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賢在江湖
-
2 # 釣神
眾所周知,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
浮漂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明白,
在這裡暫且拋開浮漂的存放與保養。
作為一名釣魚人,
讀懂自己的浮漂是必要的(包括一漂打天下)
而現實中很多人卻忽略了浮漂的重要性,
只是單純的將它視為在釣魚中傳導訊號的工具,
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環節,
所以下面就浮漂的分類與選擇簡單的介紹一下
浮漂整體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漂腳、漂身、漂尾
首先在材質上比較常見的有:
蘆葦、孔雀羽、巴爾沙木、奈米等等
其次我們又把浮漂分成軟尾和硬尾
硬尾與軟尾的區別主要在於漂尾是否實心
硬尾:
即實心尾,漂尾是實心的,不可換。
一般是由玻璃纖維樹脂製作漂尾
大多數硬尾漂的漂尾都很長,示標的目數也很多
其特性是漂訊動作大,極其靈敏,具有放大訊號的作用
軟尾:
即空心漂尾,漂尾是空心的,可更換。
孔雀羽材質漂身,碳素漂腳。
這類浮漂自重輕,浮力大,漂身軟。比較典型的示標為七目。
軟尾漂能產生一定的向上回覆力。
這是軟尾漂區別於硬尾漂的主要特徵
而在漂型上的分類就更加複雜:
1、短身短腳短尾:
水皮漂,釣邊,釣水面(浮釣)
侷限性比較大,只適合黑坑溜邊釣,
或者休閒淺水釣小魚
2、短身短腳長尾:
翻身快到位慢,較靈敏
主要用於生口、釣浮或者打行程,
多用於釣快魚,
若魚密度高導致上浮,也可用來釣翻身
3、短腳長身長尾:
翻身快,頓感強,穩定性好,
假口少是其特點,是一款非常經典的浮漂
此漂是適合魚情最廣的一款浮漂,
也非常容易掌握,因此新手可以藉此一漂打天下
4、短腳長身短尾:
此款漂的特性和短腳長身長尾有點類似
只是翻身略比短腳長身長尾慢,更適合釣底,
同時也非常適合新手
5、長腳短身長尾:
目前最流行的漂型,
主要代表是棗核漂,
翻身慢到位慢,但非常靈敏
主要釣行程,適合釣滑魚和開口小的魚
對於黑坑魚密度大導致上浮的情況
以及養殖魚有抬頭接餌的特性,此漂是絕對的利器
6、長腳長身短尾:
翻身慢,到位快,
不易亂魚層,適合底釣,
適合密度大魚口大的魚情
7、長腳長身長尾:
穩定性好,抗風浪能力強
適合深水做釣,以及釣大魚混養
以上只是對浮漂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是希望大家對於浮漂可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至於在實際中的運用,如區域(黑坑、休閒、競技);
魚情(魚體大小,開口狀況);
天氣等等都對浮漂的選擇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一一向大家講解
釣魚人,從浮漂開始改變
-
3 # 魚不開口咋整
浮漂有很多種,立式浮漂便是其中一。由於臺釣釣法引入中國,立式漂的應用更見大眾化。具體如何選擇,則是釣友根椐垂釣水域環境,如深度,魚個體大小,水流情況,等等而定。
立式漂由漂腳,漂身,漂尾三部分構成。漂腳一般由碳素,或竹,木,等製成。漂身大多選用巴爾沙木,蘆葦,孔雀翎等不同材料製成。漂尾即示目,塗有多種顏色通常稱為目數。漂目有實心與空心之分。漂身的作用致力於浮力的穩定及與線組的匹配平衡。而漂腳則是固定浮漂,有竹腳碳腳,玻璃鋼等。
由於立式浮漂各項指數不同,那麼就有了不同分類,有吃鉛量較大的深水漂,有釣淺水的淺水漂,有釣截口行程漂,有頓口漂等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當然形狀也是各異,長短大小不盡相同。具體如何分類,綜上所言,可分為釣底,與釣浮。根椐漂身大小,吃鉛量大小,示目長度形狀。依據作釣環境,釣法,根椐物件魚和釣組進行選擇。合適的,才是實用的,才是最好的。
回覆列表
浮漂的分類
標尾:實心尾,苗子比重大於水,訊號幅度大,苗子長,下降快,適合釣中上層及底層輕口等;實心尾,苗子浮力,降訊平穩,穩定性好,時候釣底層輕口、滑魚等;
標身:身長翻身慢,身短翻身快,身長穩定。身短靈敏。
標腳:腳長翻身慢,短則快。利用腳短翻身快是有限度的,釣快魚要配合短標身。
長腳長身長尾、長腳長身短尾、長腳短身長尾、短腳長身長尾、短腳長身短尾、短腳短身長尾、短腳短身短尾
三類標(從用途上分)
一、 行程標:最大特點體型在長尾上,常見11-15目20cm長
二、底釣標:特點是在長身、短尾、短腳。經典的孔雀羽7目就是。翻身到釣目,動作簡潔、乾脆。
三、浮釣標:最大特點標身短。
浮釣的浮漂語言
一、 浮漂站立超時。正常站立比如3秒,4秒了還沒開始站立。
二、 浮漂站立不在正常的位置,比如應該立於8目,而站在了9目。
三、 浮漂下沉時間超時,站立後比如應該3秒開始下沉,而到了4秒還不見下沉。
四、 浮漂站立後有輕微抖動。
五、 浮漂下沉過程突然加速。
六、 浮漂下沉過程突然停頓。
七、 浮漂下沉過程不下反而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