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帝嚳陵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俗稱“二帝陵”,民間稱“高王廟”,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陵地佔地面積350餘畝,南北長2050米,東西寬1060米。陵地古屬東郡濮陽,金大定七年(1167年)劃歸滑縣,1940年劃歸新置的高陵縣,1949年劃入內黃縣。
史載二帝葬於“鮒山之陽”,即指此處。封土冢南北長約65米,東西寬約54米,頂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殘存有高1米左右的磚砌陵牆,南面陵牆上分別鑲嵌有“顓頊陵”和“帝嚳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記載,磚砌圍牆系元代天曆二年重修時所築。在二帝陵廟之前的高臺地上,還殘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廟拜殿和左右配殿。近幾年,在拜殿和配殿前後清理出歷代碑碣165通。為元、明、清時期的遺物,內容多為歷代王朝派遣特使來此祭奠的祭文、歷代重修陵廟的廟記,以及文人墨客的拜謁賦詩。2000年晉升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史書記載:“從宋徽宗正和二年開始,確立歷代所祭之陵墓祠廟,在澶州祭高陽顓頊和帝嚳”二帝陵前碑碣數量之豐,是其他各地傳說帝陵少有的。
地下還發現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說明這裡在三、四千年前的原始時代就有先民居住。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址位於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三楊莊村,民間稱“高王廟”、“二帝陵顓頊帝嚳陵
是上古“三皇五帝”中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的陵寢。據史料記載,漢代建陵,唐代立廟,宋代修繕,金代重修,後經元、明、清歷代多次修葺。昔日建築宏偉,古樸典雅,碑碣林立,松柏蓊鬱。清末,被黃沙湮埋,1986年清沙時重見天日。顓頊帝嚳陵,雙陵並峙。經考古確認均為漢代初建、元代修繕,發現有御橋、御道、神道、水井、山門、欞星門、廟院、寢殿、享殿等基址。其中165通曆朝歷代祭祀碑,古樸蒼勁,記錄帝陵的歷史。顓頊陵有元、清標誌碑,帝嚳陵有明代標誌碑。元、明、清三代陵碑均立於兩位上古帝王陵前,實屬罕見。
顓頊帝嚳陵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是研究上古帝王陵的珍貴實物資料。陵區內發現有大量仰韶文化時期的泥質以及夾砂紅頂陶片,同時發現了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在距陵區25公里的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用蚌殼雕塑的龍虎圖騰,這與傳說中“五帝”時期的年代相吻合。在陵區眾遺蹟中,元代以來御祭碑碣165通,充分證明了華夏民族對顓頊、帝嚳的尊崇,表明了祭祀活動數千年不衰,這在中國上古帝王陵中也十分罕見。這些御祭碑真實記錄了歷朝各代的興衰歷史、文化特徵、大事記略,是研究歷代官職、地域風俗、政區沿革的重要資料,也是難得的書法、石刻藝術瑰寶。
顓頊、帝嚳位列“五帝”,前承炎黃,後啟堯舜,開創和發展了燦爛的華夏文明,改革和繼承了傳統祭祀文化,奠定和豐富了姓氏文化,是中國姓氏尋根文化研究界公認的數百家姓氏的起源,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被尊為華夏人文始祖。顓頊帝嚳陵是頗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被譽為中華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發源地,華夏尋根祭祖聖地。
顓頊帝嚳陵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俗稱“二帝陵”,民間稱“高王廟”,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陵地佔地面積350餘畝,南北長2050米,東西寬1060米。陵地古屬東郡濮陽,金大定七年(1167年)劃歸滑縣,1940年劃歸新置的高陵縣,1949年劃入內黃縣。
史載二帝葬於“鮒山之陽”,即指此處。封土冢南北長約65米,東西寬約54米,頂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殘存有高1米左右的磚砌陵牆,南面陵牆上分別鑲嵌有“顓頊陵”和“帝嚳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記載,磚砌圍牆系元代天曆二年重修時所築。在二帝陵廟之前的高臺地上,還殘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廟拜殿和左右配殿。近幾年,在拜殿和配殿前後清理出歷代碑碣165通。為元、明、清時期的遺物,內容多為歷代王朝派遣特使來此祭奠的祭文、歷代重修陵廟的廟記,以及文人墨客的拜謁賦詩。2000年晉升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史書記載:“從宋徽宗正和二年開始,確立歷代所祭之陵墓祠廟,在澶州祭高陽顓頊和帝嚳”二帝陵前碑碣數量之豐,是其他各地傳說帝陵少有的。
地下還發現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說明這裡在三、四千年前的原始時代就有先民居住。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址位於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三楊莊村,民間稱“高王廟”、“二帝陵顓頊帝嚳陵
是上古“三皇五帝”中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的陵寢。據史料記載,漢代建陵,唐代立廟,宋代修繕,金代重修,後經元、明、清歷代多次修葺。昔日建築宏偉,古樸典雅,碑碣林立,松柏蓊鬱。清末,被黃沙湮埋,1986年清沙時重見天日。顓頊帝嚳陵,雙陵並峙。經考古確認均為漢代初建、元代修繕,發現有御橋、御道、神道、水井、山門、欞星門、廟院、寢殿、享殿等基址。其中165通曆朝歷代祭祀碑,古樸蒼勁,記錄帝陵的歷史。顓頊陵有元、清標誌碑,帝嚳陵有明代標誌碑。元、明、清三代陵碑均立於兩位上古帝王陵前,實屬罕見。
顓頊帝嚳陵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是研究上古帝王陵的珍貴實物資料。陵區內發現有大量仰韶文化時期的泥質以及夾砂紅頂陶片,同時發現了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在距陵區25公里的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用蚌殼雕塑的龍虎圖騰,這與傳說中“五帝”時期的年代相吻合。在陵區眾遺蹟中,元代以來御祭碑碣165通,充分證明了華夏民族對顓頊、帝嚳的尊崇,表明了祭祀活動數千年不衰,這在中國上古帝王陵中也十分罕見。這些御祭碑真實記錄了歷朝各代的興衰歷史、文化特徵、大事記略,是研究歷代官職、地域風俗、政區沿革的重要資料,也是難得的書法、石刻藝術瑰寶。
顓頊、帝嚳位列“五帝”,前承炎黃,後啟堯舜,開創和發展了燦爛的華夏文明,改革和繼承了傳統祭祀文化,奠定和豐富了姓氏文化,是中國姓氏尋根文化研究界公認的數百家姓氏的起源,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被尊為華夏人文始祖。顓頊帝嚳陵是頗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被譽為中華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的發源地,華夏尋根祭祖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