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靜觀教育

    蘄春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蘄春人物彬彬”,“英傑代興”。宋代有參與纂輯《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巨型類書的文學巨擘吳淑;明代有偉大的中醫藥學家李時珍,著名戰將康茂才;清代有著名文學家顧景星、陳詩,首創中國海運的陳鑾;近代有辛亥革命先驅詹大悲、田桐,訓詁學家、“章黃學派”創始人黃侃,“一二·九”運動組織者、華北抗日聯軍司令董毓華,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胡風等。

    在官方網站中介紹,二十世紀以來,秉文衡、掌科苑、主講壇者遍及五洲,據不完全統計,到2012年,蘄春籍教授、副教授人數達到4300多位(縣博物館統計資料),遍佈海內外,故有“教授縣”美譽。其中蘄州東長街走出教授博士126位,有“博士街”之稱。赤東鎮範鋪村堪稱“教授縣”裡的“教授村”,110多位專家、教授出自同一個村。縣教育部門現已核實,北京大學有蘄春籍教授15人,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各有蘄春籍教授50人,全國大學100強中有蘄春籍教授260人。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相當於院士)3人;長江學者1人;外籍院士1人;香港特別行政區資深院士1人、院士1人;有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31人。湖北省的蘄春縣與江西省的臨川縣、江蘇省的宜興市,並稱為“中國三大人才之鄉”。

    長江學者是駱清銘,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蘄春籍的鄭華喜還獲得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也就是外籍院士。

    在香港,蘄春籍的黃恆學獲中國管理科學院資深院士(香港),獲香港國際畫院院士還有一位蘄春人,是劉文星。

    從上述資訊可以看出,如果從廣義的院士概念來看,蘄春是有院士的。但人們通常認為,院士指的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樣看來,蘄春暫時還沒有院士。

  • 2 # 金鏟子

    很遺憾,蘄春縣從來沒有出過院士

    我是蘄春縣的。

    蘄春縣,雖然出過很多教授,但是很遺憾,蘄春縣從來沒有出過院士,一名也沒有。

    有人提到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相當於院士)3人,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汪敬虞。

    三位教授,都是蘄春學者中的佼佼者,值得我們蘄春人尊敬和學習。

    胡風的兒子張曉山,不是院士

    張曉山,是胡風(張光人)的大兒子。已經從社科院農村所退休了。

    胡風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北京工作、生活。

    社科院的學部委員,是相當於院士。但是畢竟不是。

    院士,是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的特有的榮譽稱號(當然實際利益也是槓槓的)。

    張曉山教授

    汪敬虞已經去世,不是院士,汪同三是汪敬虞的兒子,也不是院士

    汪同三,生於江蘇南京,在北京長大。只是祖籍,是蘄春的。(不會說蘄春話,一句也不會說。)

    汪敬虞、汪同三,都是很著名的經濟學家。在社科院,做到了頂級的榮譽稱號—學部委員。但是,不是院士。

    汪敬虞教授

    汪同三教授

    蘄春縣最有可能的第一個院士:華科副校長駱清銘

    武漢工程大學副校長田輝玉,實際上跟年輕,今年54歲,但是從事的是社科領域,哲學方面的,幾乎不可能拿院士。

    華科的駱清銘副校長,做的是非常前沿的科技,光電子,腦科學等等,拿院士的機率,還是很大的,也是華科搞研究的一面旗幟。

    198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技術物理系紅外技術專業。中共黨員,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首批),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生物醫學光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生物醫學光子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駱清銘教授

    中國的院士競爭,即是學術、科研的角力,也是各種利益團體的較量。華科,作為國內前十名左右的學校,尤其是工科實力強勁,每年院士的數量比不上北大清華等學校,但是搶院士,比一般的學校還是機率高很多。就是分果子排排坐的話,過幾年十幾年,輪也輪到駱清銘教授了。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最終落選了。)

    關鍵是,現在的院士,和過去不一樣的,過去是終身制,現在是能上能下,到了年齡是要強制退休的。新人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艦世界》衣阿華怎麼玩?遠了打不中,近了暴斃,把把都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