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味寫春秋

    首先說“冬至”節,又名冬節、長至節或亞歲,是24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其二,在古代民間流行一句俗語說“冬至大如年”;唐朝杜甫在《小至》的詩句裡說:“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是說:冬至之後,白晝漸長,陽氣漸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遠了。

    其三,冬至節在古代被稱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節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

    冬至在古時的主要活動有祭天祭祖、吃餃子等。

    冬至的歷史非常悠久,商朝時,華人就己經能夠透過“圭表日中測影”的方法來測定“冬至”的日期了,雖然會有兩到三天的誤差,但是就當時社會而言,這己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了。

    從冬至被測量出以來,人們就非常重視它。因為“冬至”和“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曆法制定的準確,可以證明皇帝掌握著天命。

    周秦時期,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當時的古代人已經知道,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利的日子,應該舉行一些活動進行慶祝。

    當時,冬至這天最重要的活動是“拜冬”,自魏晉以來,一直都按照慶元旦的習俗來過冬至。

    漢唐之後,宮女在冬至後做女紅,每天都要多用一根線,民間稱為“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從冬至開始“入九”,人們會在這天畫一枝梅,上面有八十一個花瓣,名為“九九消寒圖”,然後每天用紅色塗一瓣,所以冬至也被稱為“數九”。

    冬至節盛於唐宋,宋朝以後,冬至的節慶活動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

    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會到郊外去舉行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千百年來,冬至祭祖的民風民俗,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至今廣泛流傳。

    老話說“冬至大如年”,在中國北方在這天會吃餃子。

    北方人說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相傳醫聖張仲景辭官回鄉那天,鵝毛大雪飛滿天,寒風入骨。在這樣的天氣裡,有些窮苦百姓們竟然衣不蔽體地蜷縮在一起,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張仲景看到這樣的場景非常難過,讓徒弟們搭起了一個臨時的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食材放在鍋裡煮熟,再撈出來剁碎,用麵皮裹著做成耳朵的樣子,放在鍋裡煮熟,然後讓那些耳朵凍壞的人都來吃。

    結果百姓們吃了之後,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到冬至的時候,人們都模仿張仲景的做法,慢慢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解答至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由LGD聯想到VV率領的Vstar,當時VV離重返KPL只差最後一步,是不是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