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nfengz1
-
2 # 使用者4691955236311
據《梅妃傳》載,唐玄宗的寵妃江采蘋,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備,開元年間由太監高力士至閩、粵選美時被選入侍玄宗。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賜號為“梅妃”。後來,唐玄宗奪媳楊玉環為妃,梅妃漸失寵直至被貶入冷宮上陽東宮。她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後死於安史之亂。除了《梅妃傳》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間的《莆陽比事》中載有“梅妃入侍”。南宋時與陸游、辛棄疾齊名的莆田籍大詞人劉克莊亦有吟梅妃詩。明清的《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京劇《梅妃》、雜劇《驚鴻記》、《一斛珠》及洪舁的《長生殿》,小說《唐史演義》”……乃至現代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井上靖的《楊貴妃傳》都有梅妃這個人物。文學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時,看到託姆斯的英譯《謝賜珍珠》詩(或稱《梅妃詩》、《一斛珠》),就把它譯成德文,登載在自己出版的《藝術與古代》雜誌第6期上。郁達夫在《閩遊滴瀝》中亦說:“福建美人之在歷史上著名的,當然要首推和楊貴妃爭寵的梅妃。”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時,曾作有《途次莆田》詩:“梅妃生裡傳猶在,浹祭(鄭樵)研田有孑遺。”梅妃作為歷史名人已被載入《中國名人名勝大辭典》中。
相傳是梅妃故里的莆田縣黃石鄉江東村,現在還存有如浦口宮(梅妃宮)、鵝脰、抬頭石“梅妃故里”石刻等有關梅妃的古蹟和傳說,《江氏族譜》更記載梅妃的父親江仲遜是該村江氏第11代孫。
然而,透過考察,發現歷史上並無梅妃其人。首先,正史上關於楊貴妃的記載很多,而隻字來見有載梅妃其人其事。不論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一個能與楊貴妃爭寵的梅妃,而未載入正史,該不會是歷史學家們的疏忽吧?其次,我們所看到的有關梅妃的書籍,其內容是從《梅妃傳》衍化而來的。而《梅妃傳》一文無作者(有人認為是唐曹鄴所著,並無實據。)抄錄者也不知作者是何人,只知他是北宋、南宋之交的人。而《梅妃傳》是最早記載梅妃其人其事的作品。其它所有關於梅妃的記載都是晚於該文,而且大多是該文的轉抄,或者增加了傳說部分。其三,在《梅妃傳》裡有這樣幾句話,值得注意:“今世圖畫美人者,號梅妃,泛言唐明皇時人,而莫詳所自也。”其意思說,當今(宋代)仕女畫中的梅妃,人們只泛泛地說她是唐明皇時的人,而對她的身世卻不大瞭解。因此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到:“《梅妃傳》一卷亦無撰人,蓋見當時有把梅美人號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時人.因造此傳……”治學嚴謹的文學家鄭振鐸也否認梅妃的存在。最後,查考唐代史籍,並未發現有高力士到閩粵選美的記載;《梅妃傳》所記梅妃被貶所居之上陽東宮在東都洛陽.它與長安相距數百里,而洛陽上陽東宮又無翠華殿西閣,何以會出現唐玄宗夜召梅妃,當被楊貴妃發覺後,又怎會有梅妃“步歸東宮”之事?《梅妃傳》一文至少有以上幾處與史實不符的地方。
回覆列表
梅妃的事蹟出於宋代傳奇小說《梅妃傳》,正史無載。此文作者不詳,收入陶宗儀《說郛》卷三十八,亦見顧元慶《顧氏文房小說》,前本較後本為詳,均不題撰者姓名。清代陳蓮塘《唐人說薈》題曹鄴作,似即根據傳文跋語所云“此傳得自萬卷朱遵度家,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七月所書”,而有此說。魯迅《稗邊小綴》則認為傳後無名氏跋文“亦偽”,故仍“次之宋人著作中”,選入《唐宋傳奇集》。
梅妃(710年-756年),姓江名採蘋,唐玄宗早期寵妃。其體態清秀,稍瘦,並且好淡妝雅服。出生於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親江仲遜,家族世代為醫。多才多藝的江採萍,不僅長於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後來,唐玄宗奪媳楊玉環為妃,梅妃漸失寵直至被貶入冷宮上陽東宮。她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
安祿山叛亂,唐玄宗來不及帶上失寵的梅妃江採萍就出逃了。不久,長安城陷,梅妃死於亂兵之手。唐玄宗自蜀歸長安後,求得梅妃畫像,並滿懷傷痛親題七絕一首。後來在溫泉池畔梅樹下發現梅妃屍體,脅下有刀痕,唐玄宗以妃禮改葬。
《題梅妃畫真》李隆基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