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聯合防務
-
2 # 隨波逐流96251
以一當五你要看和什麼坦克對比,還有雙方坦克的交戰距離。打個比方,一輛虎式在1000m距離和五輛蘇軍T34-76對射,我估計一打十都有可能!但是事實上蘇軍不會這麼愚蠢在遠距離和虎式對射,他們會以付出兩到三輛坦克為代價,不斷拉近和虎式的距離,到300m距離上,兩輛T34-76也足以收拾虎式了。還有到了後期蘇軍裝備上了T3485,斯大林重型坦克,SU152坦殲之後,也具有了在遠距離一炮送虎式上天的能力!
-
3 # LDNNJ
單從單一的坦克對比來說,德國虎式坦克和同時期的蘇式T34,美式M4謝爾曼坦克相比主要在防護和火力上有壓倒性優勢!在機動,行程和可靠性沒有蘇式,美式坦克好!虎式後期型可靠性不錯!在數量上差距就更恐怖了!虎式共生產2300多輛!T34加M4都過十萬了!二戰坦克之戰還是數量起關鍵性作用!所以虎式坦克的技術優勢被數量優勢打敗了!二戰已經是立體戰爭了!多兵種協同作戰!很少有單一兵種對抗!虎式在東線面對的威脅是數量龐大的T34,IS2坦克和各種反坦克車輛,火炮!在西線主要是盟軍的飛機!在影視(狂怒)中的虎式對抗M4謝爾曼的戰鬥中已經可以看到數量的優勢了!在現實中美軍的統計是消滅一輛虎式需要5輛謝爾曼!這只是平均值!隨這德國坦克兵老兵損失越來越多,盟軍坦克兵素質提升!戰爭後期虎式的優勢已經沒有了!戰爭關鍵是人!武器裝備只是鋪助!願戰爭已經不再!天下太平!
-
4 # 戰略論
虎式坦克屬於重型坦克,和蘇軍T-34這種中型坦克比較是不公平的。那我們就拿蘇聯的重型坦克is-2來和虎式坦克做個具體比較吧。
火力:虎式坦克裝備的是56倍鏡的88毫米坦克炮,is-2坦克裝備的是D25型120毫米火炮,兩者的穿甲能力基本相似,20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110以上毫米的垂直裝甲。可是虎式坦克配備的瞄準鏡精準度驚人,而is-2卻沒有這種優秀的瞄準器。所以在遠距離上虎式坦克佔有很大優勢,經常在超遠距離上對蘇軍坦克進行精確打擊,而is-2在如此遠的距離上要想擊中敵方坦克就要靠運氣了。同時虎式坦克配彈量(84發)也遠大於is-2(28發);虎式的射速(8發/分)也遠大於is-2(1發/分)。所以總得來說,在實際作戰中,虎式坦克的綜合火力還是遠遠優於蘇軍的is-2的。
防護:虎式坦克的正面車體裝甲110毫米,炮塔裝甲150毫米;is-2的正面車體裝甲120毫米,炮塔裝甲160毫米,還是傾斜裝甲。理論上看is-2的防護水平更高一點,可是蘇軍的坦克裝甲質量遠低於德軍虎式坦克的裝甲鋼,所以實際來看虎式的裝甲防護並不弱於is-2。有個戰例is-2在遠距離上被德軍坦克擊中,雖然沒有被擊穿,可是蘇軍內部裝甲鋼碎片的崩落給乘員造成了重大殺傷,可見蘇軍裝甲鋼的質量確實一般。
機動性:虎式坦克公路45公里/小時,越野15公里/小時;is-2公路39攻擊/小時,越野19公里/小時。理論上雙方的機動性也不相上下,可是is-2的柴油發動機在可靠性上優於虎式的汽油機,其寬大的履帶也比虎式適應更為複雜的地形。虎式坦克的傳動性也不去is-2,實際作戰中拋錨的機率也遠大於is-2。所以is-2的機動性還是遠優於虎式坦克的。
大家覺得那款坦克更厲害呢?
回覆列表
你的印象顯然是不正確的。
先說裝甲厚度。二戰初期,德國坦克的裝甲可都是比不上對手的,比如一直到入侵蘇聯的時候還是裝甲部隊主力的四號坦克,最大裝甲厚度不過30毫米。法華人大量裝備的H35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有40毫米,重型的B1/B1bis坦克正面裝甲厚度更是達到60毫米;蘇聯的T-34坦克正面裝甲厚度也達到45毫米,KV-1重型坦克初期型號的正面裝甲最大厚度就已經有90毫米,改進型號更是達到110毫米。事實上,蘇德戰爭初期,常常苦惱於打不穿對方坦克的是德華人,曾經有一輛蘇軍的KV-2重型坦克靠著厚實的裝甲,擋住了德軍一個裝甲師的去路,德華人用上了從37毫米反坦克炮到88毫米高炮的所有武器,全都無可奈何。最後靠打斷蘇聯坦克的履帶,然後慢慢地消耗蘇聯人的彈藥,最終磨到KV-2彈盡糧絕才得以透過。
關於傾斜裝甲你的認識也有一定的誤區,傾斜裝甲是一種很好很優秀的裝甲設定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透過較薄的裝甲厚度實現更好的裝甲防護。你可以自己畫一下示意圖,傾斜裝甲的防護原理中,造成跳彈只是其中較不重要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傾斜的裝甲可以讓穿甲彈需要實際穿過的裝甲厚度遠大於裝甲的垂直厚度。T-34用45毫米的正面裝甲,60度的傾角,實現了相當於90毫米的防護能力。德華人後來的坦克也採用了傾斜裝甲,比如“黑豹”(如上圖)、“虎王”坦克,再比如四號坦克殲擊車、“獵豹”坦克殲擊車等。“虎”式坦克的垂直裝甲實際上是一種相對落後的佈置方式。
至於“虎”式的傳說,一方面是打了一個時間差,另一方面,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英美軍隊吹出來的,再有一點就是“虎”式坦克安裝的88毫米炮在較長時間裡都有相當大的威懾力。先看東線,“虎”式坦克投入使用的1942年,蘇聯方面由於前期損失慘重,加上工廠大量搬遷造成的生產能力下降,為了儘快彌補坦克數量上的巨大缺口,整個1942年的坦克生產重點是T-60和T-70輕型坦克,其次是T-34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產量很少。這就讓“虎”式坦克在這一年裡有了足夠發揮威力的機會,T-60/T-70/T-34的火力在面對“虎”式時顯得很不夠用,而“虎”式的88毫米炮足以在很遠的地方就擊毀蘇聯坦克,要說以一擋五,大概也就這麼短短几個月的特殊階段。但到了1943年,隨著蘇聯逐漸緩過氣來,更新型號的T-34和KV-85、IS等重型坦克產量逐漸增加,“虎”式坦克已經沒那麼明顯的優勢了。
在西線,由於盟軍此前缺少大規模坦克戰的經驗,裝備的坦克普遍裝甲不厚、火力不強,不管是美軍的M3“格蘭特”、M4A1/A2“謝爾曼”,還是英軍裝備的“克倫威爾”、“十字軍”、“丘吉爾”,在面對“虎”式時基本上都處於既打不動、又扛不住的狀態,完全靠近距離攻擊側後方的殊死一搏才有一戰之力,這也是“虎”式神話的最主要來源。但事實上,後來盟軍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緊急推出了各種改進型號,比如英華人改裝的“螢火蟲”就足以打穿“虎”式的正面裝甲,美華人自己也緊急給“謝爾曼”換裝了76毫米甚至105毫米炮,並加厚了裝甲。後期的M4A3E2和M4A3E8坦克不但完全不虛“虎”式,甚至可以憑藉良好的機動性反過來吊打“虎”。當然,這一階段盟軍的主要敵人已經變成了效能更好的“黑豹”、“虎王”以及形形色色的坦克殲擊車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盟軍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別說“虎”式沒吹的那麼神,就算再神一點,也擋不住鋪天蓋地的飛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