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前行小飛

    2019年5月份,新版徵信報告上線以後,個人徵信報告上將反應你更多的信用資訊,新的徵信更細化、更全面、更精準。可能很多人查詢個人徵信,主要是因為房貸,車貸以及辦信用卡等原因,並且之前的個人徵信資訊主要是透過銀行渠道採集收集的個人信用資訊,今後個人徵信將涉及個人諸多方面:記錄欠稅、民事裁決、強制執行、行政處罰、低保救助、執業資格和行政獎勵等資訊。但目前由於資訊採集的侷限性,採集資料不一定完整,但隨著網路通訊的發展,今後此方面的徵信資料必將更準確,更全面。

    關於徵信的謊言

    徵信如此重要,如此被人看重,也就有人利用了負債人的痛點,編造一些謊言,甚至設定了騙局,引誘負債人自願跳下去。

    那麼,關於徵信有哪些常見的謊言呢?

    1、徵信報告查詢越多,貸款越難?

    並不是所有的查詢都會影響貸款。因為查詢記錄主要分為:金融機構查詢與本人自查;查詢的原因也分為:本人查詢、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後管理、貸款審批、異議查詢等。

    如果在金融機構的查詢次數過多,金融機構會判定此人非常缺錢,到處在金融機構尋求融資,會影響到貸款的申請和審批;如果是本人自查,並不會影響貸款,但也不宜過多。

    2、徵信可以想辦法洗白

    負債人如此在乎徵信,徵信卻“花”了,肯定非常想想辦法去補救。有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負債人的這種需求,開始打著“洗白”、“修復”的名號,到處招搖撞騙,讓負債人自己自願陷入圈套。

    實際上,沒有任何個人和機構可以更改他人的徵信,因為徵信記錄一旦出現,就會直接被上傳到央行,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想要自己的徵信再次“白”起來,只能是止損,償還欠款,並且不要再次產生逾期記錄,五年之後還是可以重新來過的。

    想要避免徵信出現問題,負債人一定要記清還款日,並且按時還款,不要過度消費,別被信用卡、掃碼支付這些具有強大失真感的消費方式所誘惑。

    3、只要貸款不逾期,就不會有信用汙點?

    除了最常見的信用卡透支、個人按揭貸款逾期還款外,一些生活繳費未按時和擔保等行為都將可能被收錄進入個人信用報告。

    換言之,以後水電煤氣或固話費欠費,或者為第三方提供了擔保,而第三方沒有按時償還貸款,也會納入不良信用記錄。

    4、徵信報告有不良記錄,就一定不能貸款?

    並不是!銀行對於有逾期的徵信,會透過逾期時間的長短判斷是否主觀故意,透過逾期金額及個人現金流判斷是否具備履約能力。

    只要兩年內累計逾期次數不超過 6 次,連續逾期還款未達到 90 天,還有機會!如果能透過別的資料證明自己的履約的能力,會更容易獲得透過。

    5、只要逾期就會馬上上徵信

    很多人覺得,只要一有逾期就會馬上在徵信上留下“汙點”,其實這種說法不能說是完全錯誤,因為有的銀行確實是這樣的,一點的寬限期也不會給,比如“宇宙第一大行”。

    但是,大部分銀行都是有寬限期的,具體的天數還是以各銀行的實際要求為主。其實,這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因為人總是有忘記或者是有急事、需要週轉的時候。

    還有些不合規的網貸,其實根本不會上徵信,但是他們的利息、隱藏規則也就是套路是很多的,而且在催收方式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建議負債人還是遠離為好。

    6、徵信會影響子女

    老賴的子女上學是會受影響的,比如無法上消費比較高的私立學校。但是徵信出現問題的負債人,實際上並不會影響子女上學、買房等方面的。

    畢竟個人的事情還需個人承擔,去為難負債人的子女也是不正當的。即便是負債人不在了,債權方追回欠款,也只是去追回子女繼承負債人的那一部分資產。

    另外,當感到無法還款的時候,就可以想辦法與銀行協商去分期等等,用這種比較迂迴的方式,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慢慢償清欠款。

  • 2 # 一葉輕舟柳葉飛

    一般人對徵信報告的認識都有哪些誤區?

    個人徵信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面越來越大,受到大家的重視,如果個人出現不良信用,就會在個人徵信裡反映,對辦理個人貸款、信用卡甚至是出行都會產生一定影響。為了更好地瞭解個人徵信,我就部分人對個人徵信的一些認識誤區列舉出來,供大家認識、瞭解個人徵信,給生活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誤區一:個人徵信系統是央行“搞的”。

        個人徵信是由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記錄並上報央行徵信系統的客戶信用卡及貸款的相關還款資訊。為此有人認為個人徵信報告就是央行“搞的”,其實不然,央行徵信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只負責商業銀行上報反映金融消費者信用狀況的資訊收集和記錄的工作。

      誤區二:央行個人徵信系統就是“黑名單”?

      生活中,部分市民把央行個人徵信系統與“黑名單”混為一談。其實,央行個人徵信系統並沒有那麼恐怖,個人徵信系統只負責客觀記錄個人的信用資訊,也就是記錄反映個人貸款還款情況、信用卡透支還款情況,並不會生成任何主觀的判斷或評價,更不會把人“拉黑”。

      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只有本人持身份證到央行查詢,或者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稽核客戶貸款、信用卡申請時,持有客戶的授權書才有資格檢視客戶的個人徵信報告。

      誤區三、一次失信,就永無“翻身”之日?  

      部分人失信一次很糾結,認為一次失信毀終身。其實,一旦失信被記錄在個人徵信裡,會對個人在短期內的貸款、辦信用卡有一些影響,但不會影響一輩子,有翻身之日。一般從不良信用記錄產生之日開始計算,五年後就能自動恢復清白之身。

    但是,如果仍然出現貸款逾期不還、信用卡透支到期不還的,,不但不良信用記錄無法消除,而且想在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就有些影響了。因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審批貸款申請時參考央行的個人信用報告,試想一想:不講信用的人,誰願意把錢借給你用?

      誤區四、不良徵信記錄花錢就能“洗白”?

      關於“不良信用記錄花錢就能“洗白””的傳言,部分人經受不住誘惑,放鬆警惕,最終上當受騙。其實,無論是個人,還是任何機構,都沒有權利修改徵信報告中的內容。正確“洗白”不良信用記錄的方法,就是在還款逾期後的兩年時間內,繼續保持良好的還款記錄,讓新的信用記錄覆蓋掉原先的不良記錄。

      人無信則不立。生活中,只有保持良好的還款記錄,才能徹底避免不良信用記錄的產生。珍惜自己,珍惜信用,積累“信用財富”,帶來更多創造財富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其它國家比如法德俄日等是怎樣進行外語(英語)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