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陝南老炮
-
2 # 厚石居主人
顧誠(1934年11月-2003年6月25日),男,江西南昌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原教授,博士生導師,明清史專家。1949年前,分別就讀於江西省立吉安中學、南昌一中。早在建國初期,顧誠先生就參加了革命工作。1957年9月,顧誠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1961年畢業留系任教,此後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副理事長、顧問,中國明史學會常務理事。
顧先生生性耿直,視學術為生命,孤燈長夜,治學謹嚴,是當代考實之學的傑出代表,在明帝國疆域管理體制(衛所制度)、人口、耕地及明清易代史事(南明史)等領域均有精深獨到的研究,學術成果和歷史結論在明清史學界具開創和奠基意義。先生還是學界公認的“三好”學者:外語好、學問好,文筆好。翻開一部專著或論文,即開啟了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史學歷程。
顧誠先生刻苦治學,學風嚴謹,富有樸學精神。他興趣廣泛,既對中外歷史多有涉獵,又學有專門,是中國享譽海內外的明清史專家。自1978年在《歷史研究》發表《李巖質疑》一文之後,他寫了多篇關於明清史研究方面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受到史學界的矚目。他著有《明末農民戰爭史》、《南明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專著,均為明清史研究領域最高學術水平的著作。《明末農民戰爭史》一出版,為農民戰爭史研究別開實證蹊徑,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尤其是他所著的《南明史》一書,是他花去十多年時間的嘔心瀝血之作,是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在海內外已有廣泛的影響,並榮獲了中國國家圖書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他很少去探討那些比較偏僻的問題,所作大多是既利於科研的進展,又利於課堂教學這方面課題的研究,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歷史教學的水平,諸如《明帝國的疆域管理體制》、《明前期耕地數新探》、《談明代的衛籍》、《順治十一年--明清相爭關鍵的一年》等文章,所涉及到的明帝國的版圖、明帝國對疆域的管理、明朝究竟有多少耕地、人口多少和人口的分佈情況,以及明清易代等問題,都是在歷史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回覆列表
顧先生本人在史學研究上的嚴謹以及學術考證上的事實求是,所謂“文章不落一字空”這些都不需要贅述了,他學生的回憶,其他學者對他著作的評論都多次提及這一點。代表作《南明史》也是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輔以嚴謹的推理和生動的語言,折服了絕大多數讀者。顧先生的著作是嚴格遵守現代史學的科學正規化,論據每條必有引用和備註,這樣即使他人有所異議,也能很快據此提出反駁和批判,這一點本身,和很多著作比,已經是非常大的優點。
我覺得講到這個地步,顧先生的學術成就和學術品行如何,應該大致有數了吧。
最後,談談顧先生的史觀問題,很多人因為顧先生的階級或者說人民史觀頗有微詞。在顧之前的南明史研究,無不是彼此站在明、清最高統治者的立場上去論述,可南明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難道僅僅是少數營營苟苟的帝王將相創造的嗎?
一提到史可法的大名,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我們對於他的記憶大部分來自於中學課本中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全祖望所作的《梅花嶺記》。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號道鄰,出生於開封府祥符縣(今開封市祥符區雙龍巷)。南明元年(公元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史可法拒降罹難,享年四十四歲。
《明史》中給予其相當高的評價:"史可法憫國步多艱,忠義奮發,提兵江滸,以當南北之衝,四鎮棋佈,聯絡聲援,力圖興復。然而天方降割,權臣掣肘於內,悍將跋扈於外,遂致兵頓餉竭,疆圉曰蹙,孤城不保,志決身殲,亦可悲矣!高弘圖、姜曰廣皆蘊忠謀,協心戮力,而扼於權奸,不安其位。蓋明祚傾移,固非區區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字裡行間一位忠君愛國卻無力迴天的悲情人物躍然紙上。然而現代明清史專家顧誠似乎並不買賬,在他的《南明史》中對其進行了極力批判。接下來,我們就以這本《南明史》為參考,一起探究真實的史可法是如何被拉下神壇的吧。
顧誠著《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