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文字裡相遇

    元雜劇是現代戲曲的前身,由更早的南戲北曲等發展而來,分旦、末、淨、雜四個主要行當。 元雜劇的四大悲劇有: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元雜劇四大愛情劇有:王實甫的《西廂記》、關漢卿的《拜月亭》、白樸的《牆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這些劇目很多都演變成今天的各種戲曲劇目,情節相近,但元雜劇的具體演出情況今已失傳。

  • 2 # 故宮吸貓俠

    推薦一個好劇:

    劇名:十根金鳳釵

    《金鳳釵》元代鄭廷玉作。寫秀才趙鶚的一段人生起伏,裡邊有功名,有刑偵,有殺人越貨,有無辜受害,有吵架離婚,有貴人相助。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的劇情是三起三落,對現代專攻反轉的編劇們很有些啟發意義。

    需要多提一句的是,這個鄭廷玉曾經掛名《錄鬼簿》80大V之一,80不是“80後”,《錄鬼簿》也不是陰間《生死簿》,裡邊寫的是元代80多個戲劇作家,比如關漢卿,比如馬致遠,這個鄭廷玉量級也不差。

    那時候的編劇一般都具有表演、編導等多重身份,現在稱為“鬼才”也不過分。在北堂君心裡,大概其,好像俞白眉、顧小白這類吧,聽說過,不大火,時不時出來露一小臉,參與的作品還挺多。通俗文化產業嘛,就醬。

    顧小白

    俞白眉

    第一反轉:窮 → 中狀元 → 被貶

    話說鄭州窮秀才趙鶚考試落榜,與妻子李氏及兒子福童困居狀元店,欠下房錢。

    (北堂君曰:

    1.誰告訴你說上來有故事的必須是單身未婚男青年呢?為啥電視裡所有的劇只要是好男人全單身?比如《我的前半生》賀涵,比如《白夜追兇》關宏峰。

    2.先結婚,後高考,或者先生孩子,再找工作,自古以來就這樣,憑嘛讓大家同一個年齡段同一個焦慮值啊,都是不讓本君寫政協提案的後果。

    3.別人考試掛科,你還讓他住在“狀元店”,缺,不過,也是伏線一筆。)

    趙鶚應舉,得中頭名狀元,狀元店終於名副其實。於是趙鶚跑到金鑾寶殿上去向皇帝謝恩,結果,一高興,一激動,把手裡拿的檔案掉地下了。這就犯了失儀之罪,被皇帝當場炒魷魚,貶為庶民百姓。

    (北堂君曰:

    廢了半天勁,一不小心玩兒瞎了的感覺真悲催。)

    趙鶚回到狀元店,店小二見他沒有得官,又向他索要房錢,妻子向他討休書離婚,孩子沒吃的不認他這個爹,“正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榮華後醜婦隨,飢寒後親子離”。

    (北堂君曰:

    這一段反轉寫的都是人世的涼薄。三個字:有生活。)

    第二反轉:窮 → 賣字得錢 → 幫人救急

    為維持生計,趙鶚只好去周橋上題筆賣詩,一個秀才名叫劉彥實,欣賞趙鶚的才學,買了他一首詩,趙鶚得到救窮的二百錢。

    (北堂君曰:

    倒黴是暫時的,真才實學是永遠的,這個指向非常正能量。)

    正在這時,忽聽有人吵鬧,趙鶚忙上前勸解。原來,一個名叫李虎的無賴之徒誣稱一位莊農老漢少他二百錢,要拉老漢一起跳河。莊農老漢向趙鶚借二百錢給無賴,以便脫身,保證本利交還。

    趙鶚現在“正值著窮星照”,今日忍飢,明朝捱餓,但想起“君子賙人之急”,便把賣詩得來的二百錢借給了莊農老漢。當然,他也知道回店自己已經無法面對妻子和店小二了。

    (北堂君曰:

    人性可貴。一個人在貧窮低賤的時候還能有所為,有所不為,是最難得的品質。雖然現實骨感,我們還得肯定人性光輝。)

    第三反轉:窮 → 鬧離婚 → 發財了

    趙鶚回到狀元店,妻子聽說他把錢借與一個年老受欺的莊農,和他又吵又鬧要離婚。店小二在一旁火上加油,自告奮勇為其妻改嫁作媒。孩兒也喊叫要吃燒餅。

    正在不可開交之際,一個公人送來十隻金鳳釵,聲稱是他家相公償還趙鶚二百長錢的本和利。趙鶚拿出一隻金鳳釵給店小二做房錢,其餘九隻讓妻子收了。

    有了金鳳釵,店小二對趙鶚態度大變,“哥哥”不離口,茶飯臨時有,“將一座冰雪堂翻做敬賓宅,也有春風和氣畫堂開”。

    (北堂君曰: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點都不假。

    前面都是小高潮,大高潮還在後面。)

    第四反轉:幫人 → 藏寶 → 被誣獲罪

    一個人晚上打門要求住店,店小二以“不下單客”為由不開門。趙鶚心善,願為門外客人作保,叫店小二容他住宿。可趙鶚萬沒有想到,進門來的竟是早間周橋上扯著那老漢要錢的潑皮李虎。趙鶚為防歹人偷釵,將九隻金鳳釵埋於門後頭。

    (北堂君曰:

    這裡可謂“犯而不犯,同而不同”,前面心善得善報,後面幫人未必得好報。教導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處世哲學。)

    第二天有個叫楊衙內的前來搜店,趙鶚埋的九隻金釵變成十把銀湯勺。楊衙內說趙鶚殺了他家六兒,偷了銀湯勺,趙鶚被扭送官府,屈打成招,被判死罪。妻兒臨刑送別,難捨難分,並沒有那時身無分文的怨懟。好不悽慘!

    (北堂君曰:

    窮,不是終點,只是起點,到了生死關頭,才知道人生的最低點並不是“人死了,錢沒花了”,一世惡名含冤而死才是最最可怕的。)

    第五反轉:刑場 → 遇赦 → 昭雪

    劊子手執刀行刑時,諫議大夫張天覺奉聖人命來到法場,聲稱:“老夫奏過聖人,為趙鶚有文才,又能見義當為,救人急難,聖人著老夫與他加官賜賞。”原來周橋上那位向趙鶚借錢給歹人李虎的莊農老漢就是張天覺。他閒行街市,察看民情,不意被李虎所逼,多虧趙鶚借給他二百錢,才使他得以脫身。

    張天覺救了趙鶚之命,楊衙內卻向他要六兒之命。張天覺正在為難,狀元店的店小二和一個銀匠拿住李虎,前來為秀才趙鶚喊冤。

    (北堂君曰:

    這裡很好,店小二本是個“小人”,小人做“大事”跟社會風氣的引導直接相關。如果是現代劇,店小二是個很有戲的人,可以寫好多集。)

    原來,李虎那天在城外看見六兒拿著沉甸甸的東西在柳樹下歇息,便殺了六兒,盜走十隻銀湯勺。又在狀元店偷聽到了趙鶚夫妻對話,用十隻湯勺換了趙鶚的九隻金鳳釵,拿去銀匠鋪換錢,被同樣去兌換金鳳釵的店小二和銀匠抓獲。李虎最終被明正典刑。趙鶚懷才抱德,加官進爵,封妻廕子。

    劇評:鮮活應該重現

    一個很正的故事,波瀾起伏,

    書生、妻子、官員、無賴,

    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活現在舞臺上。

    這故事曾經很鮮活,

    很多年以後,如果同樣的故事被改編出現在電視熒屏上,

    我相信,

    你們也會同樣喜歡。

    只要,

    戲劇的研究者們也能跟“鬼才”戲子們一樣,放下身段,投入到大眾娛樂的籌劃中去。

    這個理想很遙遠,也很深沉。

    by 北堂君

  • 3 # 龍山大先生

    元雜劇就是元代的戲曲,是在宋雜劇、南戲以及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一個高峰,標誌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已經發展成熟。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元雜劇劇本插圖元雜劇是綜合表演、說、唱、音樂、舞蹈的藝術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劇情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束來劃分。有時為劇情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在第一折之前,用來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戲,相當於開場戲;也有的置於兩折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相當於過場戲。雜劇劇本一般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對白)、科(動作、表情)三部分。全劇一般由主角一個人來唱,其他角色只能唸白。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所以劇本分“旦本”或“末本”。

    雜劇的末尾一般有兩句或者四句詩,用以概括全劇的內容,叫“題目正名”。元雜劇的唱詞佔比重很大,在音樂上要求嚴格,每一折由連綴同一宮調(樂調)的若干支曲子組成。一折中不變調子。每套曲子只押一韻,中間不換韻,而且幾乎每句都押韻。元雜劇的角色一般分末、旦、淨、雜四大類。末,多扮演中年男子。正末指劇中的男主角。旦,扮演婦女的角色。正旦指劇中的女主角。淨,扮演性格剛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稱花臉。雜,扮演雜差、百姓等人物。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為其典型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上證50的瘋漲,是一種價值投資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