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易中天的解釋基本上是正確的,實際上,你推不推行這樣的制度,他都是存在的,誰都改變不了,只是他把這樣的制度合法化了,成了官方取仕制度,

    這種靠門第和出身決定仕途命運的社會,從東漢開始,一直到唐朝武則天才基本解決,徹底解決是到五代十國時,武人成為社會主流後,士族被屠殺殆盡,才淡出歷史舞臺,宋朝開始,滿朝文武,基本都是透過科舉制度選拔的,不再是通過出身和達官顯貴的推薦,當然,宋朝的高官也可以封妻廕子,但有別於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採用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實行的,陳群自己本就是大士族,他能做到這個位子,也是因為出身決定的,在這種制度確立之前,雖然沒有這種制度,但也一直都是按照門第決定仕途的,曹操也是這樣起來的。

    曹操為漢臣,也是因為這種制度才獲得高位,當然知道這種制度的弊端,這種制度下臣子的權力不是來源於君主,而是自己的門第,自己的軍隊,他們屬於帝國的股東,而不是打工仔,這種制度可以認為是貴族政治,是皇帝和貴族共同執政,皇帝軍權不獨有的,人事權也不大,皇帝的權力需要各士族的平衡,當平衡被打破,強勢臣子就會架空皇帝,廢立皇帝,最後篡位。

    曹操就是打破平衡,獲得權利,最後曹丕才篡位成功的,後面的司馬氏篡位,也是如此

    曹操獲得權力後,雖然是權臣,權力大,但無法凌駕於所有門閥之上,想篡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曹操在人生的最後十幾年裡,一直在位篡位努力,只是最後輸給了死神。

    他花了十幾年時間,拉攏可以拉攏計程車族,打擊無法拉攏計程車族,拉攏士族用的就是透過他們的出身,讓他們時代獲取高位,也就是九品中正制。

    曹丕能篡位,也是承諾確立這種制度獲得的。

    所以,易中天說的沒錯,一場政治交易罷了

    比如楊堅之所以可以篡位稱帝,也是這樣的方法,拉攏北方的大士族,但成功後,深知這種制度的危害,於是想透過科舉制度選拔寒門對抗門閥士族,最後士族就推翻了他,換了李淵這個士族。李淵從叛亂到佔領長安,也就半年時間,為什麼這麼快?很簡單,也是先拉攏大士族,讓他們滿意。

    所以隋朝的滅亡是大士族的反叛,而李淵、李世民不敢大規模打擊士族了,到了武則天時,士族才被打壓。

  • 2 # 秉燭讀春秋

    九品中正制,是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它又稱九品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制,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它是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一、九品中正制的具體實施辦法。

    九品中正制是指由各州、郡分別選出大中正一人,選的大中正這個人,必須是在中央朝廷裡任職的官員,還有就是德高望重。(中正:品評人才,選拔人才的官職名稱)

    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

    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

    1.上上、2.上中、3.上下、4.中上、5.中中、6.中下、7.下上、8.下中、9.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在冊,小中正幫助大中正稽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對選拔官吏有了一個標準,它的實行就是為了解決察舉制以來的弊端。

    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鬥爭激烈。

    也就是說,當官的推舉當官的兒子,以至於官場無寒門。

    九品中正製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廢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背景形勢下產生的。

    它的實施,使當時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使中央集團和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階級的地主和知識分子的矛盾得到了緩解。

  • 3 # 巴山夜雨涮鍋

    這裡我們先說說從漢末到曹魏初年的人才選拔方法。

    在漢代,朝廷從下層提拔人才的方法主要有察舉和徵辟兩種。徵辟,是指由皇帝或者官府直接徵召人才出任官職,察舉則是州郡的長官,按照州郡人口規模,每年推薦若干人才,朝廷考察過這些“孝廉”、“茂才”等人才後,再給予官位。

    到了東漢末年,由於連年戰亂,朝廷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統治力,察舉和徵辟都玩不轉了。因此曹操在建立自己勢力的時候,採取唯才是舉,廣納人才。只要能抓到耗子,我不管你黑貓白貓。但到底才能有多大,其實也就是靠領導拍腦袋。

    這一套在戰亂年代,自然是沒問題的。但是到了治理天下的時候,就不能再用曹操那一套了。天下大勢趨向安定,需要建立一套常態化的官員選拔制度,保證有志之士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陳群的九品官人法,規定,政府朝廷在每個州郡設定中正官,負責品評該地區人才。各地人才被中正官按照九個級別,從九品“下下”,到一品“上上”。一個人獲得的評價等級,決定其日後的官場道路。評價高就當大官,評價低就當小官甚至不能當官。

    曹丕在任命中正官的時候非常謹慎,一般選取中央近臣出任,保證自己能夠控制朝野力量,也給了下層人士向上流動的機會。理論上,只要是人才,就能被打高分,就能當官。

    但是,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中正雖然由中央官員出任,但他們在品評人物時,難免受到地方大族的影響。一個地區這麼多人,那些出身貧的才子哪有機會被關注?能接觸的“人才”,大多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名門子弟。時間久了,大族就容易掌控官員選拔,也就更容易控制

    朝政。

    所以,中正制度真正的目的,是恢復因為戰亂而喪失的世家大族特權,幫助這些世家大族,這些權貴更深入掌握社會權力。

    曹丕當然能看出這個制度的弊端,但他也只能接受這個方案。因為,世族是他在登上帝位的過程中給予他最大幫助的集團。如果沒有了他們的支援,曹丕根本無法統治他的帝國。

    曹丕自己的氣場不如老爹曹操強,壓不住軍頭們,對他來說,武將元老是防備而非依靠的物件。所以曹丕接受九品官人法,就是無奈地向世族力量妥協。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時期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在曹操去世後,由尚書令陳群向魏文帝曹丕提出,並由曹丕批准實施的提撥人才、選官用官制度。

    要想說明九品中正制實施的根本目的,先來看一下當時的政治背景。

    東漢末年的政治勢力主要有三股:1、外戚勢力;2、宦官勢力;3、士族集團。

    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從大將軍何進被殺、宦官被誅,皇權衰弱後基本消亡,隨後以軍閥割據、士族輔助為當時主要的政治勢力。

    陳群出身名門,來自穎川士族集團,依附於曹魏軍閥勢力,自荀彧死後,是曹魏集團中與司馬懿齊名計程車族門閥中的代表人物。

    九品中正制解決的是用人選官問題,人才和官員代表的是政治勢力,關係到曹魏之國本,而有了政治勢力,就有了權力的資本。

    九品中正制主要考察人才的三個方面:1、出身;2、能力;3、道德。並且‘’上品無豪門,下品無勢族‘’,意思是出身士族豪門的人才是上品,出身庶族寒門的人才是下品。

    一句話:唯出身論人才。

    這打破了曹操在世時實行的唯才是舉制,也就是說曹丕改變了曹操的人才制度,同時與陳群為代表計程車族集團妥協並達成一致。

    所以說九品中正制是一種妥協的產物,是雙方為達成政治目的,而對用人選官制度的約定。

    再看曹魏內部政治勢力,主要分兩派:1、武派:以曹氏及夏侯氏為主掌控軍隊的武派;2、文派:以陳群、司馬懿、蔣濟為首計程車族集團的文派。

    武派基本支援曹丕代漢為帝,是為皇親國戚。文派是有目的、或者有條件的支援曹丕代漢為帝,是為文官集團。

    而士族與曹丕就有交換政治利益的動力,九品中正制就是政治利益交換的工具。

    所以,九品中正制的根本目的就是曹丕以妥協換取士族集團支援的政治交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學醫的小夥伴自學程式設計,最後轉行程式設計師的,是如何做到的呢(非醫學專業轉行的程式設計師也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