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04656755005

    法文ballade的意譯,源自於拉丁文ballare(舞蹈)一字,12,13世紀,指行吟詩人唱的一種歌曲,常伴以舞蹈.13世紀後逐漸演變為只歌不舞的獨唱曲.14,15世紀在法國,西班牙等地,成為獨唱曲總稱.至19世紀則指鋼琴伴奏的敘事性獨唱曲,如舒柏特的,呂威(Karl lowe1796-1869)的18卷敘事曲等.19世紀晚期亦有樂隊伴奏的獨唱或合唱敘事曲.蕭邦最早創作鋼琴獨奏的敘事曲,後李斯特等亦採用此體裁.內容常富有敘事性,戲劇性,有的取材於文學作品或民間傳說.

    如:

    民間歌曲:傣族民間歌曲有山歌、敘事歌、悲歌、宗教歌等。

    敘事歌:包括“喊秀”(鸚鵡歌)、“喊吳哦”(敘事歌)、“喊暖轟”(流水歌 )、“桑烘”(鳳凰情詩調)、“拽”、“索”、“森”等。喊秀為綠色的歌,是用以詠唱情詩或敘事詩的民歌,流行於德宏的瑞麗、芒市等地。曲調富吟誦性,與跟鼓調旋律相近,常由中、老年人在家中演唱。喊吳哦與喊暖轟流行於德宏瑞麗地區。前者富吟誦性,後者歌唱性較強,常用含有變徵音的羽調式。桑烘流行於西雙版納的古老詩歌形式,也是表達青年人真摯愛情的長篇抒情詩,有唱本流傳。唱腔類似贊哈調,依字行腔,旋律較自由,可用玎、篳等伴奏,亦可清唱 。拽與索、森流行於孟連縣邊境孟阿地區。拽的音樂較抒情,速度稍自由,多采用羽調式,演唱時常用弓弦樂器多洛伴奏。索的音樂較活躍,速度稍快,多采用商調式。森的旋律性強,多為羽調式。演唱索與森時皆用彈撥樂器玎列伴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軍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