍漢族之中。而是以這種極具組織性的宗教為紐帶,長期在中原保持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和信仰,最終也是在宗教領袖的蠱惑下,抱團反叛。同時,因為粟特人的這種宗教特點,也使安史之亂染上了宗教戰爭特有的那種瘋狂特性,這恐怕也是安史之亂破壞力如此之大,使唐朝人口損失過半的原因之一。

  • 6 # Caesar919

    胡化是什麼導致的?一是內地的人口縮減,出現了大量的真空地帶,那麼塞外的胡人自然就會進入!二是內地的朝廷要打仗,而內地的百姓是沒有能力作為軍隊打仗的,當時的中原朝廷,就只能內遷塞外的胡人來為他們當兵打仗!而內遷胡人越來越多,自然就形成了所謂的胡化。

    所以胡化是什麼?胡化是內地的經濟人口軍事政治全面凋敝的結果,它不是原因。

    而安史之亂的爆發地蘆龍范陽地區恰恰屬於這樣的情況!那些地方屬於邊塞地區,在當時也不太適合耕田,漢民是不太願意去那種地方的,所以那些地方人口稀少,土地廣闊,胡人自然就會內附,而當時的朝廷,從唐太宗開始到唐玄宗不斷的征戰,而隨著府兵瓦解,內地的漢民已經不可能再為朝廷衝鋒陷陣了,因為那樣計程車兵和送死的肉盾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從太宗開始到玄宗一直招募塞外的蠻族,進入中原來給他們當兵打仗!唐太宗前期唐國的軍事輝煌確實基本上依靠內地的府兵,但是從太宗後期開始府兵就已經不行了,基本上是依靠招募塞外的蠻族為他們作戰,其實就是僱傭兵!

    在太宗後期到唐玄宗的前期,內附的胡人還基本上沒有什麼自己的政治意識,只是像他們在塞外一樣當僱傭兵,接受別人的錢財,替別人打仗!可是隨著他們與內地的政治勢力的接觸,發現內地不但政治腐敗,軍事力量也非常孱弱,自然就不想在當僱傭兵拿著那些非常少的錢替唐國打仗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唐國這片土地太好征服了,唐國的軍隊在他們面前沒有戰鬥力可言,只是一些耗費軍餉的廢物!

    所以安史之亂那是遲早會爆發的!

  • 7 # 使用者67724358697

    當然不是。

    康熙8歲登基,內有鰲拜未死,三藩未平,臺灣未收,天地會反清復明,外有蒙古西藏新疆葛爾丹,沙俄彼得大帝尼布楚北侵,你自己說小康熙如何統一大中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的各種傷害之間是怎麼換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