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貞觀防務
-
2 # 紅色手電筒
火藥的出現把戰爭從冷兵器時代帶進了熱兵器時代,出現了各種槍炮。
首先,槍炮同源,最早的火器槍炮不分都是管狀火器,到了16世紀,槍炮開始有了分別,大的叫炮,小的叫槍,基本上炮是一堆人用,槍是單人使用。這時的火槍基本上是火繩槍,火繩槍是利用一個燃燒的草繩或者是棉繩來點燃火槍裡邊的黑火藥,明軍還有西班牙都在大量使用火繩槍。
時間到了17,18世紀,在歐洲出現了燧發槍,燧發槍改進了火繩槍的缺點,火繩槍由於需要點燃火繩,有火光容易暴露,同時火繩也容易受潮。燧發槍使用燧石和鋼條摩擦產生的火星點燃黑火藥,原理和打火機一樣,拿破崙時代的陸軍都是在使用這種步槍,步槍這個詞好像也是這個時代出現的,有時候也會用這個詞來指步兵。拿破崙戰爭以後,燧發滑膛槍雖然還是歐洲各國的主要裝備,但是這一段時間的軍事技術發展很快,步槍上邊開始出現膛線,同時子彈的形狀也開始從球形向流線型變化,並且開始出現金屬定裝彈,子彈長得和現代的子彈已經差不多了。
金屬定裝彈的出現,使得提高槍械的射速成為可能。第一種連發步槍是美國的斯潘塞步槍,大量使用在美國的南北戰爭以及美國的西部開發中。在歐洲各種速射步槍也開始出現,到了19世紀下半葉,歐洲各國的步槍基本上是後裝,有膛線,口徑在10毫米以上,子彈的發射藥還是黑火藥。
隨著法華人發明了無煙火藥,應用在金屬定裝彈上,步槍開始了第一次小口徑革命,步槍的口徑從10毫米上下降到了9毫米以下,這一時期出現了幾種著名步槍,比如毛瑟98,莫辛納幹,恩菲爾德,三八,春田等,這些步槍統稱旋轉後拉槍機步槍,或者栓動步槍,現代的步槍各種機構已經基本成型,閉鎖,拋殼,保險等各種機構到現在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尤其是狙擊步槍,現代的狙擊步槍和栓動步槍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這一時期的步槍一般長度都在1.2米以上,配用很長的刺刀,加上刺刀的全長都在1.7米左右。採用5發彈倉供彈,射速每分鐘10到20發,英國的恩菲爾德可以達到40發每分。一戰中的步槍就是這種狀態。
一戰到二戰之間,各國裝備的步槍主要就是在縮短長度,截斷刺刀,加裝刺刀後的步槍也就在1.5米左右。在裝備栓動步槍的同時開始試製半自動步槍,也就是自動裝填步槍,子彈的退殼不用再用手拉了,不過這一時期的半自動步槍還存在各種技術問題,所以各國還是大量裝備手動步槍。
二戰中,手動步槍還是絕對的主力,各國除了美國以外,都是主要裝備手動步槍。美國的M1半自動步槍是第一種大面積裝備部隊的半自動步槍,敵我雙方對它都評價不錯。二戰中,各國的步槍都是在繼續縮短長度,加大射速,用噴射出去的彈頭代替了刺刀,刺刀逐漸變成了一把工具刀。半自動步槍一般都在40發每分鐘的戰鬥射速已經不能滿足軍隊對火力的要求,這種情況下,使用中間型威力彈的突擊步槍應運而生。
其實在一戰二戰期間,各國也在探索全自動的步槍,但是由於使用全威力步槍彈,後座力始終降不下來。直到1944年使用7.92短彈的MP44出現了,以及使用它的MP44,希特勒給他命名為突擊步槍。
44式步槍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從它開始步槍進去了自動時代,首先是蘇聯,在戰場上吃夠了44的苦頭,首先推出了所謂的中間型威力彈M43以及配套的步槍,就是大名鼎鼎的AK47。蘇聯很早就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但是進展不快,在戰場上繳獲了44步槍以後,對於自己的研製肯定是有了借鑑的地方,但是要說完全抄襲就是太小看蘇聯人了。本身自動步槍這個詞就是俄華人發明的,而且俄國也是很早就有了自動步槍,只不過由於俄國的自動步槍還是使用大威力步槍彈,俄國的費德洛夫自動步槍並不成功。
這裡需要說一下,兩種步槍彈的區別,所謂的中間型威力彈,是指相對於大威力步槍彈而言,老式步槍使用的步槍彈,比如7.92毛瑟步槍彈,7.62的M1908步槍彈,6.5有坂步槍彈等,有效射程都在800米左右,彈頭飛行到2000米還有殺傷力,現在這種彈藥也在大量使用,但是主要是配備通用機槍和狙擊步槍。中間型威力彈有效射程一般在400米左右,彈頭飛行到1500米還有殺傷力,全自動步槍使用這種型別的子彈,蘇聯的M43和小口徑步槍彈都屬於這個範疇。
蘇聯的AK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在冷戰中,西方國家一開始沒有什麼合適的武器對抗AK,當時西方國家的戰術思想還是按照一戰中的思路,強調遠距離精確射擊,美國當時的齊射計劃雖然總結出來步兵的作戰距離主要在400米以內,現有的步槍彈威力太大的結論,但是美國還是裝備使用7.62大威力步槍,並利用北約的盟主地位強行在北約內部推行使用。
當時,英國搞出來了一種7毫米的中間型威力彈,紙面上的效能據說不錯,但是被美國給否定了。
到了越南,美國配用大威力步槍彈的M14步槍,雖然精度不錯,但是由於重量大,且連發後座力大,不適應越南的叢林戰場,逼得美國只好重新調整步槍,多虧了美國有巨大的民槍市場,從中挑選了AR15作為應急的武器,這就是M16。同時也開始了步槍的第二次小口徑革命,把步槍的口徑從7-8毫米降到了6毫米以下。
對比M43,5.56北約彈,以及大威力的步槍彈,我們可以發現在降低步槍彈的威力上,這兩種彈藥的解決方法是不同的,蘇聯人是威力太大了,就少裝一點發射藥,美華人是我整個把子彈縮小,但是發射藥和彈頭之間的比例關係不能變。
小口徑彈的出現,首先解決了西方步槍的全自動問題,使用小口徑步槍彈的西方步槍真正可控的全自動射擊,使火力密度可以和蘇聯方面相抗衡了,同時小口徑彈的初速高,使步槍彈達到了3倍音速左右,原來的7.62彈基本上是2倍音速,初速提高,動能增大,殺傷力增大。於是各國紛紛研製自己的小口徑步槍,並一直使用到現在。
在上世紀70,80年代,各主要國家都換裝了小口徑步槍,同時為了方便乘車作戰,步槍的長度繼續縮短,現在的自動步槍全長都在1米以下,一些採用無託結構的步槍還要更短。這時步槍的研製前提還是大規模機械化戰爭,就是一種加強版的中東戰爭樣式,坦克裝甲車輛是主角,步兵保護坦克,並且基本上是在裝甲車輛內作戰。
但是,到了911事件以後,進入反恐戰爭以後,戰爭的樣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步兵反遊擊作戰成為主要形式,作戰環境大部分是在高原山地,戰場通視條件好,小口徑步槍彈遠距離威力不足的弱點表現出來,同時各種護甲也開始大量使用,對於子彈的威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在各國一方面在繼續使用改進現有的小口徑彈,同時開始在步兵班內增加少量的精確射手步槍,使用前邊的全威力步槍彈,加強遠距離的火力。另一方面研製新的彈藥和新概念武器。
現在步槍除了在傳統的槍彈上改進外,還透過加掛榴彈發射器增加面殺傷能力,按照輕兵器博物館的劃分,現在的輕武器正處於第三代,就是輕武器上加裝各種光電裝置,從簡單的步槍開始向單兵武器系統發展。
-
3 # 太行山戰事
美國“西方之王”——M16系列突擊步槍
美國M14式步槍
美國斯通納SR25式步槍
美國阿瑪利特AR-10/AR-15式突擊步槍
美國魯格MiNi-14輕型步槍
美國OICW先進單兵戰鬥武器
美國柯爾特M733突擊步槍
俄羅斯AK47突擊步槍
俄羅斯AKM突擊步槍
俄羅斯AK74突擊步槍
俄羅斯AK-107/108突擊步槍
俄羅斯AN-94突擊步槍
德國STG44突擊步槍
德國HK G3突擊步槍
德國HK G36突擊步槍
德國HK 33突擊步槍
德國HK XM8突擊步槍
比利時FN FAL突擊步槍
比利時FN FNC突擊步槍
比利時FN F2000突擊步槍
比利時FN SCAR突擊步槍
以色列加利爾突擊步槍
以色列IMI Tavor突擊步槍
以色列CAR-15突擊步槍
奧地利施泰爾AUG突擊步槍
奧地利施泰爾Scout突擊步槍
英國恩菲爾德L85系列突擊步槍
瑞士SIG SG550/SG551突擊步槍
瑞士SIG SG552突擊步槍
法國FAMAS突擊步槍
捷克SA Vz58突擊步槍
俄羅斯西蒙諾夫AVS-36自動步槍
俄羅斯SVT-38/40半自動步槍
俄羅斯西蒙諾夫SKS半自動步槍
德國毛瑟Gew.71/84式半自動步槍
德國毛瑟Gew.98半自動步槍
德國Kar.98k毛瑟步槍
德國Gew.43半自動步槍
-
4 # 彩雲的武裝帶整備間
步槍分為以下種類:
1.步槍
步槍又分為以下三類,全威力手動步槍、自動(突擊)步槍、半自動步槍。
全威力步槍主要是一,二戰時期步兵對射的武器。話說當年無煙火藥發明後,一水的11毫米以上口徑黑火藥步槍普遍成了8毫米以下的步槍,圓頭彈也變成了尖頭。代表性的有法雞勒貝爾1888,德棍毛瑟系列,毛子莫辛-納甘步槍,當然還有本子的村田,我兔的漢陽造(德國1888委員會步槍)等等。 這種步槍在二戰後便被淘汰了。
半自動步槍,在二戰中也和大栓們並肩作戰過,戰後也一併被淘汰了。代表性的有鷹醬M1加蘭德,毛熊託卡列夫svt-40,德國貨G43,坑爹的德棍G41(傳說中比98k重的大栓...)等等等等……
下面是重頭戲了:自動(突擊)步槍。戰後美帝認為自動步槍就應該是全威力,把M1卡賓的自動計劃搞臭了,又帶著北約小弟用了7.62*51,在越南被猴子的AK打出shi,才裝備了M16。代表性的有G3,M14,FAL(和你們的吃雞SLR有關係)等等。
突擊步槍則起源於德棍STG-44,德棍涼涼之後,毛子用7.62*39(本來是卡賓彈)做了大名鼎鼎的AK-47/AKM,被大量國家仿製,咱們的56衝就是其中一種。後來,美國在越南被AK打出屎後,想到了AR-15。世界才認識到了小口徑的好處,大家都開始用。小口徑突擊步槍代表性的有M16/4(其實AR包括HK416都是千篇一律,說多了沒啥意思),AK-74/12,AUG,辣雞L-85等等。
衝鋒槍是打手槍彈的連發武器,多數是二戰產物了,當時衝鋒槍極其吃香,戰後沒落了。代表性的有ppsh-41,MP38/40,湯姆遜,黃油槍等。現代主要用於特種部隊,如MP5,UMP-45/9,79衝等等。
還有很多,有空時會持續更新!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現代步槍如果按照上膛擊發的方式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是栓動式步槍、半自動步槍、全自動步槍。栓動式步槍手動上膛,每扣動扳機擊發一次需要再上膛一次,而半自動步槍上完子彈後拉一次膛後無需再拉槍栓上膛,但是每扣動扳機只能擊發一次,吃雞飯的時候需要再次扣動扳機,但是不用拉槍栓上膛。而全自動步槍則是拉一次槍栓後,一扣動扳機幾十發子彈就可能全部打出去,只要你的扳機不鬆開子彈就打完為止。
而按照使用彈藥也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全威力步槍彈和中間威力彈。而使用全威力步槍彈的有使用全威力步槍彈的轉栓動式步槍、使用全威力彈的半自動步槍、使用全威力彈的自動步槍。使用中間威力彈的步槍則成為突擊步槍,主要是自動和半自動兩個擊發模式而今天各國軍隊使用的都是用中間威力彈的突擊步槍,而現在的步槍一般都有自動和半自動兩種模式
-
6 # 陳悅漫步海邊
步槍的分類,可以按照兩個標準來區別。
首先是根據步槍的工作方式,可以分為非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全自動步槍。
非自動步槍:即上彈(上膛)、閉鎖(關閂)、開鎖(開閂)、退殼等,都需要射手進行手動操作。早期步槍大多屬於這種型別。
(人民解放軍曾經裝備的56式半自動步槍)
半自動步槍:即上彈、閉鎖、開鎖、退殼,都可以自動完成,但一次擊發只能射擊一發,不能進行連射。
(人民解放軍所用的81式全自動步槍,按照效能特點和用途,屬於突擊步槍)
全自動步槍:即可以實現連射的自動步槍。
其次,根據步槍的效能特點和用途區分,可以分為突擊步槍、狙擊步槍。
(人民解放軍裝備的95式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即同時具備步槍和衝鋒槍二者特點的步槍(結合了步槍槍管長、射程遠、命中率高的特點;以及衝鋒槍射速高、火力密度大),現代步槍大多屬於這一種。
(人民解放軍裝備的85式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即身管長、射程遠、標配高倍光學瞄準具、夜視瞄準具,有些還帶有消焰、消聲裝置,用於進行狙擊作戰的步槍。
回覆列表
△越戰時美軍裝備的過的自動、半自動步槍
步槍是一種單兵使用的長身管肩射式武器。步槍是步兵的基本裝備,同時也是其他軍(兵)種的重要裝備,是目前裝備量最大、使用範圍最廣的輕武器。步槍的戰術使命主要是以火力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必要時也可用刺刀和槍托進行搏鬥;有的步槍還能發射槍榴彈,殺傷叢集有生目標和毀壞薄壁裝甲目標。
步槍的種類很多,按使用效能,分為普通步槍、騎槍(又稱卡賓槍)、突擊步槍和狙擊步槍等;按自動方式,分為非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兩大類,自動步槍還可以分為半自動步槍和全自動步槍兩類。
現代步槍的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從20世紀初自動裝填步槍的出現至30 年代末為第一階段;20世紀40 年代初至80 年代末為第二階段;20世紀90 年代以後為第三階段。
△三八大蓋
從20世紀初至30年代末,是現代步槍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將20世紀初墨西哥人蒙德拉貢發明的M1908式自動裝填步槍作為最早的現代步槍。這一時期的典型產品有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蘇聯莫辛-納幹特步槍和日本三八式步槍等。
伽蘭德M1式半自動步槍是1929 年由美國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伽蘭德設計的,1936年完成設計定型,1937年由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開始批次生產,同年正式裝備美國陸軍。這是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步槍,也是世界上裝備範圍最廣、裝備數量最多的半自動步槍。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尤為出色,深得美軍官兵的喜愛,曾得到當時的美國名將麥克阿瑟上將和巴頓上將的高度讚譽,稱頌該槍在軍械裝備舞臺上的出現,標誌著美國輕武器“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Ml步槍是當代最了不起的戰鬥利器”。