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小大夫

    一般認為它有三個基本要點:(1)自然過程(2)意外發生(3)進展迅速。

    發生猝死的幾種原因: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現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腦出血 高血壓病患者易患腦出血,出血積存在顱內,無法排出,壓迫腦組織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動脈而猝死。

    4、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酗酒是發病原因。造成胰臟出血壞死,外溢,發生自體消化所致。

    5、哮喘 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襲下,突發呼吸道強力收縮,進而不幸喪命。

    6、過敏 青黴素、普魯卡因易引起藥物過敏。造成病人過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見於年輕人(17~40歲),死前各項檢查均正常。原因可能與鈉離子通道代謝異常有關。

    8、葡萄球菌性暴發性紫癜 臨床表現為在呼吸道感染康復過程中,突然發生病情惡化,病人多死於中毒性休克。

    9、毒品,某些藥品過量,也易造成猝死。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前者最常見,特別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為多見,少見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動脈夾層、低血鉀、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動脈瓣病變、二尖瓣脫垂綜合徵藥物、電解質紊亂等所致長Q-T綜合徵等。

    猝死前的徵兆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

    2、心慌 心慌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室顫發作後,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心跳過緩一般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老年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偏低,要注意及時就診,以避免心臟突然停搏。

    4、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

    5、不明原因的疲乏 無誘因連續幾天、幾周甚至幾月出現極度疲勞感,伴有焦慮、失眠、夜間驚醒等症狀 ,此時應考慮心臟出現問題。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甚至引發猝死。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

    7、胸背部劇烈疼痛 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 若心臟病患者經常感到肩膀、頸部、下巴、手臂疼痛,這是心肌缺血的訊號,因為心肌缺血疼痛在傳遞至大腦中樞神經時,會同時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因此,出現這些疼痛的轉移的情況,需要引起注意,並及時就診。

    8、反覆胃腸道症狀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覆出現胃腸道症狀,如果排除有胃病史,更加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旦出現反覆發作的腸胃不適的話,需要將心臟的問題考慮在內,不要當胃病來治療。

    9、無故出汗 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例如頸、後背、頭皮、手心或者腳掌都會大量出汗,此時應提高警惕,當心猝死發生,最好停止活動,及時服用藥物,必要時應立即撥打120。

    猝死的搶救:一旦作出猝死的診斷、應立即進行搶救。

    急 救

    1.立即識別心臟驟停並啟動急救系統2.儘早進行心肺復甦,著重於胸外按壓 3.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階生命支援5.綜合的心臟驟停後治療

    如何避免猝死悲劇的發生?

    1、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 小時,儘量不要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平和。

    2、經常運動。應根據個人喜好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最好3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3~5 次。這樣會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迴圈的建立。

    3、合理膳食。應以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為主,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戒菸限酒。因為吸菸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5、定期體檢。一般來說,30 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若檢查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則要及早干預,避免危險因素。

  • 2 # 高血壓管家

    通常正常人一天內的血壓波動是呈“勺型”的,白天,高血壓患者的血管由於受到高血壓的衝擊而變得脆弱,動脈硬化症狀不斷加深,在夜晚睡覺時,人體血壓會自然下降,此時受傷的血管可以進行自我修復,所以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充足的睡眠是十分有必要的。

    各種疾病的睡姿不同

    1、高血壓患者枕頭過高會影響腦部供血,過低會使腦部血流量增加,都會導致血壓升高和不適感。正確方式應採取仰臥並選擇一個5釐米左右高度的枕頭!

    2、冠心病患者為了更好的保護心臟,建議採取頭高腳低的右側臥睡姿,可確保全身所需的氧氣供給,減少迴心血量,不增加心臟負荷。

    3、心肌炎、心力衰竭的病人建議採用半臥位睡姿,可以減輕呼吸困難,增加氧氣吸入量,有利於緩解心悸現象,不要左側臥。

    4、腦血栓患者側著睡會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加重血液迴圈障礙,為了降低腦血栓的發病率,建議把睡姿改成仰臥!

    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

    除了上述不同睡姿外,還應注意:

    1. 安靜。睡覺時,室內要保持安靜,關好門窗,不要有噪音。

    2. 光線。睡覺時開一盞小檯燈,關閉室內頂燈,保持微弱光線。

    3. 溫度。冬季室內溫度在20度左右最好,超過24度睡眠會變淺,選擇較輕的被子,較重的被子會對心臟造成壓迫,增加心臟負擔。

    4. 睡前適當運動。睡覺三小時前,可以做一些運動,可以是健走、打羽毛球、跳繩,但睡前3小時內切不可運動。

    5、適當補水。由於尿液、汗液、呼吸等因素的影響,人體在夜晚睡眠時大約會損失1升的水分,因缺水而引起血液粘稠也是睡眠時發生腦梗死的原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木乃伊》第三部為什麼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