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萌樂

    朱元璋是建國皇帝中最為貧窮的皇帝,他從小忍飢挨餓,受盡了苦難。大饑荒時,他的父親、母親、大哥相繼去世了,連個墳地都找不著。

    後來,他去了廟裡做了和尚,想混口飯吃,可沒過幾年,當和尚也沒得飯吃了,他只好四處化緣乞討,過著流浪的日子,受盡了磨難。 後來,朱元璋連要飯都無法幹下去了,因為元朝末期,民不聊生,各地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有人誣告他造反,遭到了政府官員的擒拿,他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加入了農民起義軍。

    由於過去的悲慘經歷,導致了朱元璋不好的心性。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常常喜怒不定,犯上了疑心病,老是擔心別人會奪他的權,所以動不動就殺人。“胡惟庸案”,就殺了兩萬多人,“藍玉案”,殺了一萬八千人,開國功臣幾乎都倒在他的屠刀之下。

    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後宮的年輕、柔情美貌嬪妃很多,但是他仍是最寵愛馬皇后,沒有那個女子能夠取代馬皇后的地位。他們兩人是糟糠之妻,相互扶持了幾十年。馬皇后生重病時,朱元璋找全天下最好的醫生來醫治,可是也沒有治好她的病,還是去世了。

    可是,天公不作美,馬皇后下葬的那天,竟下起了傾盆大雨。悲痛中的朱元璋心情糟透了,暴脾氣的他就想殺人洩怨。在這危急時刻,圓照寺的淨空法師就對他說:馬皇后一生賢良德厚,死後全民哀痛,連上天都傷感落淚了,這大雨就是上天流下的淚啊!朱元璋很信佛,對淨空法師十分尊重,聽了他的話,卻得很有道理。再加上想念愛妻,就停止了殺戮。

    淨空法師,真是一位心地善良、高智商的和尚,就一句話,拯救了成百上千的人命,不得不讓人欽佩!

  • 2 # 而知而行

    大明王朝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農曆八月初八那天,大明王朝的馬皇后病故,時年五十一歲。馬皇后不僅在當時,直至今日,諸多官方史書,對馬皇后都不吝溢美之詞,而實際上,馬皇后也當得起這些稱讚。

    (馬皇后當有如此慈悲)

    朱元璋的出身,可謂是底層中的底層了。元朝曾經分過社會等級,九儒十丐,朱元璋就做過乞丐。出人頭地,他想都沒有想過,至於家庭的溫暖,他也沒有感受過。他都25歲了還沒能娶妻,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年紀了。馬秀英能夠給予朱元璋的,已經超出了夫妻情分太多了。不管朱元璋坐到了多高的位置,他的赤子之心永遠都留在馬皇后那裡。

    所以,當馬皇后去世,朱元璋的痛苦難以名狀,輟朝三日,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在數月之前,他的皇長孫也病逝了,現在他的髮妻也走了。朱元璋那年已經55歲了,他即便手握生殺大權,卻終不能讓他們起死回生。他的傷心是情真意切的,因為他雖成了天家,卻更有普通人的情感,只有馬皇后一輩子叫他“重八”。

    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按照漢族北方習俗,出殯時,棺材放進墓穴,永遠再也見不到死者,只能看到死者的墳墓。出殯之前,佛教相信幸運的人能夠一下子昇天。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們是沒有那麼幸運,需要至少7天—49天靈魂才能夠找到歸宿。

    (朱元璋哀痛不已)

    出殯當日,卻突然下起了暴雨。按照習俗,出殯是人死後魂魄歸於另一個世界,而出殯儀式就是送“它”。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逝者的靈位或者遺體被雨水淋著,那麼就會導致逝者不能安歇。後代子孫就不會受到先人的護佑,還會輩輩受苦,出現連續的窮人。所謂“雨淋靈,輩輩窮”,這種情況的一旦發生很難破解,畢竟古代也沒有人工干預天氣的技術手段。

    朱元璋說自己是淮右布衣,做過農民,自然知道這裡面的說法。他暴跳如雷,作為皇帝倒不是說害怕“輩輩窮”,而是擔心影響了馬皇后的安息,不能好好地送她最後一程。眼看著雨越下越大,禮部和內務府的人都趕來進諫朱元璋另擇吉日出殯。朱元璋一生好強,如何能肯?他拿出了皇帝的威風,頒下旨意,如果雨不能停,所有操持喪葬事宜的人一概處死。

    前前後後忙活喪事的人,不分職位高低,等級貴賤,約莫有一千餘人,如果天公不做美,這些人斷然沒了活路。這些人跪求上蒼,哭哭嚷嚷,可是一點用處沒有,雨還是越下越大。

    馬皇后性情仁孝,見不得人受苦受難。在她病重時,朱元璋召來了全國名醫給她會診,可是她都拒絕了。宮人不解,哭求皇后就醫。馬皇后說:“我自知大限將至,恐不得免。如果讓這些醫生醫治,我死後,他們必然會被皇上遷怒,招來殺身之禍。”

    現在,朱元璋因出殯事而遷怒眾人,或將不可免,如果慈悲為懷的馬皇后知道此種情形,想必更不得安息了。

    (當時的得道高僧宗泐)

    這個和尚叫做宗泐,是明朝初年著名的僧人,名望重於一時。他八歲出家,十四歲剃度,二十歲時至杭州淨慈寺。此後成為江南名僧。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為息兵江南,懷柔遠人,徵江南有道僧人。宗泐應召稱旨,住天界寺,朱元璋因此認識了他,後來還打算讓他做官,宗泐婉拒了,說自己想終老佛門。

    朱元璋沒有強求,就讓他在1378年去西域求經,到中土弘揚佛法。他一去五年,路途十四萬八千里,終於取得了《莊嚴寶王》、《文殊》、《真空名義》等經。由此,名聲大振,成為當時有名的得道高僧,受到朱元璋的熱情接見,還做詩送給了他。朱元璋小時在皇覺寺出家,對於得道高僧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馬皇后一生保護了很多人)

    朱元璋情緒平復之後,雖然心情悲痛,但是也知道遷怒無辜人等不對,見宗教屆領袖宗泐如此說,就順勢免除了眾人的罪過,出殯在雨中完成,也是遂了馬皇后的最後一件功德。

    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深坐宮中,感到無比的淒涼孤苦,他說:“老身何以為懷?”天家威嚴,此時也化為了高處不勝寒。驀然回首,已經無人再敢叫他“重八”,他的仁慈的那一半,也隨著馬皇后去了。以後的大明王朝,在他的鐵腕治理下,掀起了腥風血雨。大明王朝“剛烈”的秉性,就此塑造完成。

    如若馬皇后能與朱元璋偕老終生,大明王朝的氣質會不會有不一樣?不服來戰的鐵血氣質成就了最有骨氣的大明朝。可惜過剛易折,大明王朝後來栽的幾次大跟頭也都與此有關。

  • 3 # 秉燭讀春秋

    歷史上的孝慈高皇后(1332~1382)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民間親切的稱她為“馬大腳”馬皇后,她是一個平民皇后。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馬皇后在沒有任何徵兆情況下突然去世,享年51歲。

    此時朱元璋悲痛萬分,說實話,誰會想到皇后會突然去世,老朱在前年(即1380年)才動心思建造明皇陵,第二年誰知皇后就……

    “皇后跟我受了多半輩子苦,剛享了幾年福就去了,說好了天長日久,現在你撒手人寰,這讓我如何面對”。朱元璋越想越傷心,竟嗚嗚哭出了聲。

    皇后對自己的深情厚意,像放電影一樣歷歷在目。

    人在失去親人時會不由自主想到親人的好,皇上也概莫能外。朱元璋想到了過去,想當初自己犯錯被關禁閉,馬秀英放下少女的矜持,怕自己餓著懷揣熱餅偷偷送來。

    當放下熱餅時,看到未婚妻的面板被燙的通紅,朱元璋心疼的直掉眼淚。

    說實話,歷史上皇后死後皇上另立皇后的不在少數,然而老朱自從馬皇后去世後就再也沒立皇后,由此可見夫妻情深。

    馬皇后以“孝行”影響著老朱,用自己的柔情和慈愛化解老朱和群臣之間的矛盾。

    比如曾為老朱修建南京城牆做出貢獻的沈萬三,由於出言不慎惹怒了朱元璋。

    原來沈萬三想犒勞三軍,老朱心眼多了,以為沈萬三想收買軍心,決心要殺沈。

    馬皇后得知訊息後,勸老朱說:“一個人富可敵國是不祥之兆,上天早晚會懲罰的,皇上把他流放就行了”。老朱接受了皇后的建議,最後把沈萬三流放到了雲南。

    就在老朱沉浸在回憶往事時,丞相徐達進來了。他是老朱的發小,當看到老朱不住的落淚,於是勸道:“陛下節哀順變,當務之急是為皇后舉行一個隆重的葬禮,畢竟人死後要入土為安”。

    朱元璋一想確實如此,人死不能復生,再難過也沒什麼用。老朱摸了一把眼淚。

    徐達對朱元璋說:“陛下,馬皇后以孝行治天下,修建的明皇陵就命名為「明孝陵」吧?我看先把皇后下葬到地宮,你看行嗎?。

    當時明孝陵剛剛修建好地宮,其他工程還在進行中。朱元璋點了點頭。心想,也只能這樣了,等明孝陵完工後,自己百年以後再合葬在一起。

    大約一刻鐘後,徐達起身告辭,他要去看看明天下葬皇后的各種儀式是否準備好了,這幾天可忙壞了徐達。

    等到第二天皇后下葬時,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當時自發為皇后送葬的百姓被淋的像落湯雞。

    剛開始老朱並沒在意,以為等一會就會風停雨住,誰知大雨越下越大,眼看皇后的葬禮無法進行。

    此時朱元璋覺得臉上無光,尤其在眾多百姓面前老天爺不給面子,有失皇家威嚴。加上老朱失去了皇后心中難過,各種不順利趕在了一起。

    朱元璋越想越火大,怒火無處發洩,於是對送殯的滿朝文武吼道:“如果大雨不止,你們都tm的去陪葬”。群臣一聽嚇得一個個放聲大哭,心裡明白老朱說到做到。

    群臣哭得越厲害,雨下得越來越大,毫無停歇的意思,就在人人自危時,一個和尚一番話化解了危局。

    只見這個和尚雙手合十,口中唸唸有詞:“阿彌陀佛……”,他走到朱元璋面前,深施一禮。

    朱元璋一看,這不是得道高僧宗泐(le)大師嗎?朱元璋稱帝后,專門在宮中設立了負責祭祀的高僧。

    朱元璋問大師有什麼事嗎?宗泐大師言道:“今天的大雨,是皇后的孝行感動了上天,對於皇后的去世,老天爺也在傷心落淚,皇后的恩德感動了眾神,都來為皇后送行,山河為之落淚,豈不是皇后積善蔭德的造化嗎?皇上應該為此欣慰呀!

    短短的幾句話打動了朱元璋,朱元璋本來就信佛,他之前做過和尚,對和尚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對大師的話深信不疑,於是收回成命。

  • 4 # 珞珈山的貓

    聽聞年僅51歲的馬皇后逝世,明太祖朱元璋悲痛欲絕。下令滿朝文武和全國各地官員士子及百姓都為馬皇后守孝。同時也有得道高僧為馬皇后唸經超度。

    咱家的皇后今日下葬,上天老兒卻不知好歹,降下大雨擾亂葬禮,弄到亡靈不能入土為安,如果再不停雨讓路,我就要這送葬人群全部殉葬!

  • 5 # 我就是竹韻

    馬皇后下葬當天,滿朝文武大臣相送,隊伍浩浩蕩蕩,朱元璋獨自坐在馬車裡,悲慟萬分,黯然神傷。

    當殯葬隊伍出到南京城門,朱元璋聽到街道兩道傳來哭天搶地的聲音,詫異地掀開馬車的簾布向外看,只見街道兩旁站滿老百姓,身穿孝服,哭泣不已。

    朱元璋問馬車旁的丞相李善長:“愛卿,緣何京城百姓如此孝義,夾道相送,如喪考妣,甚感天動地。”

    丞相李善長回覆說:“皆因馬皇后母儀天下,仁慈大愛,往日好善佈施,寬容百姓,懂其悲苦,常濟其於水深火熱,極得百姓愛戴,今馬皇后薨逝,故於此自覺夾道相送。”

    朱元璋聞罷,肝腸寸斷,回憶起與馬皇后患難與共的時歲,回憶起馬皇后的賢惠與慈悲,更是哀嘆不已。

    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共患難生活。

    朱元璋幼年,父母雙方,家境貧窮,當過放牛娃,當過和尚、乞丐,生活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直到二十五歲才投到郭子興的起義軍,並拜其為義父。

    而馬皇后出世不久,母親因病逝世,父親殺人避仇,將她送給郭子興照顧,逃亡他鄉。郭子興收其為義女。

    在郭子興的撮合下,1352年,二十七歲的朱元璋與二十歲的馬皇后成婚,並生下了朱標,一家三口在戰亂中生活,艱難萬分。

    郭子興脾性暴躁,生性多疑,有次怒罵朱元璋,並囚禁起來,不許進食。馬皇后為救朱元璋,偷偷摸摸的“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為他送食,同時散盡自己的積蓄,送給郭子興的妻妾,請求她倆在義父面前說些好話,這才使得朱元璋得以釋放。兩人相見時,擁抱而泣,身無分文,而身旁的朱標在嗷嗷待哺,餓得哇哇哭叫。

    馬皇后跟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一邊細心照顧著朱標,還有朱元璋的侄子、義子,上上下下幾十號人,一邊幫助朱元璋處理來往的文書,在朱元璋焦躁不安時,心平氣和地安慰他,在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時候鼓勵他,甚至能獻謀獻策,替朱元璋解決很多難題。

    朱元璋登基之後,馬皇后不忘初衷,母儀天下,仁慈善良,將後宮之事處理得妥妥當當。

    馬皇后對待嬪妃,從不擺架子,一視同仁,以身作則,勤勞節儉,教育孩子們時,無論是自己的子女,還是嬪妃的子女,甚至朱元璋的侄子、義子,她都是告訴他們戒驕戒躁,重視仁義禮智信。這一切讓朱元璋能集中精力處理朝政,朱元璋常感嘆,自己前世不知如何修來的福,得此賢妻。

    馬皇后對待開國功臣更是仁義,深知朱元璋多疑,她常及時出手,挽救無辜大臣,免受毒害,比如劉伯溫。朱元璋也常是感激馬皇后的冷靜與仁慈,讓自己的錯誤不致於陷得太深。

    愛民如子是馬皇后的一向作風,朱元璋輕易要處死的臣子,在她看來,罪不及死,於是苦口婆心勸導朱元璋,使得郭景祥的兒子、李文忠、宋濂等人保得性命。而對待普通老百姓上,她更是好善佈施,送衣送糧,常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使得百姓對朱元璋的印象褒揚有加,頗讓朱元璋感激涕零。

    馬皇后葬禮當天,大雨傾盆,朱元璋大怒,眾人險些掉腦袋。

    當朱元璋還在沉浸在痛苦之中,突然電閃雷鳴,滂沱大雨,這在當時九月份的南京而言,非常反常,朱元璋大怒,馬皇后與自己一世患難夫妻,豈容葬禮之上,雨淋悲慘,便找來相關官員,呵斥緣何選此不良之日進行葬禮,若說不出正當理由,立即問斬。

    當眾人嚇得不知所措時,負責法事的高僧宗泐大師出來說:“此乃吉兆,馬皇后一生篤信我佛,如菩薩慈航倒駕,愛民如子,普濟眾生,功德無量,人神共敬,此雨乃神佛之淚矣”。

    說罷,宗泐大師與眾和尚繼續念著佛經,並且說“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須臾,雨停了下來,且天空祥雲繚繞,七色彩虹橫跨,非常祥和。朱元璋一看,倍覺馬皇后不凡,如天仙降世輔助自己成就大業,於怒火方停了下來,免了眾人死罪。

  • 6 # 小姐姐講史

    他忍不住又一次想起往事,邊哭邊自言自語。自己家世代農民,從小家中貧寒,給地主家放牛,當過和尚,要過飯,非常悽慘。特別是小時候父母雙亡,失去親人的創傷久久不能癒合,萬幸投靠了郭子興,才幸運地在1352年娶到了馬秀英這個好妻子,讓自己重新得到親人的關愛。

    在平定天下、建立帝業的歲月裡,妻子馬秀英追隨左右南征北戰與自己患難與共不離不棄。

    善良的馬秀英還多次相勸我老朱不要擾民,更不要濫殺。她還親手為將士們縫衣做鞋。

    有一次,自己在與陳友諒對戰時,一不小心被陳友諒追擊受傷,大腳的馬秀英背起我就飛快地跑,累的幾乎無法呼吸,幾次差點跌倒,這才讓我這條老命得以存活。

    特別是她病危的那段日子,讓我老朱心焦,又無可奈何,她竟然拒絕吃藥,對我的苦苦相勸她竟說:

    想到這裡,朱元璋已經無法控制自己,淚流滿面痛哭不止,險些昏厥,哭著說:“老身何以為懷”(沒有你我以後該咋辦?!)

    眼看送葬隊伍就要出發了,大雨還是下個不停,朱元璋由悲痛變的惱怒起來說:“如果葬禮不能順利舉行,所有人員都要陪葬!”此時的朱元璋正準備讓太監擬聖旨。

    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出身,崇信佛教,他認為高僧說的很有道理,又一想如果馬皇后活著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濫殺無辜,於是就赦免了所有人的死罪。

    文章資料出自:剪勝野聞 (明)徐禎卿 撰

    太祖嘗自敘朱氏世德之碑,其文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鄉... 受詔應聲曰:「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 7 # 吾與吾國

    朱元璋用了15年的時間,從一個要飯的乞丐當上了坐擁數萬裡如畫江山的皇帝,他在當上了皇帝之後,為了擴充朱家皇室的人口,給自己的後宮納了很多妃嬪。

    不過,不論後宮裡又多少女人,他心中最愛的女人始終只有一個——馬皇后。

    朱元璋在皇覺寺當了幾年和尚後,突然覺得人生不能這麼得過且過,於是,他便離開了皇覺寺,去了濠州投入了郭子興的麾下。

    馬皇后正是郭子興的養女,朱元璋也是因為頗得郭子興賞識,才得以去馬皇后為妻。

    不過,當時郭子興的兒子嫉妒見自己老弟這麼信任和賞識朱元璋,心裡很不舒服,所以便找了個藉口將朱元璋關了禁閉,不給吃也不給喝。馬皇后聽說此事後,便每日偷偷地給朱元璋送餅。

    這一日,馬皇后一如往常地烙好了餅,正要送去給朱元璋時,不料卻被小郭的親信給看到了,馬皇后情急之下便將燙燙的餅藏到了懷裡,結果自己被燙傷了。

    可見,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感情確實很深。

    但是,即便他們的感情再怎麼深,也終會有生離死別的一天,只是朱元璋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匆忙,這麼讓人猝不及防。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突然病倒了,朱元璋急得直喊:快傳御醫,快,快去叫御醫過來給皇后看病!

    站在一旁的小太監聽了朱元璋的命令,急忙回了一聲“是”,然後便慌慌忙忙地跑了出去,沒過多久,這個小太監便又跑著回來向朱元璋稟報:皇上,御醫已經來了,在殿外候著呢。

    朱元璋“啪”地一個巴掌拍過去:御醫來了,還不快讓他進來,耽誤了給皇后看病,饒不了你!

    御醫匆匆忙忙地進來給馬皇后診了脈,卻搖了搖頭:皇上,皇后的病,臣也無能為力了,唉。

    朱元璋一急,看著御醫狠狠地說:你再說一遍,治不好皇后的病,朕養你們有什麼用?

    這時候馬皇后突然聲音虛弱地喊了一聲:皇上......

    朱元璋聽到馬皇后在喊自己,便知道是她不願意看到自己苛責御醫,所以他使勁揮了揮衣袖,讓御醫退下了。

    後來,朝中群臣聽說馬皇后病了,也很著急,這世上要說還有誰能夠勸得住,或者說鎮得住朱元璋這個皇帝的話,也只有馬皇后一人了。

    如果馬皇后突然死了的話,誰以後要是不小心惹惱了朱元璋,還有誰能夠站出來給自己說情?

    當然,朝臣也確實打心眼裡尊敬這個賢惠的馬皇后。

    所以,他們在聽說馬皇后病重之後,便紛紛上書給朱元璋:皇帝呀,我們希望你能夠舉辦一場祭祀以祈禱皇后能夠早日康復,好好找幾個好的醫生給皇后看病,一定要治好皇后的病呀!

    朱元璋為此還挺感動,可是,當他正準備這麼做的時候,馬皇后卻虛弱地抬起了手拉住了他,對他說:人呀,生死皆是命,祭祀和祈禱又有什麼用?更何況,我這病醫生也救不了了。如果我吃了醫生給我開的藥卻沒有效果的話,你是不是又要以此懲罰醫生了?算了吧。

    朱元璋聽了馬皇后的話,嘴脣動了動,哽咽得說不出一個字。

    馬皇后的病眼看著越來越重,生命也危在旦夕,朱元璋握著她的手輕聲問到:皇后,你還有什麼心願,還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

    馬皇后撐著最後一口氣,氣喘吁吁地對朱元璋說:我只希望皇上能夠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兒孫也能賢明,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罷。

    這句話一說完,馬皇后頓時撒手人寰。

    朱元璋悲慟地喊了一聲:皇后,你走了我怎麼辦呀!

    此後,朱元璋再也沒有立別的妃嬪為皇后,馬皇后在他心中的位置沒有任何一個女人能夠取代。

    馬皇后一生賢惠,屢屢勸諫朱元璋,可謂是一個人人尊敬的賢皇后。

    可是,在她下葬的這一日,天氣竟驟然一變,狂風呼嘯,豆雨拋灑,電閃雷鳴,朱元璋見此情形,頓時一怒——好呀,皇后這麼賢惠,臨終之時仍不忘天下人,可是你這賊天竟敢在她下葬的時候如此肆虐,是不是想讓皇后不得安息!

    想到這,朱元璋怒喝一聲:來人,去將和尚宗泐給我叫過來!

    宗泐聽說皇帝正在為馬皇后葬禮一事發怒,所以聽到傳召後便急匆匆地趕了過來,朱元璋一見到宗泐,便黑著臉劈頭蓋臉地狠狠地說了一句:宗泐,皇后今日下葬,可是這賊天竟然下起了狂風驟雨,你來宣唱偈語,讓這該死的風雨停下來,讓皇后能夠安然下葬,否則的話,你們便統統去給皇后陪葬吧!

    宗泐聽完朱元璋的話,心頭一緊,雙手相合,唱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後說道:皇后薨逝,這雨是天為皇后的離去感到悲痛而落下的淚,雷鳴是天地在為皇后哀哭,皇后的賢惠早已為天上眾佛所知,紛紛稱她為“馬如來”,今日皇后下葬,眾佛特地來送她最後一程,這才引來了狂風驟雨。

    宗泐看到朱元璋的臉色變好了,又說了一句:皇后之死,實讓天地同哀。

    只見宗泐話音一落,頓時雨過天晴,碧空萬里如洗,朱元璋心中頓時高興了起來,便不再遷怒於他人。

    馬皇后的葬禮也得以完美收官。

    後來,朱元璋又特意召見了和尚宗泐,賞賜了百兩白金給宗泐。

  • 8 # 史小二記

    公元1382年八月,馬皇后病了。朱元璋一邊命人祭祀,祈禱求福,一邊徵求天下良醫,前來診治。寢食難安……

    馬皇后倒安慰起朱元璋,“人生來就會死的,這是命中註定。祈禱又有什麼用呢?醫生又怎能讓人復生?倘若我吃了藥,對病沒有什麼效果,希望陛下不要因此緣故降罪諸位醫生。”

    最終,醫治無效,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歲。臨終遺言:

    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家有賢妻,猶如國有良將……朱元璋的大腳皇后沒了,他放聲痛哭。自此,便沒有再立後。

    曾經,朱元璋被郭子興幽禁,飲食斷絕。馬大腳奮不顧身,將炊餅藏在衣內。朱元璋因此度日。但馬大腳卻因熱騰的炊餅,燙焦了肌膚;

    曾經,朱元璋被陳友諒追擊,而馬大腳揹著傷重的他逃跑;

    兩人相識在微末,崛起於布衣,閱歷憂患。然馬皇后總能多方彌縫,以脫朱元璋於難,相濡以沫。非馬皇后德齊一,安有朱元璋今日?

    馬大腳成了皇后,愛民如子,仁德遠揚,備受愛敬。做好女人的分內事,料理後宮諸事,照顧朱元璋,又時時刻刻勸諫他。洪武十三年,宋濂牽扯進胡惟庸案,被定為死罪。馬皇后知道後,勸說朱元璋,宋濂早已告老還鄉,肯定不知道子孫事。朱元璋沒聽。等吃飯時,馬皇后卻不吃肉,不喝酒,也不開口說話,十分反常。朱元璋問緣故,馬皇后說,宋先生教導過我兒子,現在將死,我正為他祈福。宋濂這才得免一死。

    一切,彷彿定格在了昨天。但是,一切又彷彿都在眼前。斯人已逝,恍如隔世。悵然若失也好,悲傷難過也罷。朱元璋都不得不面對現實。

    馬皇后出殯當日,天象惡劣。那時,天降大雨,狂風肆意怒吼,電閃雷鳴,霍嚓作響。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前車之鑑,數不勝數,眾人俯首,戰戰兢兢。

    朱元璋臉上不樂,眉宇間散發著一股令人顫抖的殺意。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何況唯一讓朱元璋聽話的人,此時正躺著。朱元璋臉色難看,是要見血的。

    形勢危急,高僧宗泐高喊:

    雨降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朱元璋聽後大悅。頃刻之間,雨過天晴。群臣呼喊“皇后千歲……”

    僅僅20個字,便化腐朽為神奇,將眾人從鬼門關拉回。一字千金,語言魅力四射。事後,朱元璋賜宗泐白銀百兩。

    這座陵被朱元璋定名為孝陵,世稱“明孝陵”。彷彿寓意以孝治天下,又彷彿是在紀念孝慈皇后馬氏。

    參考資料:《明史》、明朝吳中四才子之一徐禎卿的《剪勝野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艾瑞澤5平常胎壓2.3,早上胎壓1.8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