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雲卿
    西湖三傑·于謙

    于謙,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王朝,功績彪炳史冊,閃耀千古。

    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知道在540年前,明朝帝都北京城外,發生過一場異常慘烈的北京保衛戰呢?

    在烽火狼煙中,一介文弱書生——于謙,救國家於危難之時、扶大廈於將傾,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王朝。

    雖然歷史的風煙已遠,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個立下豐功偉績的民族英雄于謙,也不能忘記這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于謙,更不能忘記這個兔死狗烹的悲劇人物于謙。

    于謙一生為官清廉,嚴懲貪腐,當時朝廷官員貪腐的情況比比皆是,于謙的清廉作風如同一劑強心針,及時改良了朝廷貪汙腐敗的風氣。

    于謙還在軍事領域建樹頗豐,他主張“兵貴在精,將貴謀勇”,改良軍事制度,設立團營,解決了明朝冗官、冗軍等現象,為國家培養精銳軍隊;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在土木堡之變後,力排眾議,堅持固守都城,列陣北京城外,大敗瓦剌騎兵。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首領也先率領鐵騎大軍南侵明朝,太監王振為了完成自己的馳騁沙場的軍事夢想,蠱惑明英宗朱祁鎮率大軍親征,實際上呢,是王振自己領兵。

    當時群臣勸阻,然而英宗還是貿然親征。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明朝20萬大軍被瓦剌軍隊一舉擊潰,包括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慘死,英宗也成了也先的階下囚。史稱“土木堡之變”,這場戰役影響深遠。它標誌著明朝失去了對蒙古軍事力量的優勢,也是明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土木之變,使得明朝面臨的局勢極其危險。因為戰死的20萬軍隊都是明朝精銳,留守北京的只有10萬老弱殘兵。而且英宗被俘,明朝陷入了國無君主的窘境。同時,英宗成為也先手中的一個籌碼,隨時隨地可以嚮明朝要挾索價。

    正統十四年(1449年)10月,也先挾持英宗,乘勝之餘威,率騎兵攻陷白羊口、紫荊關、居庸關,直撲北京,欲一鼓作氣攻下明朝京城。而明軍精銳在土木堡一役土崩瓦解,北京守備空虛,形勢岌岌可危。

      當時北京城內人心惶惶,許多大戶人家紛紛南逃。朝廷上下,群臣束手無措。皇太后孫氏和皇后錢氏將宮中的財寶搜刮乾淨,用八匹健馬馱赴也先大營,幻想能夠以此換回英宗。也先笑納財寶,並未應允。這種婦人之見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在這種帝國存亡、風雨飄搖的緊要關頭,于謙挺身而出,率領留下的忠臣迅速而果斷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徹底粉碎了也先的陰謀,穩定了大局。

    第一:禁止南遷。

    面對也先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的嚴峻形勢,是戰是守,大臣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侍講徐珵善於星象之數,託言星象有變,朝廷應當南遷。對此,于謙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堅決反對南遷。他厲聲說:“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監國郕王朱祁鈺支援于謙的看法。由此,南遷之議才被廢棄,守衛北京之策乃定。

    于謙言南遷者可斬也,絕非聳人聽聞,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正確建議。試想,明朝雖實行南北兩京之制,南京為陪都,但是一旦南遷,則北京勢必不保,長江以北將不為明廷所有。有史為鑑,當年宋朝徽、欽二帝被俘,宋高宗趙構逃至江南而失國土大半,只能偏安一隅。如果真的接受了徐珵的主張,恐怕中國歷史就要重演南宋偏安的一幕。

    第二:除王振餘黨。

    太監王振是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土木戰敗、英宗被俘的訊息傳入北京後,言官群情激憤,請誅王振全族。王振的餘黨錦衣衛指揮馬順,上前叱責辱罵朝臣。百官對馬順平日裡狐假虎威的行為早已懷恨在心,現在見他仍囂張跋扈,頓時怒不可遏。群臣義憤之下,一擁而上,拳打腳踢,馬順竟被活活打死,真是惡有惡報。

    隨後,群臣又將王振餘黨毛貴、王長隨從內宮中要出,亂拳打死,懸屍於東安門外示眾。監國郕王見此情景,驚慌失措,想要退走。這時于謙上前攔住郕王,請求他宣佈馬順等人論罪當死,參與毆殺的眾大臣無罪,情勢這才穩定下來。

    大家退出左順門時,吏部尚書王直用力握住于謙的手,感嘆地說:“國家正要靠先生您了。今天的情勢,即使有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好。”正是在國難當頭之際,于謙挺身而出,以社稷安危為己任,為百官所倚重。

    第三:擁立明景帝。

    英宗被俘,國無君主,而太子朱見深年僅三歲,無法承擔起匡復國家的重任。在這種特殊情況下,于謙及眾大臣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帝。  

    但是郕王朱祁鈺並不想當皇帝,他有很多顧慮。1、擔心自己名分不正,而且英宗尚在人世,太子朱見深亦會長大;2、蒙古鐵騎兵臨城下,未來吉凶未料。

    在這種情況下,于謙便勸說郕王道:“我們做臣子的擁立您,是為國家著想,並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

    這番話使年輕的朱祁鈺意識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擔的重大責任,於是他不再避讓,在群臣的簇擁下登基即位,年號景泰,史稱景帝。他很快投入到新的角色中,力主抗戰,反對南遷,任命于謙負責指揮北京保衛戰,這些措施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四:保衛北京城。

    北京保衛戰是艱苦而慘烈的。于謙在受命的第二天,立即奏請調南北兩京及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及運糧軍入衛京師,使得城內百姓人心穩定。

    面對也先騎兵,如何守衛北京城是一個問題。是固守還是主動出擊?在策略上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成山侯王通建議挖城濠以拒蒙古騎兵;總兵官、武清伯石亨主張固守不出;于謙則認為堅守不出會示弱於人。在景帝的支援下,他分遣諸將率兵二十二萬分列於京師九門之外,自己則身披甲冑親赴石亨軍中督戰。

    石亨列陣於德勝門,都督陶瑾列陣於安定門,廣寧伯劉安列陣於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列陣於朝陽門,都督劉聚列陣於西直門,副總兵顧興祖列陣於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列陣於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列陣於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列陣於宣武門。隨後于謙將兵部事務託付給侍郎吳寧,下令關閉九門,以示有進無退、背水一戰的決心。

    也先挾英宗直抵北京城下後驚異地發現,眼前的明軍與在土木堡被自己輕易擊潰的明軍迥然不同。他原本以為明軍不堪一擊,北京指日可下,現在見明軍嚴陣以待,軍紀嚴明,銳氣大為受挫。

    也先調遣騎兵先攻德勝門,于謙事先在路邊空舍內設下伏兵,再派少量騎兵且戰且退,誘敵深入。數萬瓦剌騎兵追至,于謙命神機營火炮、火銃齊發,同時伏兵四起,前後夾擊,大敗瓦剌軍。也先弟弟中炮而亡,瓦剌兵死傷慘重。接著,瓦剌軍又在西直門和彰義門吃了敗仗。經過五天的激戰,瓦剌軍多次被擊敗。這時明朝各路勤王兵將至,也先恐斷其歸路,連夜拔營北遁,于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

    總結:

    北京保衛戰,在明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這場戰役確保了明朝京師北京的安全,避免了明朝南渡悲劇的重演。它粉碎了也先圖謀中原的企圖,此後蒙古很難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武力入侵行動。同時,北京作為抵抗蒙古的最為重要的堡壘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宣府、大同、居庸關為屏障的整體防禦體系,有效地抵禦了蒙古軍隊的侵擾,確保了內地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

      北京保衛戰是一次壯舉,是漢魂深刻體現,也是于謙人生中的輝煌頂點。因此,于謙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他與岳飛、張蒼水一起並稱為”西湖三傑“。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是他一生的墓誌銘和人格寫照,他的一生當得起《明史》中“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的讚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忠孝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