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物理科普
近日,一篇發表在《天文雜誌》上的科學論文指出,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心的稠密區域發現了一顆大小和軌道上都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坎特伯雷大學的科學家將其描述成“超級地球”,並將其取名為OGLE-2018-BLG-0677。
這顆“超級地球”距離太陽系24722.65光年,它圍繞的恆星是一顆光線暗淡的紅矮星,其質量為太陽的十分之一。
OGLE-2018-BLG-0677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系超級地球,這顆行星的質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大約是地球的3.96倍,並將在金星和地球之間的軌道上執行。這意味著這顆新行星的“一年”大約有617天。
此前發現的絕大多數類地行星,都過於靠近它們的恆星,顯然不適合未來的星際移民。
顯然,這顆類地軌道上的岩石行星的發現很有價值。問題是,紅矮星統治的太陽系不太適合生命存在。
據瞭解,紅矮星由於能量釋放有限,導致它們的宜居帶非常狹窄,那些過於靠近紅矮星的行星,只要它發生諸如耀斑、閃光、星震等天文事件時,就容易受到牽連,除非這些行星有極強大的磁場保護。
過於靠近恆星附近的宜居帶的行星很容易被潮汐鎖定,這會導致行星的一半處於極晝另一半處於極夜。
比如月亮就被地球鎖定了,只用一面對著地球;近乎被太陽鎖定的水星,目前它自轉三圈的時間與它在軌道上繞行太陽兩圈的時間幾乎完全相等,這意味著對呆在水星上的觀察者而言,水星的一年只有1.5個水星日。
這些都讓天文學家們認為紅矮星周圍的行星或許不適合繁衍生命,也不適合星際移民,除非我們擁有了行星級改造技術。
坎特伯雷大學的埃雷拉·馬丁博士說:“要了解這種探測的罕見性,大約需要五天時間來觀察由主恆星所放大的倍數,而這顆行星被探測到的扭曲時間只有5小時。”
為了找到這顆“超級地球”,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叫做引力微透鏡的技術。
來自智利、澳洲和南非的三臺望遠鏡,一起觀測到了這一特殊的微透鏡事件。
回覆列表
近日,來自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又一顆有望成為“2號地球”的候選者--Kepler-62f。據悉,這顆系外行星位於其所屬恆星的宜居帶內。不過在宣佈其適合生命生存之前仍有許多待解的問題。
據瞭解,Kepler-62f被認為是一顆像我們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但它可能比地球大、比海王星小。它位於其主恆星的可居住區域內--那裡的溫度允許液態水在它的表面存在--但它的軌道執行速度比地球要慢得多。事實上,Kepler-62f上的一年相當於600多天。
另外,這顆行星系統中心的恆星非常小,即使跟我們的太陽相比也是如此。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0%,這似乎能夠解釋Kepler-62f在軌道上執行較慢的一部分原因。
眼下,人們仍不知道這顆行星的大氣狀況--前提它有大氣,也不知道它表面的特徵。它可能只是一個乾枯、已經被灼燒壞的外殼,也可能被水覆蓋。對於這些我們都還不知道。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之所以能發現Kepler-62f則要得益於一種被叫做引力微透鏡的神奇技術。
該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Herrera Martin博士表示:“這顆行星及其主恆星引力的結合使得來自更遙遠背景恆星的光線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被放大。我們透過使用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來測量這種光彎曲效應。”另外為了瞭解這次探測的罕見程度,他們花費了大概5天的時間對主恆星引起的放大進行了觀察--實際上這顆小行星的扭曲過程只出現了5個小時。
“在確認這確實是由另一個跟其恆星不同的‘天體’引起的而非儀器錯誤之後,我們繼而獲得了恆星-行星系統的特徵。”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