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牙疼時的感悟
-
2 # 狂人狂語
“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裡”,溥儀是從‘真龍天子’被改造成為普通公民的唯一例子。他有著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歷皇帝人生和解放後被改造好後自稱脫胎換骨的新生。對普通人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正因如此,關於溥儀的作品一直暢銷不衰。
溥儀從1957年在戰犯管理所開始撰寫“具有懺悔性質”的回憶錄,當時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來的關注和支援,並經過眾多專家的評審意見,於1964年出版。這本回憶錄定名為《我的前半生》。出版後立馬成為暢銷書,國內再版40多次,發行量180萬冊(盜版可能更多).直到2006年,群眾出版社又將溥儀1962年完成的該書第一稿整理出版,恢復了15萬多字的原被刪除內容,號稱“全本”。
這本自傳介紹了溥儀自登基做皇帝直至解放後經過新中國政府改造,獲得特赦從而成為新中國普通公民的過程。
自傳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回憶,是對自己的道德人性的自我推敲,對自己生活與行為的一次檢驗,要使自己直面自己內心.而溥儀的個性並不適合政治人物,他個性懦弱、順從,而且當時他明白自己的罪責是判處死刑也不為過的。所以一直活在誠惶誠恐中。對改造非常服從,後來黨和政府對他的特赦讓他非常意外。對溥儀來說,這是比其他任何末代君王都好的一個結局。
當時我黨已經完全從思想上對這位末代皇帝改造成功。所以溥儀的自傳是站在懺悔和認罪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如今的讀者沒有經歷過那種時代,有些人讀來當然會有不真實的感覺。
但溥儀做為一個真身唯一留到新社會的正牌皇帝,並留下手稿真跡的作品,當然是有很高歷史研究價值的。
是非功過留給後人去評說,任何人都想身後留名,名垂青史,同樣,作為末代皇帝的溥儀也不例外,少年時深宮中的玩劣,成年後一心恢復滿清大業,屈膝於日本人之下,自然做了一些有悖中華民族的事情,自傳中有事實,自然也會存在一些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