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耳朵涼拌折耳根

    這就得說說高俅的仕途旅程了,高俅曾經是混街頭的一個混混頭子,欺負平民百姓啊,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一個某進給教訓了,他爹看兒子這麼不爭氣,胡作非為,害怕帶壞了小朋友!也是服氣,把親兒子就給告了。這一發禍從天降,也是把高俅整蒙了,沒辦法咯,就去了藥鋪子打下手,誰想還是惹是生非,掌櫃的覺得這尊大神自己怕是養不了啊,就大筆一揮,召來高俅:“小高啊!我看你骨骼驚奇,將來必有一番作為啊!這樣,我也不能讓你一頭真龍沒得發揮的地方,埋沒了人才,我給你寫了一封舉薦信,去蘇學士那尋個好差事啊。”沒的說啊,高俅只能拿著信,捲鋪蓋走人。誰想在蘇學士那兒也不喜歡這貨,畢竟是個混混啊,也是想著方兒要送走啊。得嘞,這下又送給駙馬爺啊做了個親隨,接下來重點就到了,有一次駙馬爺讓高俅去給端王送禮,剛好碰上端王在踢球,在端王平易近人的邀請下去踢了幾腳,那真是踢得龍飛鳳舞,輾轉騰挪,一腳定乾坤啊,直接就把端王給看懵了!端王一看,人才啊!沒過多久啊,就擺上了桌席把駙馬爺給請過來了,桌上一坐,駙馬爺懵逼啊,這端王平時也沒見這麼客氣啊,不就送個禮物嗎,怎麼還擺上桌席了,桌上一問!行,搞這麼多彎彎繞繞,就是想駙馬爺把高俅送給他啊。這事兒有啥難,一來這高俅也是個混混,二來也是讓端王欠我個人情,豈不妙哉!駙馬爺,當機立斷,直接就把小高啊送出去了,這下高俅離當官兒啊就真的近了。沒過多久,皇上駕崩了,端王直接進京登基!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何況這高俅可是在玩兒的時候跟端王稱兄道弟的,當即端王就給了他一個太尉當。這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手上握了權,高俅就沒閒著了,搞事情啊,上來就把曾經教訓過他的某教頭各種穿小鞋,最後整得教頭直接跑了,也從這個時候開始,高太尉啊,開始了他奸臣的道路。

  • 2 # 趙燕雲

    《水滸傳》中寫大奸臣,重點寫了高俅,而且在小說開頭便寫了高俅的發跡史。實則在正史中,高俅不僅算不得大奸大惡,而且關於他的記載也並不算多,宋史中甚至都沒有他的傳,並且對他的歷史評價也含糊不清。

    《水滸傳》之所以大書特書高俅是大奸臣,主要還是他的事情正史明確記載少,可發揮餘地大;另外他又是北宋末禁軍的首領。

    金聖嘆在評《水滸》時,曾經說過:“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北宋末年有個大奸臣排行榜---“北宋六賊”(“北宋六賊”是民間對北宋末年六個奸臣的合稱。“六賊”之名最早出於太學生陳東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書,陳東說:“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六賊即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基本都是宋徽宗時期重要的大臣。這六個人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被認為是導致當時江南方臘起義和金朝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高俅不在此列。

    據很多記載,高俅原是蘇軾的小跟班(原為蘇軾“小史”,也就是文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為人乖巧,擅於抄抄寫寫。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高超的蹴鞠技術就是他多項雜學之一。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將高俅推薦給曾布,但是曾布婉拒了蘇軾的好意。

    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就記載說,“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揮麈錄》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紆,而曾紆就是曾布的兒子,他所記載的曾家發生的事情應該是可以信賴的。

    於是蘇軾又把高俅推薦給了好朋友駙馬都尉王詵(即王晉卿),並在做王詵跟班期間因為踢毬有機會結識當時還是端王的趙佶,又成為端王的隨從。後來趙佶即位,高俅作為從龍舊人才得以躋身武職高位。

    《揮麈後錄》說高俅“數年間建節,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

    高俅沒有功名,文官這條路走不通。宋徽宗就讓高俅走武職。宋代武職晉升必有軍功,高俅具體立過什麼戰功,史書並無記載。

    《宋南渡十將傳》卷一《劉錡傳》中說:“先是詵、端王邸官屬,上即位,欲顯擢之。舊法,非有邊功,不得為三衙。時(劉)仲武為邊帥,上以俅屬之,俅竟以邊功至殿帥”。

    也就是說宋徽宗為抬舉高俅,將其將其送到大將劉仲武軍中。高俅升遷的資本很可能出於在劉仲武軍中從軍的經歷,而劉仲武深知徽宗將高俅託給自己的目的,也有可能擴大高俅的功勞,做順水人情。

    劉仲武在崇寧三年(1104年),吐蕃趙懷德等叛宋的事變中指揮得當獲得大勝而使趙懷德等復降。有學者認為高俅當時也參加了以上戰役。

    大觀二年(1108年),童貫及劉仲武在西邊又取得了一次較大的勝利,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徵僕哥,收復了積石軍。宋徽宗非常高興,親自接見了劉仲武,並悉命劉仲武九個兒子為官。高俅也有可能參與了其役。

    高俅後來與劉仲武家的密切關係中也可以看出。

    劉仲武在政和五年打了敗仗,高俅在朝中替他說了好話,仕途卻沒有受到影響。劉仲武死後,高俅又極力向徽宗推薦其子劉錡擔任大將。

    也就是說正好宋朝在邊境打了幾個少有的勝仗,成了好運氣的高俅的升遷資本。

    後來高俅掌管禁軍達二十餘年,因而《水滸傳》中說高俅是“殿帥府太尉”。實則“殿帥”、“太尉”是對北宋禁軍首領“三衙”(即殿前司、侍衛馬軍、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司)長官之一殿前司的都指揮使的尊稱。

    宋徽宗政和時,規定三衙長官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為正五品,而殿前都指揮使為從二品,且資序在節度使之上。所以高俅被尊稱“太尉”。

    高俅不僅運氣好,也是有才之輩。他一直跟著領導搞服務,很是乖巧善佞,對皇帝趙佶百般討好。

    另外他與當時權傾朝野的大奸臣童貫、蔡京等也非一黨。靖康元年(1126年),宋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逃往東南。《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了泗州後,童貫、高俅也趕到與之會合,但不久童貫與高俅發生衝突。童貫等護從徽宗繼續南下,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後高俅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

    史書記載,當時隨從徽宗的童貫等“六賊”後來都被宋欽宗處死。一輩子好運氣的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下場比童貫、蔡攸(蔡京長子)等人幸運多了。

    高俅還有一個被時人稱道的是對有恩於他的故人不忘報答。權相蔡京迫害蘇軾後人,高俅不僅沒對蘇軾後人落井下石,而且還伸出了援手。史載,高俅“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頗為時人讚許。

    高俅因善於蹴鞠竟獲高位,而後他為官也不乾淨,掌管禁軍二十餘年間,不僅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還把禁軍當做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為他營私出力。北宋末年禁軍戰鬥力底下,作為禁軍首領的高俅自然負有極大責任。

    《宋史.李若水傳》中提到高俅死於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若水言:‘俅以倖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章再上,乃止。”

    也就是說高俅死於靖康元年,本來想隆重辦葬禮,太學博士李若水認為他的罪過和童貫他們一樣,讓他善終簡直是便宜了他,應該追削官秩。

    所以說,高俅這傢伙運氣實在是好,死的又是時候,免了跟著徽宗遠赴東北的苦難。

    綜合來看,正史上的高俅算不上鉅奸大惡,頂多算是個弄臣+庸臣而已。

  • 3 # shaga80

    高俅被水滸搞臭了,歷史上的高俅並不是這樣,雖談不上好,但絕非大貪大惡之徒,個人比較講義氣,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還是懂得,早年落魄,受蘇東坡舉薦,後來蘇東坡不得勢時還慷慨幫助過他

  • 4 # 董狐筆

    完全拜《水滸傳》所賜。北宋六賊,是對北宋晚年六個奸臣的合稱,這六個人分別是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此六人把持朝政,無惡不作,搞的民怨沸騰,朝政敗壞,農民起義在內,金兵猖獗於外,並最終葬送北宋王朝。這其中並沒有高俅,高俅之所以被施耐庵選為水滸傳第一大反派,原因是他在正史中資料較少,這很奇怪,因為一個太尉這麼大的官職卻沒有本紀。並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也就是說他不算是忠臣,但也並非是個大奸臣。這幾乎是一張白紙,給小說家許多杜撰和發揮的餘地,這也就難怪小說家對他特別垂青了。如果沒有水滸傳,我們大部分人至今都不知道歷史有這麼一號人,真不知高俅在泉下遇到施耐庵,是應該責罵老施,還是應該感謝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商從出現發展至今,為何房租依然是從低到高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