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票房成績。

    排片率高低懸殊 有人撐死有人餓哭

    目前,中國的銀幕總量已經超過27000塊。一般情況下,影院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24點(午夜場等特殊場次除外),如果按平均每部影片2小時計算,扣除每場之間15-20分鐘的間隔,一塊銀幕每天可以放映5-6場,全天的放映總量則在13.5萬場至16.2萬場之間,取中間值約為15萬場。

    由於基數較大,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影片如果能佔據30%以上的排片,就意味著它擁有每天5萬場的放映量,絕對是大片水準;相反,如果排片率在5%以下,就意味著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萬場,只能算是中小影片。

    排片率並不是越高越好 還要兼顧上座率

    那是不是意味著一部影片的排片率越高越好呢?當然不是!

    其實並非所有影片都是排片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場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院經理信心下降,進而縮減第二天場次。而如果在場次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影片上座率頗高,造成一票難求的現象,影院經理則會增加放映場次。

    一增一減,看似普通實則有著很大差別,因為縮減放映場次就代表著影片熱度在往下走,往往剎不住腳,一瀉千里;增加場次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一票難求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這個片子牛到不行”的錯覺,大家容易一窩蜂地往上哄搶,《北京遇上西雅圖》和《狼圖騰》等片就是代表。

    觀影人次+票價才是衡量票房的標準

    如果排片率和上座率兩個指標都高,是不是就能判定影片票房大賣呢?答案依舊是不能!不過“雙高”的影片至少可以為票房創造更多機會。

    實際上,排片率和上座率都是一個較虛的概念,它的高低是相對的。假設給一部影片排的全是上午10點以前或者晚上22點以後的場次,它排得再多也不見得有用。同樣,上座率的高低直接取決於影廳的大小,一個100人的小廳,80人看,上座率為80%;而一個500人的大廳,200人看,上座率才40%。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中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約為15%,這意味著大部分座位平時都空著,總的觀眾人次仍然非常有限。

    所以,直接決定票房的是票價和觀影人次。票價是變動的,比如週二電影票是半價、非黃金場次8折、3D影片比2D要貴、不同額度的會員卡可以打折……而觀影人次,則是“排片比例+影片實力+影片熱度”的直接體現,觀影人次高,票房肯定差不了。所以南韓一般都不統計電影的票房,而是直接統計觀影人次。

    雖然排片率對電影最終票房的影響不是那麼絕對,但它卻能左右你在影院裡看到什麼電影。

    首日排片不看口碑只看賣相

    一部電影要與觀眾見面,首先要經過影院經理的評估:安排什麼時段的場次、多大容量的影廳等。可以說影院經理的一念之間,掌控著電影首日排片的生殺大權。對於片方和發行方來講,要讓影片打動觀眾,首先要打動影院經理,因為“影院經理也是觀眾。”

    那麼,影院經理的判斷標準又是什麼?作為專業人士,他們在影片上映前會有個基本的預判。這個預判不是去揣測觀眾是否喜歡、影片口碑是否良好,而是預估有多少觀眾會為這部影片埋單,願意買票的人越多越好。簡單來說,觀眾只要肯花錢就行,喜不喜歡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而為了完成這個預判,影院經理需要找到更多證據支撐:比如某部影片的提前點映場是否爆滿、觀眾反應怎麼樣;它的宣傳推廣攻勢是否強大、海報和片花等物料是否足夠吸引人;另外就是它與年輕觀眾是否走得很近。有著多年排片經驗的唐秀霞說,一部影片上映前,她經常會去網上搜集大家對它的評論,如果評論夠多,不論是罵還是贊,至少說明它關注度高,就要加以重視。

    而上映第一天之後,透過觀影人次就可以更直接準確地看到影片前途和觀眾反應,影院經理會適時加以調整,人多的加場,人少的減場。

    觀眾的選擇決定影片最終命運

    當然,凡事均有例外。即便是經驗老到的影院經理們,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一手發行過《天地英雄》、《夜宴》、《手機》(電影版 電視版)、《可可西里》等上百部影片的資深發行人耿躍進表示,“其實還是看影片本身,命運在市場手裡,在觀眾手裡。”

    《狼圖騰》在春節檔上演票房逆襲神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大年初一公映的《狼圖騰》。由於春節檔強手如雲,影院經理們對於娛樂性不強的《狼圖騰》,普遍不太看好,甚至有人預估其票房只能勉強過億。果不其然,該片首日排片只有10%出頭。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其首日票房卻高達4600萬——這就意味著它擁有著超高的上座率。此後,《狼圖騰》憑藉超強口碑,排片量逐日遞增,最終狂收7億票房,啪啪煽了一堆人的嘴巴。

    也有影院經理曾試圖透過自己的干預,引導觀眾選片。2014年春節,《爸爸去哪兒》(線上觀看)大電影上映。一位西安某影院的經理儘管已經預料到該片票房不會難看,但他本人卻對這種綜藝節目翻拍的電影十分反感,覺得這根本就不是電影,也不建議觀眾看。首映當天,其影院九個廳,經理毅然只排給了《爸爸》一個廳。結果,第二天的票房資料出來後,他不得不給《爸爸》加場,因為“誰都不能跟觀眾過不去”。

    如果片子本身不行,就算你是影院經理親爹,他也最多隻能給你一天空間,因為影院自己也得活命。

    這也正是為什麼不少影片都只能在影院“一日遊”的真正原因,它們透過各種渠道、費盡周折終於登入院線,但上映之後票房反響不好,場次就會立馬驟減,甚至下線。

    規則1:黃金場次全給大片 小片只剩“垃圾場”

    到底怎麼排片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這裡面就有無窮門道和學問了。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既然《速7》、《復聯2》這類影片那麼火,為什麼它的排片最高也只有接近70%而不是100%呢,影院全放映它不是更賺錢嗎?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有效場次和無效場次的問題。所謂有效場次,就是觀眾比較多的場次:比如上午12點至晚上10點,尤其是晚上18點至21點,屬於“黃金場次”,這個時間段影院一定會排觀眾最多的影片,比如《速7》或《復聯2》,甚至可能出現只放某一部影片的情況。

    而上午12點之前和晚上22點之後的場次基本屬於無效場次。

    規則2:3D版本優先考慮 片長短更佔優勢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影片的格式和片長。唐秀霞分析說,影片格式不一樣,票價也不一樣——2D和3D的影片票價至少相差10元以上,所以放映時肯定首先排映3D版。

    此外,影片的片長也是重點考慮因素。比如《哆啦A夢》是95分鐘,《復聯2》是142分鐘。放映2場《復聯2》,足夠放映3場《哆啦A夢》。如果《復聯2》每場50人,平均票價80元,放映2場得到的票房是8000元。《哆啦A夢》就算每場只有40人,平均票價70元,但放映3場它的票房收入就是8400元。雖然只多出了400元,但它的觀影人數要多20人,這20人可能還會在影院消費爆米花或飲料,加起來的利潤要遠遠超過《復聯2》。所以這個時候,院線經理會更願意排《哆啦A夢》,因為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賺得更多。

    規則3:大廳留給優質片 小廳照顧“特權片”

    第三個因素就是影廳的座位數。現在中國的影院大部分都是多廳影院,少則有五六個廳,多則有10來個廳。這些影廳的大小並不一樣,有的有三四百個座位,有的只有一兩百個、甚至只有幾十個。這種情況下,如果只看放映場次則毫無意義,因為幾十個座的影廳,你可能放映5場才抵得上大廳放映1場的人數。

    基努·裡維斯執導的《太極俠》當年是由萬達投資的,於是上映時萬達院線給旗下影院下達了“指導意見”:每天至少保持4個廳放映。但是,由於該片上座率不行,旗下的不少影院便悄悄將它換到了小廳放映,大廳則放映別的影片。所以《太極俠》看起來場次很高,實際票房卻上不去。

    所以,即便電影是院線或影院自己投資的影片,但為了保證影院利益的最大化,影院經理也只能在面兒上支援,並不能徹底改變它本身的命運。

    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擁有數十條主流院線,但清一色都是商業院線,過於同質化,因此不同型別的影片不可能在這裡獲得完全公平的待遇。

    中國電影市場仍有待加強

    但在中國,這一切都還不大現實。首先,電影市場並沒有放開,美國、日本、南韓、甚至包括中國的臺灣、香港等,基本都沒有數額限制政策,每年公映的電影多達數百部甚至上千部,中國去年一共才放映了300多部。賣品有限,如果再在放映比例上給予限制,沒有上座率的影片也必須強加排片,那影院方面很難生存。

    其次,中國現在並沒有成熟的藝術院線,中影集團或一些大型影視公司一直吵著要建,可一直只聽雷聲,不見雨點兒,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成本難以回收是根本原因。多位受訪人士建議,一些中小投資影片如果特色十足,走走國際市場、或者投放網路、以及賣到電視臺播放都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總結陳詞:

    而對影院經理來講,給予一部影片什麼樣的排片,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金錢遊戲,不能用道德標準去評判。畢竟開影院不是做慈善,角逐利潤才是唯一目的。所以當口碑上佳的影片沒有獲得更多排片和商業市場認可的時候,相關主創大可不必灰心喪氣,因為它早已活在人們心中。

    當有一天,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一、觀眾人次和觀影口味提高、一些影院願意支援多種型別的電影而不把賺錢當做唯一目的的時候,大家自然都有活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上有沒有女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