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怛邏斯之戰,歷史書中記載比較少,有意無意忽略了這段史實,因為這場戰爭比起其他戰場對歷史的走向的影響,還是太低了點。但是對西域來說,這場戰爭的結果,決定了該地的人文發展走向。

    751年,唐朝安西都護府四鎮精兵2萬,盟軍有拔漢那和葛邏祿1萬,在高仙芝的帶領下,與中亞剛剛興起的阿拉伯倭瑪亞王朝的數萬騎兵,在中亞的怛邏斯,發生了一場旨在爭奪西域控制權的爭霸戰爭。

    戰爭結果,因為最後關頭,在軍陣背後的葛邏祿軍隊陣前倒戈,唐軍陣勢被攻破,最終失敗。殘軍退至蔥嶺,西域諸國望風而降阿拉伯,唐朝軍事勢力後退1000公里。

    葛邏祿人,是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在新疆阿爾泰山南北一帶生活,一共有三個姓,首領叫葉護,史書稱之為三姓葉護。其民彪勇好戰,在歷史上,與各大強權都發生過聯絡。

    唐朝是天可汗國家,所以,對周邊遊牧部落有徵發他們作戰打仗的權利,他們的首領也需要經過唐朝中央的冊封才會有公信力,所以怛邏斯唐軍陣營一方會有拔汗那和葛邏祿人。拔汗那是今天的河中地區的一個遊牧部落,在費爾幹納盆地。葛邏祿人在今天的伊犁河谷一帶,緊挨著怛邏斯,算是主場作戰,所以安西大都護高仙芝以大唐天子的名義徵發了他們隨軍作戰,而且對他們的作戰實力不夠信任,還給排到了軍陣後方。

    葛邏祿人背叛唐軍的動機是是什麼?一般看來,高仙芝在西域諸國不修德政,逞大國霸權,尤其是石國屠城,出爾反爾,讓唐朝政府的公信力打了折扣,很多西域部族惴惴不安。在作戰中,阿拉伯人很好的利用了這點,策反了葛邏祿人。

    戰爭結束後,葛邏祿人獲得了很大發展,佔據了河中地區,伊犁河谷一帶等中亞地區,與蒙古高原的回紇直接接壤。789年,葛邏祿人聯合吐蕃軍隊,擊敗了回紇軍隊,一度取得西北地區霸權,佔據了楚河流域的西突厥故地,眼看另一個突厥版的遊牧帝國就要建立起來了。

    可是沒有多久,回鶻人開始經略西域,在現在的中亞鹹海一帶擊敗了葛邏祿人與吐蕃人的聯軍。此時,西北及西域的局勢是,以天山為界。

    北方是西遷的回紇人建立的回鶻汗國。

    西北是匈奴舊部黠戛斯。

    西南是葛邏祿人。

    南方是吐蕃人。

    正西方是阿拉伯人。

    唐朝的勢力已經收縮至敦煌一帶了。

    840年,回鶻因為內亂與天災亡國,15部西遷,與葛邏祿人開始融合。

    10世紀,在葛邏祿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個盛極一時的喀喇汗王朝,葛邏祿人在這個國家中享有特權。

    12世紀時,西遼的耶律大石征服周邊國家,在葛邏祿這裡失敗了,最後透過政治壓力,讓喀喇汗王朝成為了西遼的附屬國。

    1163年,葛邏祿人爆發了起義,但是被西遼擊敗,葛邏祿人在中亞的勢力從此衰落。

    蒙古人興起後,葛邏祿人改稱哈喇魯,逐漸融入烏茲別克人,維吾爾人等民族中。

    留在阿富汗的葛邏祿人,是現在阿富汗的主流民族普什圖人的祖先,小說,放風箏的人,裡的少爺,就是普什圖人。

    小民族在西域,都是域外大國的附庸,即使叛變了唐朝,葛邏祿人也沒有獲得太大的發展,一路遇到了吐蕃,阿拉伯,回鶻,喀喇汗,塞爾柱,西遼,蒙古,直到民族再也消失不見。

  • 2 # 阿德是好孩子

    這不過是淹沒在歷史裡的小事,被易中天誇大了,我查過記錄,最早追溯近代發現敦煌文獻。只不過是想說明伊斯蘭文明與中國的接觸,輸贏也不能說明什麼。至於,僱傭軍,這就好比非洲戰亂,他們的政府也不會記錄替他們打仗勝利的僱傭軍歷史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蘭花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