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hàn bá),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詩·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孔穎達疏:“《神異經》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石靈《捕蝗者》:“本來大家商議要刨旱魃,後來袁大爹著人來叫抬龍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說文》:“魃,旱鬼也。”《詩經》孔疏引《神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子不語》卷一《旱魃》裡描寫為:“猱形披髮,一足行”。袁枚《續子不語》又說:“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卷七:“近世所云旱魃,則皆殭屍,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杜甫《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值得一提的是,“魃”多與“旱”組合,極少單用。即使單用,還是“魃”不離“旱”。
民間傳說宋真宗時,旱魃作怪,竭鹽池之水。真宗求助於張天師,天師就派關羽去降伏。關羽苦戰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為“義勇武安王”。這一天恰好是農曆五月十三日,後民間便多於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並把這天稱為雨節。且以為是日必雨,所謂“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則求之關帝必驗。
道教中也有記載,旱魃出世,方圓百里之地盡皆滴水無存。
《山海經》原文:“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
風伯
《山海經》所記雨神稱應龍。與雨神對應的是旱神,稱女魃。應龍和女魃還被引入黃帝與蚩尤之戰中,足見此話已開始歷史化。旱魃神話對後世創作影響頗大,如《
神異經
中國幅員遼闊,自古以來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古時人們將許多自然現象歸之於鬼神的支配,如干旱,就認為是“旱魃”作怪。
旱魃的傳說起源很早,如《詩經》裡就有“旱魃為虐,如惔如焚”的詩句。古代神話《山海經·大荒北經》中上說:當年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使狂風暴雨大作。黃帝則請來女魃,使風消雨止,打敗蚩尤,並將蚩尤殺死。後來女魃沒法再回到天上,就在地上住下來。她所居之處,常年無雨。這女魃就是旱魃。
漢代以後,有關旱魃的傳說越來越多,旱魃的“形象”也各不相同。
有的把旱魃說成是一隻怪獸,如漢代的《神異經》中就說魃“長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並說魃出現的地方必有大旱。若能捉住這隻怪獸並將其投入廁所,旱災就會消除。
也有的把旱魃說成婦女生出的妖怪,如宋人朱彧在《萍州可談》中說,民間傳說有的婦人能生下像鬼一樣的妖怪,如果不捉住它就會飛走,這就是旱魃。因此,要消除旱災,首先就要嚴懲生了妖怪的婦女。嚴懲的方法是將認定生了妖怪的婦女捉住,押到神壇上曝曬,據說這樣就能求下雨來。有的地方是向婦女身上潑水,如有一年中原地區大旱,有人造謠說某家的婦女生了旱魃,眾人便將這名婦女揪出來,一起向她身上潑水,謂之“澆旱魃”。
還有的將死者的骨骸當作旱魃,如漢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說,求雨時須“取死人骨埋之”。傳說東漢河南尹周暢為解除旱情,將洛陽城邊一萬多具客死者的骨骸妥善埋葬,結果如願得雨。約至明代,屍骨也便成了旱魃。
明清時期,以殭屍為旱魃的觀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乾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冢,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雖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風,但直至清代,此風在民間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樁”進而發展為焚燒屍骨。這種習俗也見於外國,如俄羅斯有些地區的農民,一旦遇到旱災,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屍體,將其沉入最近的沼澤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殘其肢體的行為,以此來求得雨水。
旱魃(hàn bá),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詩·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孔穎達疏:“《神異經》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石靈《捕蝗者》:“本來大家商議要刨旱魃,後來袁大爹著人來叫抬龍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說文》:“魃,旱鬼也。”《詩經》孔疏引《神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子不語》卷一《旱魃》裡描寫為:“猱形披髮,一足行”。袁枚《續子不語》又說:“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卷七:“近世所云旱魃,則皆殭屍,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杜甫《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值得一提的是,“魃”多與“旱”組合,極少單用。即使單用,還是“魃”不離“旱”。
民間傳說宋真宗時,旱魃作怪,竭鹽池之水。真宗求助於張天師,天師就派關羽去降伏。關羽苦戰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為“義勇武安王”。這一天恰好是農曆五月十三日,後民間便多於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並把這天稱為雨節。且以為是日必雨,所謂“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則求之關帝必驗。
道教中也有記載,旱魃出世,方圓百里之地盡皆滴水無存。
《山海經》原文:“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
風伯
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覆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山海經》所記雨神稱應龍。與雨神對應的是旱神,稱女魃。應龍和女魃還被引入黃帝與蚩尤之戰中,足見此話已開始歷史化。旱魃神話對後世創作影響頗大,如《
神異經
·南荒經》雲:“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所之國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眾中,遇之者投著廁中乃死,旱災消。” 《山海經》裡最慘烈動人的故事,是黃帝與蚩尤大戰。書中《大荒北經》等多處記載:蚩尤經過長期準備,製造了大量兵器,糾集眾多精靈,向黃帝發起攻擊。黃帝派應龍到冀州之野去抗擊他。應龍是長著翅膀的飛龍,發動滔天洪水圍困蚩尤。蚩尤請來風伯、雨師,應龍的軍隊迷失在漫天風雨之中。黃帝聽說雷澤裡有雷神,長著人頭龍身,雷神的座騎夔牛,經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發出驚天動地的雷聲,就殺了無辜的夔牛,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來,震破蚩尤的悽風苦雨。黃帝又派了天女魃參戰。魃身穿青衣,頭上無發,能發出極強的光和熱。她來到陣前施展神力,風雨迷霧頓時消散,黃帝終於擒殺了蚩尤。應龍和魃建立了奇勳,但也喪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應龍留在人間的南方,從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從此北方多幹旱,她無論走到哪裡,都被人們詛咒驅逐,稱為“旱魃”。中國幅員遼闊,自古以來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古時人們將許多自然現象歸之於鬼神的支配,如干旱,就認為是“旱魃”作怪。
旱魃的傳說起源很早,如《詩經》裡就有“旱魃為虐,如惔如焚”的詩句。古代神話《山海經·大荒北經》中上說:當年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使狂風暴雨大作。黃帝則請來女魃,使風消雨止,打敗蚩尤,並將蚩尤殺死。後來女魃沒法再回到天上,就在地上住下來。她所居之處,常年無雨。這女魃就是旱魃。
漢代以後,有關旱魃的傳說越來越多,旱魃的“形象”也各不相同。
有的把旱魃說成是一隻怪獸,如漢代的《神異經》中就說魃“長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並說魃出現的地方必有大旱。若能捉住這隻怪獸並將其投入廁所,旱災就會消除。
也有的把旱魃說成婦女生出的妖怪,如宋人朱彧在《萍州可談》中說,民間傳說有的婦人能生下像鬼一樣的妖怪,如果不捉住它就會飛走,這就是旱魃。因此,要消除旱災,首先就要嚴懲生了妖怪的婦女。嚴懲的方法是將認定生了妖怪的婦女捉住,押到神壇上曝曬,據說這樣就能求下雨來。有的地方是向婦女身上潑水,如有一年中原地區大旱,有人造謠說某家的婦女生了旱魃,眾人便將這名婦女揪出來,一起向她身上潑水,謂之“澆旱魃”。
還有的將死者的骨骸當作旱魃,如漢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說,求雨時須“取死人骨埋之”。傳說東漢河南尹周暢為解除旱情,將洛陽城邊一萬多具客死者的骨骸妥善埋葬,結果如願得雨。約至明代,屍骨也便成了旱魃。
明清時期,以殭屍為旱魃的觀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乾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冢,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雖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風,但直至清代,此風在民間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樁”進而發展為焚燒屍骨。這種習俗也見於外國,如俄羅斯有些地區的農民,一旦遇到旱災,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屍體,將其沉入最近的沼澤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殘其肢體的行為,以此來求得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