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君主制歷史可以追溯到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從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開始,到19世紀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結束,大約1400多年。法國的1400多年君主制歷史不斷髮生朝代更替,當中最強大的朝代必然是大名鼎鼎的波旁王朝。圖為法國波旁王朝王室徽章。
亨利四世(1553年—1610年),本名“亨利·德·波旁”,法國波旁王朝開國君主,原本是納瓦拉王國的國王(納瓦拉是今天西班牙北部一個自治區,前身是獨立王國),1589年法國瓦盧瓦王朝末代國王亨利三世遇刺身亡,瓦盧瓦王朝滅亡,他入主法國,建立波旁王朝。亨利四世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國王,他重建了歷經多年戰火而遭受嚴重破壞的法國,1610年遇刺身亡,終年57歲。
路易十三(1601年—1643年),本名“路易·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二代國王,亨利四世的長子,因繼承王位時年僅9歲,由母親瑪麗王后攝政,親政後勵精圖治,打敗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德國哈布斯堡王朝,為法國成為歐洲霸主奠定了基礎,1643年死於肺炎,終年42歲。
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本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三代國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因繼承王位時年僅5歲,由母親安妮王后攝政,親政後繼承祖父、父親的遺志,把法國治理成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波旁王朝發展到鼎盛時期,後世尊稱“太陽王”、“路易大帝”,1715年病死,終年77歲。
路易十五(1710年—1774年),本名“路易·寵兒·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四代國王,路易十四的曾孫。因路易十四在位長達72年,期間兒子和孫子都先於他去世,所以年僅5歲的曾孫路易十五繼承王位,由路易十四指定的幾位大臣輔政。路易十四親政初期較為勤政愛民,但在位後期性格暴戾,生活奢華,導致法國出現經濟危機,1774年病死,終年64歲。
路易十六(1754年—1793年),本名“路易·奧古斯特·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五代國王和末代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1774年繼承王位。路易十六嘗試過改革,希望緩解法國的社會矛盾,但以失敗告終,而且奢華的宮廷生活仍未改變,最後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1792年被推翻而退位,波旁王朝至此滅亡,1793年被送上斷頭臺,終年39歲。
路易十七(1785年—1795年),本名“路易·夏爾·波旁”,路易十六的次子,1792年波旁王朝被法國大革命推翻,他被革命者囚禁在監獄,1793年父親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流亡國外的叔叔,即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斯坦尼斯瓦夫·波旁宣佈,路易十七成為波旁王朝國王,但只是名義上的,當時法國已經是共和制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所以嚴格來說路易十七不能算波旁王朝國王,1795年在監獄中病死,年僅10歲。
路易十八(1755年—1824年),本名“路易·斯坦尼斯瓦夫·波旁”,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的弟弟,1795年侄子路易十七在監獄病死,他在國外自立為波旁王朝國王,流亡國外期間,努力爭取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援,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14年被歐洲各國聯合打敗,他回到法國正式復辟波旁王朝,1815年拿破崙重返法國推翻波旁王朝,三個月後拿破崙再次失敗,他再次復辟波旁王朝,1824年病死,終年69歲。
查理十世(1757年—1836年),本名“查理·菲利普·波旁”,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八的弟弟,1824年繼承王位,復辟波旁王朝第二代國王,他崇尚君主專制,夢想恢復波旁王朝對法國的絕對統治權,因此大肆鎮壓一切革命者、反對派,導致1830年爆發了七月革命而被迫退位並流亡國外,君主專制的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君主立憲的奧爾良王朝建立,1836年流亡國外期間病死,終年79歲。
路易十九(1775年—1844年),本名“路易·安東尼·波旁”,查理十世的長子,復辟波旁王朝第三代和末代國王,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查理十世在革命者要求下籤署退位詔書,但他多此一舉,先把王位傳給長子路易十九,由路易十九以波旁王朝國王的身份簽署退位詔書,法國波旁王朝徹底滅亡,所以嚴格來說,路易十九才是真正的復辟波旁王朝末代國王,但在位時間不足一小時,1844年流亡國外期間病死,終年69歲。
法國的君主制歷史可以追溯到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從5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開始,到19世紀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結束,大約1400多年。法國的1400多年君主制歷史不斷髮生朝代更替,當中最強大的朝代必然是大名鼎鼎的波旁王朝。圖為法國波旁王朝王室徽章。
亨利四世(1553年—1610年),本名“亨利·德·波旁”,法國波旁王朝開國君主,原本是納瓦拉王國的國王(納瓦拉是今天西班牙北部一個自治區,前身是獨立王國),1589年法國瓦盧瓦王朝末代國王亨利三世遇刺身亡,瓦盧瓦王朝滅亡,他入主法國,建立波旁王朝。亨利四世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國王,他重建了歷經多年戰火而遭受嚴重破壞的法國,1610年遇刺身亡,終年57歲。
路易十三(1601年—1643年),本名“路易·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二代國王,亨利四世的長子,因繼承王位時年僅9歲,由母親瑪麗王后攝政,親政後勵精圖治,打敗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德國哈布斯堡王朝,為法國成為歐洲霸主奠定了基礎,1643年死於肺炎,終年42歲。
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本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三代國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因繼承王位時年僅5歲,由母親安妮王后攝政,親政後繼承祖父、父親的遺志,把法國治理成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波旁王朝發展到鼎盛時期,後世尊稱“太陽王”、“路易大帝”,1715年病死,終年77歲。
路易十五(1710年—1774年),本名“路易·寵兒·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四代國王,路易十四的曾孫。因路易十四在位長達72年,期間兒子和孫子都先於他去世,所以年僅5歲的曾孫路易十五繼承王位,由路易十四指定的幾位大臣輔政。路易十四親政初期較為勤政愛民,但在位後期性格暴戾,生活奢華,導致法國出現經濟危機,1774年病死,終年64歲。
路易十六(1754年—1793年),本名“路易·奧古斯特·波旁”,法國波旁王朝第五代國王和末代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1774年繼承王位。路易十六嘗試過改革,希望緩解法國的社會矛盾,但以失敗告終,而且奢華的宮廷生活仍未改變,最後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1792年被推翻而退位,波旁王朝至此滅亡,1793年被送上斷頭臺,終年39歲。
路易十七(1785年—1795年),本名“路易·夏爾·波旁”,路易十六的次子,1792年波旁王朝被法國大革命推翻,他被革命者囚禁在監獄,1793年父親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流亡國外的叔叔,即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斯坦尼斯瓦夫·波旁宣佈,路易十七成為波旁王朝國王,但只是名義上的,當時法國已經是共和制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所以嚴格來說路易十七不能算波旁王朝國王,1795年在監獄中病死,年僅10歲。
路易十八(1755年—1824年),本名“路易·斯坦尼斯瓦夫·波旁”,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的弟弟,1795年侄子路易十七在監獄病死,他在國外自立為波旁王朝國王,流亡國外期間,努力爭取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援,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14年被歐洲各國聯合打敗,他回到法國正式復辟波旁王朝,1815年拿破崙重返法國推翻波旁王朝,三個月後拿破崙再次失敗,他再次復辟波旁王朝,1824年病死,終年69歲。
查理十世(1757年—1836年),本名“查理·菲利普·波旁”,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八的弟弟,1824年繼承王位,復辟波旁王朝第二代國王,他崇尚君主專制,夢想恢復波旁王朝對法國的絕對統治權,因此大肆鎮壓一切革命者、反對派,導致1830年爆發了七月革命而被迫退位並流亡國外,君主專制的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君主立憲的奧爾良王朝建立,1836年流亡國外期間病死,終年79歲。
路易十九(1775年—1844年),本名“路易·安東尼·波旁”,查理十世的長子,復辟波旁王朝第三代和末代國王,1830年七月革命爆發,查理十世在革命者要求下籤署退位詔書,但他多此一舉,先把王位傳給長子路易十九,由路易十九以波旁王朝國王的身份簽署退位詔書,法國波旁王朝徹底滅亡,所以嚴格來說,路易十九才是真正的復辟波旁王朝末代國王,但在位時間不足一小時,1844年流亡國外期間病死,終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