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營評教育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很少談到利和命,讚許仁,這是孔子對利、命、仁三者的態度。對於本章的斷句和解釋,學者歷來仁者見仁、智者風智,莫衷一是。大體上有以下三種:

    一種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劉寶楠認為:“利命仁三者。皆子所罕言。而言仁稍多。言命次之。言利最少”,因此對本章的解釋是:孔子很少談到功利、命運和仁德。“與”表並列關係,被譯為“和”的意思。

    第二種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將本句譯為“孔子很少講利。許命,許仁”,認為孔子反對“利”,肯定命和仁,在這裡“與”被譯為“讚許”之意。

    第三種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為,孔子講利少,因為他重義輕利;講命也少,因為天命難言;講仁很多,因為他推崇仁。因此將這句話翻譯為“孔子很少談到功利和命運,他贊成仁德”。第一個“與”字解釋為“和”,第二個解釋為“贊成”。

    綜括以上三種解釋,可以看出學者們的分析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論語》中孔子談到“利”、“命”、“仁”的次數,談及少得便認為是“罕言”,談及多得便認為是“讚許”;第二,對“與”的理解,在“和”跟“讚許”兩種解釋中展開爭論;第三,孔子對“利”、“命”、“仁”的看法。就“利”、“命”、“仁”三者出現的次數而言,《論語》中孔子言“利”6處,言“命”7處,言“仁”則達59處,的確是談“利”和“命”的次數少,談“仁”的次數多,況且《論語》中“與”既可以解釋為“和”,也可以解釋為“讚許”,如“吾與點也”,因此筆者贊同第三種意見。

    孔子“罕言利與命”,只是說它談論的次數少,並不能說明他不讚許“利於命”。《論語》中孔子在談到“利”時,大多是和“義”聯絡在一起的。如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等。可見,孔子並不反對人們去追求利,他曾經讚許子貢“億則屢中”,但孔子主張“見利思義”,反對“唯利是圖”,當利和義發生矛盾時,甚至要“捨生取義”。

    對於“命”,孔子也並不反對,只是說不清而已,所又也很少談論。在《論語》中,孔子談“命”有7處,其含義有兩種:一種是死生壽夭,即性命之命;一種是窮達禍福,即命運之命。其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就是講這兩種命。孔子是順應天命的,特別是生死之命,縱使無可奈何也只能順應天意。當冉耕身染重病時,孔子探望他,只能悲痛地說:“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孔子認為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論語•憲問》)認為自己的主張能否實行在於天命,而天命並非公伯寮可以改變的,因此孔子非常敬畏天命,他曾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將“天命”與“大人”、“聖人之言”並舉,強調都是君子要敬畏的東西。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因此孔子必然多言,並對此持贊成的態度。孔子不僅要求他的學生個個成為志士仁人,還要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到處宣講他“仁政”理想,因而《論語》中,“利”、“命”、“仁”三者所提及的頻率最高的就是“仁”,並非如有些學者所說,孔子難以給“仁”下定義,故少言。

  • 2 # 馬振廷1

    `子者應是一了百了,應是另人評價孔子,或某子。罕,罕見言名利。

    與命。聽命服從大人之意,畏天地,畏大人,畏父母。與仁,凡事為人以仁為心,良人仁心看事行事。

  • 3 # 嘮悟聊齋

    [謝謝約答]承蒙題主抬愛。不勝誠惶誠恐!就題主的問題。我真的自感我的學識層次極度欠足的厲害。所謂人貴有自知之明。題主會體諒及我的話意與心境麼?!但基於盛情難卻。我還是想嘮幾句。以我的現有文言文閱讀水準。和對孔子的見識理解。這句話說的大抵應該是:孔子很少說到利益之類,他倡導仁義。我的解讀大抵就是如此的。它的含義?它倡導人應當重道義,利益則應相次序而輕吧!所以這些至聖先哲之言事實上就史實人文而言已經彪炳千古了!不是嗎?!今天的華人。談及文化自信。談及我們的先祖。該怎樣認知秉承這些道理了。比如它的意義真諦。它的境遇時代層面的難免的侷限。以及中華民族的後世之人對它的精髓真理性的傳承和科學客觀而力避”學究氣”的揚棄。才是貴問題的更大的現實意義。抖膽,真的自感過於抖膽了我!但我真的毫無不恭和惡意地,把我的心聲傾吐出來!

  • 4 # 空谷皓月明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這句話,如果做如下延伸,看看是什麼意思呢?子罕言,利與命,利與仁!

    孔子對利,命,仁皆有所論述,但幾乎沒有把利與命和仁的關係做過闡述。

    我理解,這其實是儒家不傳之秘。

    孟子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算是替孔子做了論述。

    在儒家看來,利是仁義的副產品,仁義是性,命的主宰,仁義居於核心地位,對性起匡正作用,對命起主動把握的作用,利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利是人最直接看到,感受到的,如果用利去引導就會本末倒置。

    而如果把仁義與利的關係講透,則可能會催生很多偽君子,以假仁義來或真利益,這是背離儒家思想的。

    我想正是因為如此,孔子才極少講利與仁,命的關係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日之後60級先買A2還是K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