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
2 # 皤腹客
方字從舟象形與㫃字無涉。與旌旗有關的字從㫃而不是從方。如旍,斿,旄,旌,旜。根據所插的羽麾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蘇軾《初發嘉州》“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旜”說明宋朝碼頭開船要擊鼓,並且上還插著這種曲柄旗。《左傳》說旜是一種招士的旗,碼頭上插這樣的旗也是客氣得把乘客當作從大夫之後計程車來看待。
方與㫃字型是因為漢字在漢朝時隸變簡化以後成為現在這樣的。漢字隸變從象形意義為主的字轉化為符號意義為主的字是影響最為深刻的一次。之後漢字簡化在民國時期和文革時期的第二次簡化最終被否決,這裡說到底是華人不能徹底捨棄漢字初義文化蘊涵而純粹去追求文字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符號意義。即是把一種象形會意的文字轉變成一種近似拼寫的實用文字。
最後說一下,言偃,字子游。敝意其實是子遊。遊字從水,不從㫃。《水經注》“淮水於淮浦枝分,北為游水。”遊為水名,本字當是遊,從走。偃字義作息,仰臥意。(《說文》,偃,僵也。“)偃與遊意相對,古人名與字相對的也很多,比如子貢,貢本字即贛,而名為賜,也是字與名相對言。
漢字「旗、旌」確實從「㫃」,但是其【「㫃」中的「方」】和【「方向」的「方」】,雖然字形一樣,但它們完全是意義不同的兩個字。它們的古文字完全不一樣,是可以區分的。我們先來說「㫃」字。
「㫃」的古今字形演變脈絡圖:
《說文》的解釋是:
旌旗之遊,㫃蹇之皃。從屮曲而下垂,㫃相出入也。讀若偃。古人名㫃,字子游。凡㫃人之屬皆從㫃。㫃,古文㫃字。象形。及象旌旗之遊。段玉裁注:今之經傳皆變作偃,偃行而㫃廢矣。《說文》解釋完全正確,「㫃」是一個象形字,像「旌旗飄揚」之形。
「㫃」左邊的「方」其實就是「旗杆」和「上面的羽毛裝飾物」,
「㫃」右邊的「人」就是「飄揚的旗幟」。
如下圖所示:
你可能會說:何以見得就是羽飾物呢?
《說文》解釋「㫃」為「旌旗飄揚」之貌,而「旌」《說文》解釋為「析羽注旄首」,也就是旗杆頂上有羽毛裝飾:
《說文》:旌,遊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在古代很多武器上都有「析羽」作為裝飾品,如:盾牌、建鼓。
比如漢字「幹」其實就是「盾」之初文,「幹」字上面一橫就是羽飾:
這是得到出土文物驗證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戰國青銅壺上的鑄刻的【水陸兩棲攻戰圖】——「矛、戈、建鼓」上都有「羽飾」:
「旌旗」是古代軍隊小組織的標誌,相當於今天的「班、排」之類的單位,將帥用「旌旗」下命令指揮軍隊。
所以,古代看旌旗數量,就可以估算對方軍隊數量,而「旌旗」也就可以代指軍隊。如陳毅元帥有詩句「旌旗十萬斬閻羅」;
蘇東坡在名篇《赤壁賦》中,形容赤壁之戰時候曹操八十萬大軍是「旌旗蔽空、舳艫千里」,當時的曹操不可一世,意氣風發「橫槊賦詩,釃酒臨江」:
所以,《說文》大部分情況下,解釋漢字是很靠譜的,起到古今橋樑的作用。
因為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中國文字又是起源自象形符號,能反應先秦上古的很多事物,沒有《說文》作者許慎和漢代經學家對漢字的解釋,後世讀先秦古文是有難度的,先秦兩漢的很多事物我們很難搞懂。
我們再來看「方」字:演變脈絡圖:
【方】字《說文》解釋是:
併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今天的古文字學家認為說文解釋有誤,但到底造字本義為何,學界也有一些分歧:
裘錫圭先生認為甲金文「方」從「一」從「刀」,以「一」指示「刀」的鋒芒,是「芒」的初文字字。也就是說,「芒」是「方」的後起形聲字。二者古音相近,在音韻學上聲母同紐(唇音),韻母疊韻。
徐中舒先生認為「方」為上古耕耒一類的農具之象形。
但都一致認為:「方圓、方向、方位」之「方」假借義。
字形一樣,但完全是不同的漢字或者漢字部件,是漢字中非常常見的現象。我在其他答案中都有探討過,有兩個案例,我引用過來:「肺、明、朕、朋」四個字都有「月」,但古文字來源是不一樣的,分別為【肉、月、舟、貝】:
最後總結:千萬不要以為漢字字形一樣,就是同一個字,一定要上溯到原始古文字一探究竟後再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