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清朝的八旗制度分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的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後兩個是清太宗時建立的,主要是出於壯大軍事實力的需要。蒙古八旗的旗制與滿洲八旗一樣,漢軍八旗的旗色與滿洲八旗相同,分別是:正黃、鑲黃、正白、正紅、正藍、鑲白、鑲紅、鑲藍。鑲黃旗的旗子在黃色旗上面鑲上紅遍,鑲白旗的旗子就是在白色旗子上面鑲紅邊,鑲紅旗的旗子是在紅色旗子上鑲白邊,鑲藍旗的旗子是在藍色旗上鑲紅邊。八旗最開始是軍民合一的組織,戰時出征打仗,平時主要從事生產。清軍入關後,八旗逐漸脫離了生產,成為軍事組織,八旗還可細分為京師八旗和和駐防八旗,這是按照駐防的區域來劃分的,前者軍隊大多駐紮在京城周邊,後者的軍隊分佈在全國各軍事重鎮。雖然清朝後來發展出了一支主要由漢人組成的綠營軍,但八旗軍的待遇和地位遠在綠營之上。八旗的最高長官是都統,官位從一品,也就是九品十八級官制中的第二等級。

    (八旗旗幟)

    狹義的八旗指的就是滿洲八旗。它是在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初由努爾哈赤在1601年創立,當時只有黃旗、白旗、紅旗、藍旗共四旗,到後來隨著領土的擴張和人員的增多,在1614年正式擴為八旗。在最開始的時候,上三旗是鑲黃旗、正黃旗和正藍旗,但多爾袞統領的是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隨著多爾袞勢力的擴張,於是在順治初年逐漸形成了正黃旗和鑲黃旗的上三旗地位。

    (多爾袞)

    上三旗都是由皇帝親領,侍衛皇室的人員就是從這三旗中挑選。很多清朝皇室成員都屬於鑲黃旗,比如晚清著名的慈禧太后;正黃旗的人數是所有八旗裡面最多的,總人口大約在15萬左右,康熙時期的一等侍衛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正白旗則出了不少的文人,最著名的當屬創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曹雪芹。其餘五旗為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統領,正紅旗的人數是八旗中最少的,差不多有11.5萬人,乾隆時期的大貪官和珅、近代文學家老舍等人就是屬於正紅旗。

    (八旗鎧甲)

    清代的八旗制度發展到後來,腐敗滋生,戰鬥力遠不如綠營和後來居上的湘軍、漢軍。隨著清王朝的覆沒,八旗制度也隨之消亡。

  • 2 # I八零印記I

    八旗制度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建成,是清朝的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形式,起源於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錄。其最大的特色是“以旗統人,以旗統兵”,正是靠這種強有力的制度支撐,才建立了強大的清王朝。

    八旗制度的前身是牛錄製。清朝建立前的滿洲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捕獵季節,都會以氏族或村落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進行大規模的狩獵活動,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被稱為牛錄製。狩獵組織的首領被稱為牛錄額真。

    牛錄製在初期作用非常大,促進了滿洲人部隊的發展壯大。然而後來,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接連取得勝利,滿洲人的轄區越來越大,牛錄也越來越多。然而各個牛錄之間,人數卻混亂不一,有的多有的少,多的可達一二百人,少的則不到百人。

    努爾哈赤為了發揮出滿洲人最大的力量,便在牛錄製的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對軍隊初次整編,始設四旗,每三百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一員,並畫一顏色。以黃、白、紅、藍四色為旗的標誌,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為純色。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將此四色鑲之為八色,成八固山(八旗)”,即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式確立了延續近三百年的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建立之初,最大的特點是“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只要是滿洲人,都要歸屬八旗下。而且這種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既有軍事職能,也有行政和生產等方面的職能。直到滿人入關後,這種特點才被打破,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八旗兵由此變成了職業兵。

    八旗的種類有很多,大致分為三種,即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中漢軍八旗也叫烏真超哈,指重灌部隊,而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則主要是騎兵,而且他們的普通士兵還分為三個等級,即馬兵、戰兵和守兵,這三種兵類軍餉不同,依次降低。

    在八旗當中,其實並非所有的旗都由皇帝直接控制,皇帝只控制其中的三個旗,即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此三旗被稱為上三旗;另外五旗被稱作下五旗,由某些官員管轄。

    清朝定都北京後,滿洲八旗的主力滿布北京城內外,幾乎每個城門都被八旗兵駐守。當時清統治者認為北京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所以將北方城門的防守看得最重、最緊,甚至在京城的北部郊外也佈署了許多兵力,這也是今天北京北面多有以“旗”、“營”為名的地名的原因。

    檢視北京地圖,在地圖的北方位,我們總可以看到像西二旗、西三旗、北營房這樣的地名,就是因為過去這些地方曾是八旗兵駐守城門時所住的營房。

    對滿族人來說,八旗制度是他們制勝的關鍵。當年的努爾哈赤僅憑13副鎧甲起家,建國稱汗,統一女真各部,直到最後問鼎中原,八旗制度是其主要的軍事保障,功不可沒。

    然而從八旗制度誕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著致命的,幾乎無法克服的弊病:它自身缺乏長期維持軍事財政的功能,經濟支出不能有效用於軍事建設,軍隊喪失財政基礎等等,這也註定了它的最終消亡。

  • 3 # 尚武菌

    八旗”是清代滿族的軍事社會組織。它源於女真人外出打獵時建立的“牛錄額真”制(牛錄、額真為滿語,意為佐領和都統)。1601年,努爾哈赤把所屬建州部的壯丁組織起來,在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四個固山(以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固山,統7500人)。四個固山分別以黃、紅、藍、白色的旗幟為標誌,一個固山即為一旗。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努爾哈赤的兵力日漸發展,1615年又增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黃、白、藍旗用紅緣鑲邊,紅旗用白緣鑲邊)。它們與原本的純色正四旗合稱八旗”。皇太極(清太宗)時又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各旗的首領是旗主。八旗兼有軍事、生產、行政的職能,各旗成員平時從事生產,戰時從徵,即“出則為兵,人則為民”。此後,在八旗建制中其生產的意義日益縮小,軍事的職能日漸突出。

    1644年清兵入關之後,八旗制度有了重要的變化和發展。順治七年(1650),攝政王多爾袞去世,順治皇帝開始親政。他為了加強皇權,對八旗的排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因為奉皇帝為旗主,所以上三旗又號稱“天子自將”,實際上是皇帝親兵,皇帝的侍從也由上三旗的子弟擔任。其餘的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五旗稱為“下五旗”,分屬諸王貝勒、貝子,而他們每人所擁有的,只是一旗中的部分兵力,與早期的旗主大不相同。至雍正時,更是將原隸屬於宗室諸王的下五旗的佐領(牛錄一級的負責人),改為“公中佐領”,實際上將原歸諸王統領的旗人收歸中央政權管理。

    八旗制度至此已成為純粹的軍事制度。清朝還存在著“抬旗”的制度。這是為提高宮中皇后和妃嬪的地位,拔高其家族出身的一種制度。清兵入關後,妃嬪一般來自八旗,其中既有滿族八旗,也有漢軍和蒙古八旗。康熙以後,皇后和貴妃的孃家在下五旗及其他民家的,多被提升編入上三旗以提高身份。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清末慈禧太后。她的家族葉赫那拉氏原本屬於下五旗中的鑲藍旗,隨著她地位的提升,後來被“抬”入上三旗中的鑲黃旗。

    清立國之後,作為外族入主中原的清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建立和完善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此後八旗兵成為職業兵,用於駐防或征戰。為了以較少的兵力實現對全國的有效控制,清政府採取了居重馭輕”、重點配置的政策:都城北京被視為根本所在,重兵把守,這裡也是八旗的大本營;將一部分旗兵派往全國各地駐防,在當地與漢人分城而居,在軍事重地還設定了將軍、都統等實權職位,以監察地方軍政長官總督、巡撫。最初,八旗兵的戰鬥力很強,但天下太平日久,八旗兵武備廢弛,漢人的綠營兵逐漸成為清軍主力。鴉片戰爭後,八旗制度逐漸解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一品鮮火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