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衛報》25日報道,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建議,如果國家議會繼續否決與歐盟的協議,就必須再次舉行公投,決定英國是否退出歐盟。有可能再次舉行公投嗎?
7
回覆列表
  • 1 # 無酒不言

    烏合之眾難有做為,再次公投可能性已不大,英國早不是以前的日不落帝國,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一心做歐盟的主導者卻力不從心,可也不想淪為平庸之輩,現在的英國已不復當年何去何從英華人自己都茫然了。

  • 2 # 英國英鳥

    雖然再次公投的提議是由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建議的,但支援這麼幹的英國政治勢力遠不止他一個。倫敦市長的這番表態,不僅是代表他個人立場,也是眼下英國脫歐程序不順的一個體現,此時發表這一言論,時機選擇也是經過考慮的。

    另一位呼籲舉行二次公投的重要人物是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他稱到底脫歐與否需要做出“最終決定”。

    而最大反對派工黨黨魁科爾賓一直都力挺留歐,工黨在政治傾向上明顯偏左,而自特蕾莎·梅以首相身份上臺後,保守黨率領的政府啟動脫歐談判,工黨就一直在設定障礙。

    例如,工黨對之前“脫歐白皮書”中的“廢除法案”進行了一系列抨擊與駁回,遏制了脫歐的原定程序。

    工黨議員保羅·弗林此前提議,要向人民徵集意見,是否做“第二次考慮”,他認為距離上次公投過去一年多,民眾已經更為冷靜,此時的想法不會像第一次那樣衝動。

    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已經公開予以反駁,稱二次公投“絕無可能”。

    從目前看,工黨、倫敦、曼城斯特等大城市的意見偏向留歐。而傾向脫歐的保守黨內部意見也不一致,並且導致特蕾莎·梅位置不穩,好不容易啟動了脫歐程序,但談判仍然非常艱難。

    雖然英國政府與歐盟間的談判多少有一點成果,但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一小段,並且在談判中英國政府處於劣勢,一再退讓妥協,英國即便脫歐成功,經濟上也將付出巨大代價,這都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

    歐盟方面對英國的態度一直強硬,談判前連發警告,並在談判中完全處於強勢地位,歐盟其實並不稀罕英國的分手費,他們更希望英國能夠改變主意。

    歐洲議會主席Donald Tusk在本週二表示,在2019年英國脫歐時間表程序結束前,歐盟與英國要確保達成協議,而至於結果怎樣,完全取決於英國——達成理想協議、未達成、或者不脫歐。

    從各方面輿論來看,似乎二次公投的聲音越來越高,但真的付諸實際希望不大,本來第一次公投的發起就有些考慮不成熟,最終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經過前一次折騰後,政府對公投與否會更加慎重,而不是一時衝動或政治賭博。

    並且,這樣做風險也很大,一旦二次公投真的舉行並推翻了之前的結果,那會讓政府信譽掃地,本來就非常混亂的英國政治格局面臨新一輪洗牌,更嚴重的是,整個社會與民眾有可能陷入分裂,激化矛盾。前保守黨領袖、曾任英國外交大臣的威廉·黑格警告稱,以否定第一次公投結果為目的而舉行二次公投,將讓英國充滿矛盾。

    綜上,在二次公投風險巨大的情況下,英國政府不太會貿然走出這一步。而現在多方呼籲公投的聲音,有相當一部分成分是政壇留歐派及工黨對唐寧街10號的施壓,透過煽動二次公投,激起留歐意向的民眾對保守黨的不滿,併為自己爭取更有利的地位。

  • 3 # 孫興傑

    對英國來說,脫歐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美好,尤其是現在的脫歐談判已經到了僵局,談了好幾個月,基本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而歐盟領導人和英國領導人還是在打嘴仗。在脫歐談判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想挽留特蕾莎·梅,但是梅比較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脫就是脫了。所以從政治上來說,再搞一次公投,明顯就是要留在歐盟,那麼對現任政府來說,無疑是自己打臉。即便是再搞一次公投,也要有相關的法案,議會現在其實沒有主流政黨,保守黨在提前舉行的大選中丟掉了主導地位。對特蕾莎·梅來說,再度舉行公投無疑就是自我毀滅。除非梅下臺,否則再次公投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倫敦市長提出來要再搞一次公投,非常合乎情理,因為去年公投的時候,倫敦就是主要的留歐派的大本營。倫敦是國際性大都市,脫歐無疑會對倫敦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威脅。就像布隆伯格說的,脫歐這種事情其實是很傻的,也是自我毀滅。不過他絲毫沒有減少對倫敦的喜歡,他說不管倫敦和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會怎樣,倫敦的語言、時區、人才、基礎設定以及文化都會讓它一直是世界之都。我們對倫敦的未來很看好,我們也準備成為其中一部分。倫敦的“民意”改變不了英國的民意,現在的民意調查顯示,留歐和脫歐的基本相差無幾,再搞一次,結果未知。當然,再搞一次,只能加深英國的分裂,一個國家經不起這麼這麼一次次的公投顛簸。

  • 4 # 學者張蓓

    簡單回答,如果仍是保守黨政府執政,脫歐沒有回頭路;如果英國再次提前大選,再次公投就有可能。

    首先講一下,Sadiq Khan是大倫敦的市長、工黨籍。在脫歐公投中,大倫敦旗幟鮮明地支援留在歐盟,而工黨要員中有不少是支援留在歐盟的。所以倫敦市長說第二次公投,代表大倫敦聲音,也不與工黨主流衝突。

    再看下英國主要政黨對脫歐的立場。執政保守黨,正在推動退出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的硬脫歐計劃;工黨在野黨,反對硬脫歐、具體主張保持戰略模糊;自民黨主張對英歐談判完成後再次公投;蘇格蘭民族黨,反對硬脫歐,主張保留單一市場地位。但是目前工黨“就業優先”口號以及對過渡期的主張均表明在大選的背景下可能接受留在單一市場的“軟脫歐”方案,甚至接受自民黨提議,同意二次公投。蘇格蘭民族黨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接受二次公投。

    6月大選後,保守黨在北愛爾蘭民主聯盟黨的支援下勉強維持議會多數。但為完成脫歐的國內程式,保守黨政府需要透過議會重重關卡。在未來的一年多時間裡,英歐最終協議需議會表決,與脫歐配套的《大廢除法案》、《移民法》、《貿易法》等國內立法也需在議會透過。考慮保守黨下院處境及“硬脫歐”方案爭議,議會順利透過挑戰很大。

    假想一下,一旦相關立法和脫歐協議在議會受阻,政府輸掉不信任案,舉行提前大選,保守黨落敗(鑑於目前的形勢,這個可能性不小),迎來一個由蘇格蘭民族黨支援的工黨政府,脫歐就將出現相當大的變數。雖然這個情況出現,需要滿足一系列的前提假設,但不是沒有可能。畢竟第一次公投脫歐這麼黑天鵝的事情都發生了,靜待脫歐大劇迎來最高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判斷寶寶氣管是否吸入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