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海墨韻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正月十五大似年,是指該節所帶來的氣氛並不亞於春節,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唱大戲、扭秧歌、觀花燈、猜燈迷、燃爆竹等活動輪番登場,濃濃的甜甜的年味在此時得以充分體現。

    元宵節作為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傳續已久,這期間民俗文化活動形式與內容的豐富多采也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就其時間長短有記載說,漢代為一天,唐代為三天,宋代達五天,明代則是自初八點燈至正月十七。又有一說,從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正月十五才正式作為民俗節日而存在。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由此漢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以後,中國古代春節習俗逐步變化為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進入春節,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吃過湯圓或餃子(北方還要上墳拜祖),才算正式過完大年。

    因元宵節與春節、小年相接相近相連,這一期間熱鬧非凡,白晝為市人潮湧動,夜間燃燈燃爆竹,頗為壯觀,特別是那多彩的燈火和歌舞戲劇,更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達到高潮。

    元宵節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真正的動力是因為民眾可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舒展感情,增強鄉情友情,表達對先祖的尊崇、家庭的和美、豐收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願望。

  • 2 # 語留人

    月半大似年也就是正月十五跟過年似的,過年的程式,從正月十五這天再來一遍,祭祖、磕頭、放炮、吃團圓飯等等吧,通通再來一遍,而且南方更重視這個,相對來說,過年的習俗,南方本身就比北方多很多,講究也更多,畢竟少數民族確實更多一些。

    原因,我認為很多,重點為以下幾點。

    1、還有句俗語,叫“沒出正月都是年”,在北方更流行。尤其古代,過年能吃的更好、更自在、更幸福,大家都不願這喜慶的日子過去,所以到了正月十五,得再熱鬧熱鬧,算是給“年”做個小總結。就跟您上班放年假似的,總覺得太快,最後兩天還得趁機玩一玩。

    2、這跟人們對元宵節,也就是上元節的重視程度有關係,眾所周知,元宵節的來歷與“諸呂之亂”有點關係,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舞獅子等等吧,好不熱鬧。人們也就趁著這個節再爽一把,所以都特種是這個日子。

    3、一般情況下,出正前後,差不多也都開始幹農活了,辛勤的農民伯伯們,又該開始一年的勞作了,所以啊,工作之前,也得找機會再熱鬧熱鬧,上元節在時間上也是個很好的日子。

    4、民俗都是多年傳下來的,元宵節這麼好的日子,又符合人們的作息時間,熱鬧熱鬧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一直延續至今。

  • 3 # 黃土情愫

    華燈似火歌聲越,扶老攜幼渡佳節。枯樹不徹開百花,花枝高於樓頭月。

    十五,亦有元宵節,元夕節,上元節,小年之稱,是繼年之後第一大節,大多地方都有大年小過,小年大過之俗。中國是農業大國,始終沿襲著小農經濟的模式,沿襲著以孝為道,以勤為榮,以和為貴的文化導向,開創了幾千年的文明社會。四季更替,生長化收藏,一年也就到頭了,這時錢糧入庫,牛羊入欄,人們慶祝豐收,祈天祭祖,一家子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年過了,意尤未盡,初五,初六接著過,一直到十五,年過了,節盡了,人們的興頭也就達到了頂點,該吃的吃了,該樂的樂了,哦!該收拾農具,餵飽牛馬,實施新一年的規劃了。所以,每到十五,人們就會盡情地一樂。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就不斷地添加了許多的興趣愛好,延續著華夏悠久的文明史:張華燈,放焰火,猜燈謎,舞龍獅,踩高橋,扭秧歌……勝不勝數,把自己興奮的心情表達的淋淋盡致——這就是華夏民族,龍的傳人的節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卡姆剃刀理論是科學嗎,或者說奧卡姆剃刀理論能不能用來明確地判定一個理論是對的還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