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欣寶貝兒智慧屋

    嬰兒就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新資訊,那麼為什麼要很長時間之後,我們才會形成最早記憶呢?BBC Future專欄對此展開了調查。

    你和一個人相識數年,一起出去吃午餐、舉辦派對、慶祝生日、逛公園,因為都喜歡冰淇淋而愈加親密,甚至一起去度假。總之,這個人為你花了很多錢,大概有6萬3千224英鎊。然而,事實是,你壓根兒一點都不記得了。

    從生命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出生之日,到邁出的第一步、說的第一句話、吃的第一口食物,再到上幼兒園,大多數人對人生中的最初幾年完全沒有記憶。即便是形成珍貴的最早記憶之後,我們也很少能想起嬰兒時期的事情,這種情況一直要到兒童時期才有所變化。那麼原因何在呢?

    幾十年來,這種對生命的記憶缺失一直令父母沮喪,同時也讓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大惑不解。100多年前,精神療法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對這個問題表現出小小的痴迷,他提出了“嬰兒失憶”(infant amnesia)這一說法。

    探索這種大腦空白可以引出一系列有趣的問題:人們的最早記憶真實發生過嗎?還是隻是虛構出來的呢?我們能記起一些無法言說的事情嗎?是否有可能某天突然找回丟失的記憶呢?

    該難題部分源自這樣一個事實:嬰兒就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新資訊,每秒形成700種新的神經連線,掌握語言學習技能,這點讓最成功的多語言使用者都羨慕不已。最新研究表明,嬰兒在出生之前,便已經開始訓練大腦。

    然而即便是成人,如果不刻意去記憶,資訊也會隨時間丟失。因此,一種解釋便是“嬰兒失憶”僅僅是由於自然遺忘,就像我們一生都會遺忘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的實驗提供了答案。為了測試人類的記憶極限,他以自己為物件,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實驗。為確保大腦是在完全空白的狀態下開始實驗的,艾賓浩斯發明了“無意義音節”(nonsense syllable),這些音節由字母隨機組成,比如“kag”、“slans”,隨後他記憶了幾千個這樣的“無意義音節”。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我們回憶所學內容的能力會下降,並且速度快得令人不安:如果不去複習剛學會的東西,那麼一小時之內,大腦便會丟失一半的新資訊;30天之後,只能保留2%—3%。

    關鍵在於,艾賓浩斯發現我們的遺忘方式完全可以預見。要想明確嬰兒的記憶是否不同,只需要比較圖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計算過程中發現,出生到6、7歲之間發生的事情,我們能回憶起的遠比想象中要少。很顯然,嬰兒的記憶與自然遺忘過程完全不同。

  • 2 # 藍藍湖

    科學家研究認為“嬰幼兒時期的記憶缺失,可能是因為大腦還沒發育完全。這種解釋源自神經系統科學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患者——HM。為了治療癲癇,HM接受了腦部手術,然而手術過程中出現了意外,損害了他的海馬體,導致他無法記起任何新發生的事情。傑夫瑞·費根(Jeffrey Fagen)在約翰大學研究記憶與學習,他說:“海馬體是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的關鍵,如果不是海馬體,我會連現在的談話都記不住。

    也許,在嬰幼兒階段,海馬體還未完全發育,無法形成對事情的完整記憶。剛出生的那幾年,幼鼠、幼猴和嬰兒的海馬體都在不斷髮育新的神經元。在嬰幼兒階段,我們都無法形成持久記憶,而似乎神經元發育一結束,我們便突然能夠形成長期記憶了。費根指出:“嬰幼兒的海馬體發育很不完善。”

    所以對於嬰兒而言,他的大腦像海綿一樣快速的吸收,學習很多的知識,而沒有形成很多的記憶。我們嬰兒時的記憶大部分都是由父母或者身邊的人透過反覆的複述讓我們有所印象的。

  • 3 # 像風一樣吹過4

    三四歲時的事兒,成年大多不記得

    小孩到底幾歲開始記事兒呢?要先明確,我們一般說“記事兒”,指的是長大之後對兒時留下記憶,並不是說小孩沒有記憶力,實際上2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事24小時,18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記3個多月了。為了看看記事兒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科研人員讓人回憶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做出圖來一看,人的孩提記憶能分成清晰的“兩相”。2-3歲前的記憶幾乎為零,3-7歲記憶量快速增長,但和成年比仍然是零星的。從這條曲線也能看出有趣的一點:對六七歲時的記憶絕不是成人遺忘曲線的簡單延長,就是說,幼兒園時留下的回憶少,並不僅僅因為年代久遠。小時候忘事,和大人忘事的機制很可能並不相同。

    人類10歲前的自傳體記憶分佈情況。受試者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很少被記住。

    上世紀90年代有個非常有趣的“火警”研究,更直觀地印證了記憶曲線轉折點確實存在。正所謂“貓三天狗三天”,相差一歲,天壤之別。1984年,某兒童學習中心的火警突然響起,老師緊急把小朋友從大樓裡疏散出來,其中一個班小朋友三歲半,另一個班四歲半,他們坐在沙坑旁邊,看警察和消防員叔叔裡裡外外忙活一通。叔叔們發現原來只是有人爆玉米花引響了警報。老師把前因後果給小朋友們解釋了,便繼續上課。兩週後,研究人員把小朋友召集回來,問他們是不是記得兩週前那件事,所有小朋友都記得,但三歲半的小朋友卻複述得沒頭沒尾,很少有人能講出自己當時在大樓裡上課,更幾乎沒人提到火警警報只是因為爆米花。而四歲半小朋友就能完整複述整件事了。

    7年後,科學家們再把當年的小朋友約回來,當年四歲半的小朋友如今仍然能清晰回憶起整個事件,其中三分之一複述得格外突出;而當年三歲半的小朋友幾乎沒人能達到同等回憶水平,甚至其中很多人把這件事忘得影兒都沒了。

    記得不記得,影響因素多

    三歲前的記憶為什麼被抹掉?處於“記事兒”轉折點的三四歲又發生了什麼?

    最早的弗洛伊德就不多說了,他什麼都往“性”上扯,說小嬰兒一歲前忙著探索“性”,後面就要壓抑這些創傷記憶,有點慘……不過弗洛伊德確實對這個現象做出了傑出的命名貢獻,嬰兒失憶(infant amnesia)這個術語就從他而來。

    科學界有“未成熟大腦”理論。雖然大腦皮層和海馬區在懷孕六七個月的時候確實已經基本成型,但出生後還要繼續發育不少。皮層會再形成很多突觸和髓鞘,海馬區也會加入無數新的神經元。可以想像,硬體沒跟上,儲存能力自然不足。

    也有科學家覺得軟體也重要,越大的小朋友,理解能力更強,更能搞清楚狀況。理解有助於記憶。比如在火警實驗中,四歲半小朋友有更豐富的“社會閱歷”,他們知道消防員是做什麼的,可能回到教室後也更仔細地聽老師解釋了。

    更強的表達能力也有助於記憶。歐美家長比較喜歡在小朋友回家後對他們問東問西,讓他們講述白天發生了什麼——這些國家的教育理念認為,和爸爸媽媽複述自己的日常經歷,能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歲半小朋友表達能力肯定比三歲半的更好,回家一講,記得更牢;而三歲半小朋友可能回家根本沒法把這件事講清楚,甚至都沒有講。科研人員還推測,因為亞洲的爸媽沒有回家講幼兒園見聞的傳統,所以如果同樣的實驗在中國做,小朋友們能回憶起這件事的肯定會相對較少。事實上,歐美人對兒時最早的記憶,確實比華人的要早大概半年。

    新神經來得快,舊回憶去得快

    類比“軟體”和“硬體”的解釋更關注記憶的形成。而最近,科學圈又有了新的假說——嬰兒時期腦子長得太快,以至於把記憶快速“抹去”了。大體而言,海馬區負責情景記憶,後皮質負責語義記憶,而前皮質是短期記憶(又成為工作記憶)。我們說的“記事兒”,主要是海馬區的貢獻。海馬區神經元的生長貫穿一生,科學家猜測,新神經元和舊的共存,甚至和舊神經元競爭資訊的輸入和輸出,從而導致人的遺忘;海馬區神經元的生長速度隨著年齡增加而顯著減慢,小時候神經元生長最快,所以兒時發生的事也忘得最多。

    為了驗證這個假說,科研人員組織了不同年齡的小鼠,分成嬰兒鼠和成年鼠兩組,給它們的腳丫施行電擊,然後在此後1-28天不等的時間內,將它們拿回“受刑”場所,看它們是不是還記得受過的刺激,具體方法是看它們是不是愣住(freezing behavior)。如果小鼠愣住,就表示它們害怕了,也就是記得之前的慘痛經歷。結果發現,在實驗期間,成年鼠不管多少天之後都記得之前受的電刺激,但嬰兒鼠只有電擊過後一天記得,兩天之後開始忘記。科學家透過跑步等辦法加快成年鼠海馬區神經元的生長,發現能促進它們忘記;再抑制嬰兒鼠神經元的生長,發現它們就能多長點兒記性了。

    當然,小鼠的發育可能和人還是有區別,但如果人和小鼠的“嬰兒失憶”現象機制相同,是不是有辦法留住人的嬰兒記憶呢?單手抱娃用手機寫到這裡的我,低頭看了看蠻不講理的、眼角還凝固了一片淚嘎巴的米花,轉念一想:不管是什麼機制,好在讓你忘了,長大你就不再記得這些在屎尿屁裡撒潑打滾的齷齪日子。翻看爸爸給我記的成長日記,裡面寫了很多媽媽出差我哭得撕心裂肺,如今毫無印象。所以下月上班把她甩在家,她長大也不記得。想到這點心裡更安慰不少!

    話說回來,我為什麼又記得同樣年紀的“爸爸沒有契約精神”事件呢?科學家發現,少得可憐的能被記住的事,確實是有選擇的。科研人員曾讓大學生回憶小時候的經歷,包括家裡弟弟妹妹出生、去醫院、親人去世、搬家,結果發現他們最早能記得2歲時家裡添新丁或者去醫院,但是對親人去世和搬家這種事,就要略微大一點才記得。也有研究表明3歲小娃就能記得去麥當勞這類“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所以,能留下記憶的事情得激動人心,越激動越記得牢——上課著火什麼的,最激動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雞毛換糖,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