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人殷殷
-
2 # 贛鄱農事
柑橘樹脂病因發病部位不同而名稱不同,發生在枝幹上的稱為樹脂病或流膠病,發生在幼果和嫩葉上的稱為黑點病或沙皮病,發生在貯藏期的稱為蒂腐病,屬於弱寄生性真菌性病害。在中國柑橘產區普遍發生且危害嚴重。枝幹發病後如不及時防治,1~2年內就會引起全株枯死,甚至毀園。受侵染的果實,在貯藏和運輸期間會大量爛果,嚴重影響商品價值。
【一】、該病發病症狀發病症狀:患有柑橘樹脂病的果實,其表面一般會產生較多的“砂粒麻點”,類似於黑刺粉蝨的“煤煙病果”,發病症狀分為流膠型、乾枯型、沙皮型和蒂腐性。乾枯型發生在早橘、本地早、南豐蜜橘、硃紅等品種上,枝幹病部皮層呈紅褐色乾枯,略下陷並微有裂縫,在病健部交界處有明顯的隆起線,病皮下的木質部為淺灰褐色,病健部交界處有1條黃褐色或黑褐色痕帶。在高溼和溫度適宜時,乾枯型病斑有褐色膠液流出,轉為流膠型症狀,後期病部逐漸乾枯下陷,病斑周緣有癒合組織產生,死亡皮層開裂脫落,木質部外露。沙皮或黑點型症狀發生在幼果、新梢和嫩葉上,發病部位表面產生無數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整合片的硬膠質小粒點,表面粗糙,略微隆起,很象黏附著許多細沙。
【二】、該病發病特點發病特點:柑橘樹脂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柑橘樹脂病的發生需要多雨和適溫,病原菌孢子在有水的情況下才能萌發和侵染,需要的適宜溫度為15~25℃。病菌孢子只能從寄主的各種傷口(凍傷、灼傷、剪口傷、蟲傷等)侵入,才能深入到寄主組織內部。在沒有傷口、活力較強的嫩葉和幼果等新生組織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於寄主的表皮層內,形成許多膠質的小黑點。所以,同時具有傷口、雨多、適溫時,該病害才會發生大危害。
【三】、該病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發現病枝及時剪除,收集落葉,集中燒燬或深埋。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特別要注意防凍、旱澇、日灼,避免造成各種傷口,避免或減少病菌侵染。
(2)、化學防治:☆1:於春季萌芽期、花謝2/3及幼果期時,將0.5%小檗鹼水劑按500~800倍稀釋,進行全株噴霧,增強植株免疫力。
☆2:5~10月份,發現枝幹病斑及時用刮刀刮除,隨後縱刻病部深達木質部0.5釐米口,並塗抹藥劑,可用0.5%小檗鹼水劑5倍液,或10%嘧啶核苷類抗生素可溼性粉劑,或10%多抗毒素可溼性粉劑200~250倍液,或4%春雷黴素可溼性粉劑5~8液,也可用45%晶體石硫合劑50倍液等,於發病期塗抹2~3次,時間間隔為30天。
-
3 # 天天學農
柑橘樹脂病的用藥方案
在嫩梢期和幼果期使用殺菌劑進行噴施,可有效防治樹脂病的發生,推薦的殺菌劑有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等,具體防效如下:
使用吡唑醚菌酯.代森聯、吡唑醚菌酯的防效高達9成以上,還能兼防其他細菌性病害;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防效略差,但是也能達到7-8成;甲基硫菌靈、嘧菌酯的防效只能達到6-7成;如果在雨季用藥,可以選擇加入助劑,提高藥劑的延續性,避免被雨水沖刷而降低藥效,在藥劑的選擇上,幼果期儘量避免選擇使用粉劑,而選擇對果皮損傷較小的水劑、微乳劑或者乳油類。柑橘樹脂病的重點防治時期柑橘樹脂病的病菌冬季潛伏在帶病的樹幹、樹皮等組織上越冬,等到氣溫回升到17攝氏度以上且降水增多時開始為害,當氣溫在20℃~30℃之間時,是柑橘樹脂病危害最甚的時期,所以一般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都是其柑橘樹脂病的重點防治時期。
柑橘樹脂病的其他防治措施對於所有的柑橘病害,預防都很重要,柑橘樹脂病也不例外,柑橘樹脂病的預防措施如下:
春季開園後,在春梢未萌發前剪除病枝、枯死枝,使用石硫合劑等強殺菌劑進行全員噴施,減少園內的病害源頭,果園內的枯枝數量和降雨數量是決定樹脂病流行與否的兩個重要因素;
合理施肥,增強樹勢也能減少樹脂病菌的危害,在秋季和採果前適當施硫酸鉀、過磷酸鈣等肥料,補充樹體需要的微量營養,強壯樹勢;樹幹刷白,用生石灰、硫磺粉、動物油和水調成石灰漿,塗抹在樹幹和大枝上,可以避免病菌入侵,而且還能減少蝸牛、天牛等蟲害的發生;注重修剪,鬱閉的果園不僅樹脂病多發,炭疽病、潰瘍病等病害也會接踵而至,透過合理修剪改善果園的通透性,能夠大大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機率。 -
4 # 昭柑生態管理
柑橘裙腐病,也叫腳腐病,發生在果上叫做褐腐病。現在很多老齡果區普遍發生
一.裙腐病危害症狀
1
為害根頸部,皮層初呈水漬狀褐色溼腐
2
嚴重時根頸樹皮腐爛,露出木質部
3
向下蔓延至根部,引致主側根腐爛
4
整株變黃易早落,枝條幹枯
二.裙腐病發生規律
1.病原及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的疫菌病菌在根頸病部越冬,翌春,病菌產生的孢子借風雨或流水傳播,從根頸部傷口侵入致
2.高溫多溼的年份或季節發病較重;反之則輕。
3.甜橙、檸檬等最感病,橘、柚類、溫州蜜柑等次之,而枳及酸橙則高度抗
4.一般樹齡越老,發病越重。種植過深,或除草鬆土和施肥等不慎或天牛蟲傷口多;
5.園圃低窪、土質粘重、排水不良發生嚴重,枝杆日灼。
裙腐病解決方案
1. 覆土勿超過根頸,中耕勿傷及樹皮,雨後清溝排漬,防好天牛等蛀幹害蟲;
2.如有危害,利用靠接技術
3.及時刮治病樹。先扒開根頸部土壤,隨即刮部塗藥l~2次(隔7天1次,必要時2~3次),使用甲託300倍+中生菌素500倍+乙膦鋁300倍塗幹或銅製劑+甲託塗抹、也可以在此時適當高濃度使用潰腐靈對整個生長期的病害防治具有重大作用、或用中生菌素+咪鮮胺進行塗抹。
刮治病樹,把病患部位刮乾淨。治療以後樹幹塗白。比較稀疏的果園,在盛夏前將主幹塗白,以防日灼。塗白劑可用生石灰20千克、食鹽1千克加水100千克配製而成。
回覆列表
對於柑橘果農們來說,防治柑橘樹脂病,已經是柑橘果樹病蟲害用藥管理中,難度不亞於防蟲害的紅蜘蛛,現在也正是防控樹脂病發生危害的好時候!
對於柑橘樹脂病的防治,雖說現在也沒有什麼特效藥可以治療,但是隻要按照樹脂病的發生、傳播規律,提前做好各種物理、化學防控措施,一般來說,柑橘樹脂病也是可防可控的。
在這裡結合本地柑橘種植管理實際,就柑橘樹脂病的特點、防控用藥及用藥時間的選擇,以及採用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以達到或者基本達到特效治療的效果作用,並透過分享以供參考。一、柑橘樹脂病的分類柑橘樹脂病又名砂皮病、黑點病;因其發病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
1、當柑橘樹脂病發生於果實枝條及葉片上時,被稱為砂皮病或黑點病,這也是現在防治樹脂病的工作重點。
2、當柑橘樹脂病發生在果樹主幹和大的枝幹上時,被稱為流膠病。防治柑橘流膠病,可以很好地減少樹脂病的病源基數,是防治效果好壞與否的先決條件之一。
3、柑橘蒂腐病或褐色蒂腐病,也是柑橘樹脂病的一種,主要侵害貯藏類果實; 臍腐病:從果實頂部浸入,造成心腐。
二、樹脂病的傳播途徑和用藥主要時間柑橘樹脂病會伴隨著風雨進行傳播,病菌一但吸水漲破便可傳播病菌,所以連續陰雨天氣是樹脂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
往往樹脂病防治用藥的使用效果怎麼樣,也就是這種自然環境時間段開始顯現出來,所以樹脂病要重在預防,一般自然天氣出現雨水時間較多時,在下雨前後都應該立刻用藥。
每年的春梢3-4月份、夏梢6-7月份、秋梢8月份是防治樹脂病的幾個關鍵時間節點。
三、柑橘樹脂病要注重前期預防、防控結合的治療方法近幾年,柑橘樹脂病的發生範圍越來越廣,並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嚴重地影響了柑橘果實的外觀品質,降低果實的商品價值。
先做好柑橘樹脂病在春季前期的預防控制,才能很好地完成全年樹脂病的防治工作。
1、適時噴藥防治 ,柑橘在春季可分為3次噴藥防控樹脂病,同時兼防治潰瘍病、瘡痂病、炭疽病、灰黴病等病害。
第1次:在柑橘樹大部份春梢芽長不超過2-3粒水稻米粒長時噴第一次藥;
第2次:在柑橘花謝三分之二時噴第二次藥;
第3次:柑橘剛謝完花後幼果期噴第三次藥。
2、防控用藥選擇
一般防控樹脂病起保護性作用的殺菌藥劑以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為主。
用於治療柑橘樹脂病的三唑類防治藥劑:苯醚甲環唑/戊唑醇/丙環唑/氟環唑等藥劑。
根據果園內樹脂病的發生情況,結合上年及周邊園區的樹脂病害發生情況,柑橘樹脂病的防控用藥一般採用單保護加單殺菌或者雙殺菌治療用藥的配合方式。
隨著果子的膨大生長,後期可慢慢地增強三唑類藥劑的活性來選擇用藥。
本文總結柑橘樹脂病雖然現在還沒有特效藥進行防治,但是經過多年的防控用藥經驗對比分析,只要在柑橘生長的幾個時間節點,選擇對症、及時用藥的防控方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作用。
一般來說,只要做好了柑橘春季前後樹脂病的防控,後面的柑橘樹脂病防治也不是什麼好難辦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