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撇一捺皆歷史

    春秋初期,晉國始終是主宰中原的核心力量。晉國的晉獻公是個雄心勃勃的人,即位之後,勵精圖治,北伐戎狄,逐漸兼併臨近諸多小國,收復國家幾十個,並擴充軍隊,晉國很快強大了起來。晉獻公晚年崇信驪姬,準備廢除太子申生,立驪姬所生奚齊為太子,廢嫡立庶的這一事件導致申生自殺,引發了晉國的內亂。奚齊成為國君之後,難以服眾,很快被殺。這就導致了曲沃這一支的公族倖存者也寥寥無幾了。後來秦國介入晉國的內亂之中,秦穆公先後立申生的弟弟夷吾、夷吾之子公子圉為國君。早年秦穆公與晉獻公交好,史稱秦晉之好。

    一、秦國與晉國的交好是出於特殊原因,但兩國也有根本的利益衝突

    秦國與晉國的交好是有非常特殊的原因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秦國國君出身寒微,先祖是養馬出身,被封到秦地是因為西周衰亡之後,護送東周第一位國君周平王即位有功。秦國為了能夠取得更高地位需要攀附周朝宗室晉國。其二就是兩者有共同的敵人,就是北方的戎狄,晉國進一步擴張之後,與北方的少數民族接壤,秦國和晉國一起討伐戎狄,從而能夠開疆拓土。秦國和晉國是基於這兩個因素走到了一起,兩者之間雖然有姻親關係,但也有根本性的利益衝突,就是爭奪中原的霸權。

    當秦國和晉國實力都不夠強大的時候,這種矛盾還不明顯,但是當兩者的實力都逐漸變強之時,矛盾就已經顯現出來。不論是晉獻公還是秦穆公都是雄心勃勃的人,他們才幹過人,雖然有共同利益,但是彼此之間也有防範之心。晉獻公去世之後,晉國內亂,秦穆公出手先後立夷吾和夷吾之子公子圉為晉國國君,也就是晉惠公和晉懷公。但當時晉獻公兒子中最為賢能和有才幹的是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他獲得晉國狐氏、先氏、趙氏等最有能力大臣的支援,在諸侯中威望甚高,但秦穆公並沒選擇重耳,就是怕晉國強大,對自己產生嚴重的威脅。後來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但是陰差陽錯,晉惠公和晉懷公先後背叛了秦穆公,這讓秦穆公懊悔不已,不得不立重耳為國君。為了拉攏重耳,秦穆公將女兒嫁給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六十二歲即位成為晉文公,晉文公久經磨難,有豐富的政治經驗,並且深得華人之心,同時南敗楚國,短短數年之內就穩定了國內國外的局勢。晉國和秦國相比,在軍事實力、地理位置和血統上都更具有霸主的優勢。而秦國和晉國相鄰,不可避免地為此感到擔憂。

    二、護送周襄王事件,使秦國對晉中國產生很大不滿

    從地理位置來看,秦國和晉國在北邊以黃河為界,在南部被崤關、函谷關所隔,在中國古代不論黃河還是崤函古道都是天險,很難逾越。秦國往東發展便不得不經過晉國,晉國像關卡一樣完全阻礙了秦國東進的道路。秦穆公為提高秦國的地位,就需要插手中原的事務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恰好這個時候周朝發生內亂,周襄王被攆出國外,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秦穆公決定迅速出兵,護送周天子回國,但是秦國要干涉周朝的事務,不得不經過晉國的領域,所以需要跟晉國借道。

    晉文公當然也不會放過“護送周天子”的機會,於是強行介入,直接接手周朝事務,將秦國拒之門外。晉國也因為成功平定周國內亂,護送周襄王歸位有功,而受到周襄王的嘉獎和諸侯的擁戴,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原諸國的霸主。秦穆公渴望成為中原霸主的道路就這樣被自己親手扶上位的晉文公所阻擋,秦穆公為此痛恨不已。至此,秦晉之間就結下了難以解開的死結。不過當時的秦國實力根本不足以跟晉國抗衡,也只能忍氣吞聲,所以“秦晉之好”的姻親關係上蒙上了陰影。

    三、秦國打算攻打鄭國,增強實力,被晉國偷襲,兩國徹底交惡

    但是晉文公在位八年後,於公元前628年就去世了,秦穆公倒是比他這個女婿多活了七年。在晉文公去世的前不久,鄭國的國君也去世了,當時秦國在鄭國的間諜秘密通報秦國,希望秦國發兵,裡應外合,一舉滅了鄭國。春秋初期的鄭國也是強國,雖然後來衰落逐漸依附於強大的晉國,但是仍然居於中原核心位置,並且臨近周朝都城洛陽,因此受到各大強國的重視,秦國如果能夠拿下鄭國,便能一躍成為中原霸主,影響力足以跟晉國相抗衡。可是發兵要經過崤函古道,還要經過周天子所在的洛陽,上千裡的路程,肯定不可能保密的,而且還有晉國守在隘口,此去定然凶多吉少。

    但是滅掉鄭國的收益太大了,並且秦穆公受盡了被晉國壓制的委屈,急於佔據鄭國來實現“中原霸主”的雄心。於是,秦穆公不顧眾臣反對,發兵鄭國。然而,正如秦國的蹇叔所料想的那樣,這次遠征被洩露了,鄭國有了防範,秦兵不得不趕緊撤回秦國。秦國秘密發兵的訊息傳到了晉國,這下子可惹惱了晉國的君臣。首先,晉國國君作為秦穆公的女婿剛剛去世,秦穆公卻不通知晉國,發兵經過晉國,這就是極度失禮。其次,鄭國和晉國是同宗,都是姬姓,不告知晉國就討伐鄭國,這更是對晉國的羞辱。而且兩年前,秦穆公曾和晉文公一起討伐過鄭國,後來秦穆公偷偷撤兵,而今又來討伐鄭國,這根本就是反覆無常,言而無信。

    於是,晉國君臣決心發兵消滅秦軍,暗中派軍隊尾隨秦軍。當秦軍走到崤關這一帶,也就是現今的河南省西北部洛寧縣境內,攻擊了秦軍。這地方地形非常險要,旁邊都是山澗,只有非常窄的小道,秦軍很快就全軍覆沒,統帥也被俘獲。秦穆公面對這樣的慘敗,痛哭流涕,悔恨交加,後來又組織全國的精銳部隊討伐晉國,但是並沒有獲得什麼好處,反而因戰線太長,補給困難,不得不撤回秦國。

    結束語

    這場戰役完全改變了春秋的格局,秦穆公由此認識到有晉國存在的一天,秦國就不可能真正成為中原的霸主。從此之後,秦國放棄了東進的設想,轉而勵精圖治,向西發展,打敗西戎,佔據了廣袤的西部陝甘一帶領土,擴充實力,並且聯合楚國對抗晉國。吃了一個大敗仗,也不全是壞處,若不如此,秦國怎能下定決心向西發展呢?若不向西發展又怎能最終一統天下?

    而楚國想進入中原也不得不與晉國發生衝突,因此春秋時期有一兩百年的時間都是晉楚兩國爭霸,爭奪鄭國、宋國這塊河南中東部的核心戰略要地。而晉國作為中原大地上真正的霸主,持續了一百多年,也正是因晉國才造就了春秋的這種局面,那就是以晉國為中心性的強國,齊國、秦國、楚國、吳、越為邊緣性的強國。這種局面一直由晉國主導並維持著,當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之後,這種形勢才被打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設定才能讓開機的時候程序最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