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人月

    怎麼說呢,孔子自己都表示,他是“述而不著”,即只講課,不編教輔資料,不出專著,那時不興評職稱,沒發論文與著作的推動力。

    孔子算得上是第一個私人教師,收徒不少,卻不備課,不板書,不做課件,講哪算哪,他講的知識,所謂六經,古已有之,他一心維護周禮,講的是前人留下的那一套,用不著創立新教材,所謂論語,也是弟子所編,非他在生所著。

    課本中認為,孔子是《春秋》《左傳》作者,也有學者認為,詩,書,禮,樂,易,無論哪一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連編者也不是。他的確想修訂禮樂,那也是要糾正一切偏離傳統的標準和做法,這樣的例子在《論語》中屢見不鮮。再從《論語》中關於孔子的傳說來看,他從來沒有任何打算,要親自為後代著作什麼東西。還沒有聽說當時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時代之後才發展起來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

    不管孔子有沒私人著作,他的思想傳了下來,他與弟子的儒家學說影響深遠,有沒留下課件,有什麼關係呢。

  • 2 # n是名n

    孔子也是典型的“一通百通”,而看這個提問,前半部分在用孔子的“百通”在證明孔子的“一通”,後半部分又露出了對“百通”能力的羨慕。

    所以像我們這種只會臨淵羨魚這樣的人,從始至終,都對“一通”一無所知,也不可能理解“百通”是怎麼回事。

    “退而結網”,我們是結不了網的,因為我們一根筋,我們絕不“後退”。

    多吃點苦頭吧,不然怎麼辦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煙裡有了孩子,還要繼續過這種沒愛和理解的日子,還是該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